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風田
企業家要抓住鄉村振興帶來的機遇,積極投身到創業發展中去。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首次將農業農村工作上升為國家戰略,標志著我國鄉村發展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也預示著一個以鄉村振興為基礎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為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間,為企業家提供了新的舞臺。如果利用好這次機會,會如同20世紀改革開放給鄉鎮企業提供的發展機會一樣,農村再次成為企業家一展身手、企業快速發展的一片沃土。
第一,“產業興旺”要求為質量興農與綠色興農提供了機遇。
我國過去的農業產業主要集中在生產環節,第二三產業相當弱小,而未來社會需要一二三產業融合,這為那些融合一二三產業的人帶來巨大的機會。這些機會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方面: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主產區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農產品產后分級、包裝、營銷,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發展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等項目。
總之,質量興農是一個系統,有諸多的模式,誰能把這些模式建立起來、讓消費者信任,誰就可以抓住機會、取得事業的成功。鄉村的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有著無限的機會,需要有心的企業家去開拓。
第二,“生態宜居”要求為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及污染治理提供了機遇。
比如水處理帶來的機遇。以廁所革命為例,過去農民家以旱廁為多,由旱廁轉為水廁,背后依靠的是污水處理系統,僅此一項就會帶來巨大的需求。筆者曾去過河西走廊的一個鄉村,3000人的村莊,一套污水處理系統價格為60多萬元。我國有60多萬個行政村,其中沒有污水處理系統的還很多,僅此一項,就為從事農村污水處理的企業帶來無限商機。
垃圾處理也面臨很大的機會。過去農民的垃圾沒有分類處理,未來要把這些垃圾集中起來,這就需要企業去組織。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各種機遇,比如“治理有效”要求為平安鄉村建設、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帶來了機遇;圍繞“生活富裕”要求,推進鄉村教育、醫療、社保發展的空間很大;而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讓鄉村人民過上城里的好日子,離不開農村基礎設施的大力建設。
第三,鄉村企業發展面臨著人才、土地等政策紅利和現實需求。
人才下鄉政策釋放的紅利。近幾年來,不少人回鄉創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不但自己致富,而且還讓當地獲得飛速發展。目前,很多地方為了吸引人才和投資,都制定了非常優惠的政策、提供了優厚的創業條件,為人才下鄉創業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土地和惠農金融服務政策也釋放了不少紅利。比如宅基地的“三權”分置改革,全國有近3億畝宅基地,三分之一閑置,如果用好這部分資源,將會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再比如中央的惠農金融服務政策,農民的宅基地與房屋過去不能抵押貸款,現在改革試點的地方已經可以抵押貸款了,這為未來農村的建設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
推進鄉村振興也需要多樣化發展,要給企業提供各種機遇,一定要吸取過去的教訓,避免“一刀切”,創造良好的環境,讓企業成長壯大起來。企業家要抓住鄉村振興帶來的機遇,積極投身到創業發展中去。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