金文兵 范云兵


頒獎辭
沒有人能百毒不侵,熱血可以融化恐懼;沒有人是生來的勇者,責任催促你重裝上陣。八方統籌,百般服務。你以凡人之力,書寫一段傳奇。
“我只是一個很普通很普通的快遞員,做了應該做的一點小事,感謝全國人民給了我這么多褒獎。”汪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很低調地說。
“最美快遞員”“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雖然已經獲獎無數,但回想起那段艱難的日子,汪勇仍舊感慨萬千。他感慨1000多萬武漢人民的勇敢堅守,感謝疫情期間無數個“逆行者”的默默付出,也感恩4.2萬名援鄂醫療工作者的無私奉獻。
在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汪勇從一名快遞員成為抗疫“組局者”,曾經幫無數醫護人員解決了吃飯、穿衣、出行問題。如今,他已經成為湖北順豐硚口分部經理,帶領200 多名快遞員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2020年1月23日疫情之下,武漢暫時關閉離漢通道后,順豐快遞小哥汪勇“最美逆行”,自大年三十開始義務接送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上下班,并協調推動網約車企業參與接送醫護人員,協調落實共享單車企業在醫院周邊投放單車,滿足醫護人員短距離出行需求。
組局者
春節期間,也是全國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正是在這個時期,還是武漢一名普通快遞員的汪勇成為一個抗疫志愿團隊的“組局者”。
這場救援,源于汪勇偶然進入的一個“醫護人員車輛需求群”。大年三十晚上,武漢當時已封城,金銀潭醫院一位護士因交通不便回不了家,而走回家要4個小時,于是在群里求助,預約第二天回家的車。信息發布4個小時過去了,一直無人回應。汪勇糾結了很久,還是撥通護士的電話,“我來接你了”。汪勇打通電話時,護士不敢相信。但汪勇又不好意思地說道:“我只有一個N95口罩,能否帶一點酒精?”電話那頭,護士愣了幾秒,“沒想到有人會接這個單”。
早上6時,汪勇準時到達金銀潭醫院。他在朋友圈中寫道:1月25日清晨很冷,離開家門之前,拍了張家門的照片,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也許回不來。我知道只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負家人。“在國家需要時,每個年輕人都愿意貢獻一份力,我們有那份擔當。”
護士上車后,將酒精放在后排座位,說了句“謝謝”,一直默默地流淚。“要在平時,一個小姑娘不會搭陌生人的車,我從后視鏡能看出她很緊張。”汪勇回憶說。那天他從金銀潭醫院往返接送了幾十名醫護人員,“我雖然有心理準備,但當金銀潭醫護人員真坐在車上時,不由得害怕,下車時腿是抖的”。
收工后,躺在床上,內心的驚懼讓汪勇再次考慮到生死問題,如果有事怎么辦?
“大不了賣房子。”想通了就沒那么害怕了,腿也不抖了,23時,汪勇沉沉睡去。這是他此后一個多月里睡得最早的一次。眾多醫生走路回家的消息深深刺痛了汪勇,跟醫護人員接觸多了,汪勇開始明白她們為什么寧愿走幾個小時的路也要回家,“只有離開醫院回到家,她們才能徹底地放松,真正地休息。”
隨后,汪勇注意到,住在醫院附近酒店的醫護人員用車需求度很高,對于勞累一天的醫護人員來說,二三公里的步行距離也是負擔。汪勇嘗試聯系共享單車的負責人,在醫院、酒店附近基本實現共享單車投放覆蓋。他又對接滴滴公司,把接單公里數從“3.5公里以內”更改為“15公里以內”,遠距離的醫護人員由汪勇車隊接送。
出行問題初步解決后,汪勇便把心思用在解決援鄂醫療團隊的餐食問題。一些從外地來參加援助的醫護人員回到酒店隔離,不能及時吃上飯。得知為醫務人員供餐,不少餐館紛紛免費提供盒飯,但要么難以長久,要么產能到頂。汪勇又聯系到了Today 便利店,便利店在滿足金銀潭醫院所有支援團隊用餐需求外,每天還免費為滴滴車主提供300 份午餐。然而,在疫情管控下,便利店面臨停業。汪勇立即制訂了兩套計劃,A計劃是協調相關部門恢復生產,B 計劃是先弄來泡面。通過努力,兩個問題都在一個晚上得到了解決。“雖然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救死扶傷,但我們可以盡自己所能不虧待他們。”汪勇說。
汪勇只要閑下來就會在醫護人員住處酒店觀察他們需要什么。“他們不會主動提,特別不想麻煩志愿者,你要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汪勇說,像拖鞋、指甲刀、速干衣等日常用品是醫護人員的共性需求。
有一名醫護人員的眼鏡腿被護目鏡卡斷了,他馬上聯系廠家幫忙修眼鏡;有醫護人員手機屏幕進了消毒水,他立刻聯系備用手機、找人維修;還有護士因頻繁幫患者輸液、換藥,肩膀疼痛難忍,急需肩周炎藥膏,他又趕緊采購藥物……只要醫護人員有需要,汪勇都能“變”出來。在醫護人員眼里,汪勇就是“哆啦A夢”,似乎沒有他解決不了的問題。不論深夜還是清晨,他都及時回復。
那段時間,汪勇的孩子每天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爸爸什么時候回來?”幾次路過家門口,汪勇都只能匆忙地把購買的蔬菜放在小區門口。他不敢見孩子,“孩子一定會撲過來要抱抱”。現在,孩子在電視上看到汪勇,會驕傲地說:“我的爸爸是超人,他在保護醫生。”
汪勇的媽媽一直不知道兒子在做志愿者,直到聽朋友說在電視上看到汪勇,她才知道兒子在做這么了不起的事。“但從此后,她晚上就幾乎沒怎么睡過覺,房間電視經常開著。”
公益人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慢慢好轉,醫護人員面臨的出行、衣食難題逐步解決,然而他們對快遞的需求仍然存在。
進入3 月,援鄂醫療隊陸續返程。用汪勇的話說,“援鄂醫療隊是救命恩人”,為了讓他們平安、順利返回,順豐提供免費寄遞行李服務,汪勇又成了整個湖北地區免費寄遞行李服務的負責人。
對接醫護人員需求、安排人員車輛、錄入綠色通道系統,汪勇的電話一天到晚響個不停,這也是他3月底到4月初最重要的工作。
至所有援鄂醫療隊返程完畢,順豐共計免費寄遞行李超過10萬件,實際重量1200余噸。4 月8 日,武漢解封,抗擊疫情迎來轉折點。看著那個曾經繁華熱鬧的武漢漸漸歸來,緊張忙碌的汪勇稍稍松了一口氣,而新的公益之路還在繼續。
“疫情讓我們了解到有很多人還需要幫助。”汪勇說,公司推出“關愛包”項目,每月定向捐贈給1000戶老人。每個“關愛包”里有5公斤大米、5 公斤食用油以及其他生活用品。
“關愛包”項目團隊有170 余人,由順豐公益基金會提供資金,并得到當地民政部門大力支持,團隊中既有順豐員工,也有各界群眾。“主要利用周末時間進行,如何排班、如何安排路線、了解團隊人員的時間狀況,這些都是挺有挑戰性的工作。”汪勇說。
管理者
時間慢慢推移,國內防控形勢基本穩定,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正常。公益之路慢慢步入正軌后,汪勇逐漸將工作重心放在網點的運營管理和業務開發方面。現在,汪勇是湖北順豐硚口分部經理,負責4 個網點的日常運營。
順豐硚口分部在疫情期間是寄遞防疫物資的主力軍,主要為武漢市第一醫院服務。在運輸高峰期,每天大約派送800 件防疫物資。
“以前是一線快遞員,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汪勇說,現在分部有200 多名員工,要為他們的出行安全負責,要保證服務水平達標,要保障每一名員工的收入。“事情很多很雜,但很有意義,我會努力做得更好,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我也逐漸進入角色。”
由于忙碌的工作,汪勇也會錯過陪伴家人的機會。2020年9 月1 日,是他心愛的小女兒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日子,沒想到因為工作太忙,記錯了接女兒放學的時間。“還挺自責的,她那天很失落,其他小朋友都是父母一起去接的。”汪勇無奈地說,“從她出生之日起我沒有離開她超過24小時,當然疫情期間除外。作為父親,工作之余我會盡可能地抽時間陪她。”
“在那段日子里,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汪勇說。在大災大難面前,我們都是平凡人;但危險面前,總要有人站出來,勇敢擔起責任,做一個“平凡英雄”。
“最難忘的,就是那些逆行出征、頑強堅守在金銀潭醫院的戰友們。”汪勇告訴記者,他從那里開始接送第一個醫護人員,開始組織一支志愿者車隊。“堅持,堅守,就是我們的信念!”
疫情過后,汪勇帶著志愿者們克服種種困難,收集了在金銀潭戰斗過的全國各地200多位醫護人員親筆寫下的日記,結集成了一本《金銀潭日記》。“這是最珍貴的記錄,它記錄了我們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的心路歷程。”
汪勇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這不是一句空洞的話,而是我們這一代人在經歷了更多風云變幻后的寫照,“希望能將這份愛心持續推進、惠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