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菁

這張“月塘名片”,使這里的鄉村既有“綠水青山”的顏值,又有“金山銀山”的內涵。
乍暖還寒時,樹木枝頭已經有點點新綠。走在儀征市四莊村蜿蜒村道上,多彩的民居壁畫、整齊的瓜果竹欄、寬闊平坦的村道……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一切,讓人恍如走進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對久居都市的人而言,月容四莊·青谷里是他們對詩意田園的想象;在江蘇青谷里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青谷里)的藍圖中,月容四莊·青谷里是宜居宜業的鄉村圖景;對當地村民來說,它讓村民的生活有了顯著的改善。
月容四莊·青谷里智慧農業特色田園鄉村項目帶給月塘鎮的不僅是產業的振興、人才的匯聚、文化的碰撞,其在綠色生態發展進程中,還真正實現了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可以說這張“月塘名片”,使這里的鄉村既有“綠水青山”的顏值,又有“金山銀山”的內涵。
詩意田園的原鄉情
月塘鎮地處蘇皖兩省三市(區)交界處,屬于儀征生態板塊核心區,具有極佳的地理區位優勢。這里自然條件優渥,茶園遍地;登月湖湖水清純,湖畔綠樹掩映,風光分外秀麗;捺山草木蔥蘢、植被濃郁,景色美不勝收。
誰能想到,十幾年前,宛如世外桃源的月塘鎮四莊村曾是“灰頭土臉”的“丑姑娘”。“我們村以前只有一條砂子路,好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村委會主任沈正忠是土生土長的四莊人,見證了四莊村多年來的變化。“后來環境整治,開了十多年的砂石礦關了。”圍著砂石礦轉的老百姓一下子沒了生活重心,不少人悶在了家里。
什么樣的產業既能保證“青山綠水”,又能給老百姓帶來“金山銀山”?四莊村的轉變,從江揚天樂湖旅游度假區的入駐開始。曾經“灰頭土臉”的月塘鎮從此變成了生態康養旅游小鎮。
如果說天樂湖奠定了四莊村鄉村產業的方向,那么如今月塘鎮正在打造的月容四莊·青谷里智慧農業特色田園鄉村文旅項目則給了這里更大的想象空間。從2019年開始,一座融合了詩意生態田莊、真意怡然茶莊、雅意浪漫花莊、民意智慧農莊四大核心的特色莊園逐漸成形。
從儀征市區出發,沿著S353公路奔向詩畫山水的月塘·月容四莊,一路上鋼筋水泥生澀的氣息漸漸淡去。驅車不足一小時,一個寧靜的村莊便展現在眼前。大自然濃烈的色彩讓人們徜徉其中,也獲得了在城市中難以享受到的閑適。
走近月容四莊的建筑群,你會發現“土”元素被巧妙地應用其中。沿著農莊走一圈,常常能邂逅各種驚喜。服務中心雖是現代建筑,但土黃色的基本色調、斜坡頂的建筑風格讓農莊與村莊融為一體。步入其中,滿眼的綠色沁人心脾,仿佛走進了一座室內的大花園。
在月容四莊,賦予鄉村有趣靈魂的“文”元素無處不在。在農創市集展廳里,當地優質農產品和萌態十足的文創產品,以及與現代消費品緊密結合的當地特產雨花石等陳列其中,既充滿著濃濃的鄉土氣息,又不失活潑的現代元素。極具特色的民宿,既保留了鄉村的樸拙,又有現代的精致與用心,配上滿屋的懷舊風,串起濃濃的原鄉情。
在街巷景觀、建筑風貌等承載鄉愁記憶的載體中,植入新時期的文化需求,是青谷里董事長王愉翔的初衷。青谷里攜手南京中蘇水利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在充分挖掘當地優勢資源、特色產業的基礎上,與四莊村深入合作,以農業特色產業為亮點,以生態休閑、農業觀光為主導,積極融入棗林灣旅游度假區區域鏈,拉動地方經濟、提升社會效益。項目依托月塘鎮本土特色產業發展體系,借助青谷里強大的文旅研發優勢和資源整合能力,打造“怡然茶莊、智慧農莊、生態田莊、浪漫花莊”四大板塊,共計34個文旅項目。
青谷里運營專員介紹,建成后的月容四莊·青谷里項目將是一個集有機農業、親子休閑、養生度假、自然研學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預計能帶動500人就業,80%是周邊農戶,人均年增收3.5萬元以上。”
守住生態農業“聚寶盆”
如果說擁有月塘本地文化元素的便箋本、帆布袋、咖啡杯等文創產品為月容四莊增添了一抹亮色的話,那么穿插其中、極具當地特色的農產品則為這里提供了一個帶動第一產業蓬勃發展的巨大引擎。
一杯綠楊春茶清香怡人,吸引了不少周邊的茶客。作為蘇中最大的茶葉生產基地,這里獨特的土壤條件蘊育了綠楊春湯色翠綠、味香醇厚的品質特征。茶香也怕巷子深,如何將其推廣出去,提升其價值是關鍵。和綠楊春茶一樣存在推廣難題的還有當地優質的稻米、果品等特色農產品。
如何利用當地優勢真正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成了王愉翔思考得最多的問題。當月容四莊·青谷里項目的休閑農業成形,當更多人選擇月塘·月容四莊為旅游目的地,這里便自然成了一個“帶貨”的理想地。特色稻米、蔬菜、果品在廚師的巧手中成為美味佳肴,品茶也能成為休閑項目中的一大特色。“四莊味道”成了月塘鎮農業的“名片”。游客若要捎帶農特產回家,農創市集里就能方便地購買。想要網購也不難,微信小程序直接提供線上購買的鏈接。
與其說月容四莊是理想中的桃花源,不如說這里是提升農業品質的新型試驗場。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四莊味道”的品質,月容四莊·青谷里項目中的智慧農業板塊將采用現代種植技術,選用優質品種,通過無土栽培、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等方式提升稻米、果蔬等種植質量及經濟效益。“我們的智能農莊將采用低壓管道灌溉方式,根據田間水位及土壤墑情判斷作物需水情況智能灌溉,實現標準化、規模化、智能化種植。”青谷里運營專員介紹。月容四莊·青谷里項目已與南京農業大學、河海大學、江蘇省農業智能灌溉研究院達成初步合作,未來將設立產學研示范農產品基地。
據介紹,智慧農莊依托月塘鎮的自然條件,在稻米、蔬菜的基礎上,將種植葡萄、無花果、獼猴桃、水蜜桃、梨、藍莓、草莓等高附加值經濟作物。預計在首年成熟期穩定后,第三年盛產期年平均收益達近300萬元,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推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筑巢引鳳? ?廣聚人才
產業發展了,鄉村振興了,年輕人自然也就會來了。
鄉村創業的風潮已起,但農業創業者終究勢單力薄。如何讓鄉村創客少走彎路?抱團做大,優勢互補,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循著這樣的思路,月容四莊·青谷里項目中特別設立了鄉創基地,為志在鄉村的創業者提供一個更好的創業環境。
據介紹,鄉創基地為創業者提供優質辦公環境的同時,也幫助創業者更為高效地對接各類資源。實際上,鄉創基地就是一個大孵化器、一個大“朋友圈”,有場地、有資源,還有平臺與各類創業導師。
通過鄉創基地的運作,鄉村創客和農產品企業不僅可以通過分工合作,形成完整高效的產業鏈,還能針對市場,推出各類組合型產品套裝,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與此同時,鄉村創客和農產品企業在創業和經營中的各種困難,也可以在鄉創基地這個平臺上得到幫助,甚至共同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可以說,月容四莊·青谷里的發展不僅僅停留在種植和文旅產業上,它還為廣大的鄉村創客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吸引更多年輕人到此創業。在這個過程中,鄉村通過月容四莊·青谷里項目梳理出與當地特色相結合的產業鏈,讓創客們專注于細化的分工領域,以提高農產品生產效率。
各類人才的匯聚讓月塘鎮農旅產業之路越走越寬的同時,還讓這里的鄉村保留了鄉村味道、留住了田園鄉愁,變得更加宜居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