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以父親的創業精神為激勵,丁銘軒一邊熟悉集團主業,一邊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作為星晨環保的副總經理,他帶領團隊打破行業傳統,不斷提升公司產品的競爭力,并且走多元化之路,為集團探尋新的利潤增長點。
3月,春的氣息撲面而來。
丁銘軒站在占地100畝的新廠區,意氣風發。他介紹,在這里將建成江蘇星晨環保集團(下文簡稱星晨環保)的新辦公大樓。新大樓落成之日,會成為宜興高塍鎮的一個地標建筑。因為,這里離宜興高鐵站相距不過幾公里,便捷、通達。
2015年,從美國留學回來之后,丁銘軒便進入父親一手創辦的星晨環保,從最基層的設備安裝人員做起,用了兩年多時間,把集團里所有業務板塊摸了個透,了然于胸。
幾年之中,每到年底,父親都會在集團的年會上對他的積極作為表示莫大的肯定,這讓丁銘軒倍受鼓舞。“父親是我最敬佩的人,他白手起家、披荊斬棘,開創了自己的事業,他是我前進道路上的榜樣。”提到父親,丁銘軒充滿感情。
以父親的創業精神為激勵,丁銘軒一邊熟悉集團主業,一邊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作為星晨環保的副總經理,他帶領團隊打破行業傳統,不斷提升公司產品的競爭力,并且走多元化之路,為集團探尋新的利潤增長點。“多數人可能覺得作為企業家二代,我們是非常幸運的,但我卻覺得面臨的挑戰更多。我們不僅要傳承好家族企業,還要守正出新,保持企業的穩步增長。”
雖有挑戰,但丁銘軒化壓力為動力,在新賽道上奮力前行。
獨立精神? 伴隨成長
丁銘軒的求學之路和蘇南不少“創二代”相似,國內讀完高中,去國外讀大學。不過,他的高中是在北京度過的。“毫不夸張,我在幼兒園時就過上了寄宿生活。”丁銘軒笑稱。
在丁銘軒的成長過程中,大人們忙于創業,很多時候都是他獨立面對生活、求學過程中遇到的事情。高三畢業他考入美國加州大學,也是自己一個人坐飛機前往。四年大學生活,他三年半就修完全部課程,順利拿到畢業證書。
父親雖然沒有溫情脈脈地時刻陪伴,但在人生成長的關鍵節點,他總是會告訴丁銘軒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我父親從來不看重學習成績,他總是告誡我,與成績相比較,踏實做人更重要。”丁銘軒說。在做人的品質當中,丁銘軒和父親一樣,最為看重的是誠信。誠信、樂觀、開朗,丁銘軒這些個性特質讓他一路走來交到了非常多的朋友。
畢業之后,丁銘軒進入星晨環保。“高塍鎮是全國聞名的環保之鄉,這里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回國之后我毫不猶豫地投入了這個行業。”事實上,他在小時候就立志將來像父輩一樣從事環保行業。
2015年左右,環保市場一片飄紅,國內大型環保企業牢牢占據行業龍頭位置,中小民營企業的市場空間進一步被壓縮。丁銘軒還記得當時在不少大型項目的爭奪中,基本上少有民營企業的身影。對星晨環保而言,雖然企業還能保持每年10%以上的發展速度,但是利潤在下滑。如何才能獲得更高利潤是橫亙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大挑戰。
雖然才到企業入職,但丁銘軒對行業和企業發展卻有了深入了解,他覺得自己肩頭的擔子并不輕松。為了更快熟悉集團各項業務,他一開始沒有在集團身居高位,相反卻走到了最基層。他還記得第一站就到了廣西崇左,這座城市西與越南接壤。去的時候是夏天,丁銘軒吃住睡都和工人在一起,每天認真記錄工地施工日志。干了兩個月,把崇左項目了解徹底了,緊接著他又到貴州,繼續苦干兩三個月,再到安徽、山西、河北等地。就這樣馬不停蹄地東跑西奔了兩三年,最后一站,丁銘軒到達了秦皇島。
星晨環保在秦皇島設有分公司,丁銘軒稱,星晨環保與秦皇島結緣始于2015年。當時,秦皇島一家污水處理廠出現問題,水質嚴重超標,父親作為環保專業人士,被邀請去進行會診,很快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并提出了整改方案,成功地解決了水質超標問題。這次會診之后,星晨環保便把項目拓展至秦皇島。
彼時,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環保企業發展的政策東風接連吹來——新環保法實施、“水十條”頒布、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環保產業的市場空間無限廣闊,環保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丁銘軒來了之后,乘著政策的東風,在這里放開手腳,施展才華。
勇于創新? 打破陳規
創新一直是星晨環保的追求,對丁銘軒而言,傳承家族企業同樣離不開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
2018年,在他的牽頭下,星晨環保秦皇島分公司和秦皇島燕山大學合作研發了一項無干化污泥處理技術,在全球范圍內首創污泥無熱干化NHD?技術,并申報了3項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這項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采用不加熱的方式對污泥進行脫水和干化,只需幾分鐘時間,就可以把污泥的含水率大大降低,然后再經過不加熱狀態下的強制通風干化技術,進一步降低含水率。
“它攻克了污泥干化能耗高、產生臭氣這一世界性難題。更為重要的是干化后的泥餅具有相當高的熱值。由于采用不加熱的方式進行干化處理,避免了污泥中有機質的損失。用干化后的泥餅制成的生物質燃料,真正做到了變泥為‘煤,實現了國家倡導的循環經濟原則,真正讓污泥處理實現了資源再利用。”談到這項專利發明,丁銘軒相當自豪,這一項技術會為星晨集團帶來可觀的利潤。
在開拓新技術的同時,丁銘軒還用“互聯網+”的思維助力企業污水處理運營項目。“我們星晨集團創立于1995年,到今年已有26個年頭,從2002年全面實現盈利以來,每年都穩步增長,這背后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保持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談及互聯網如何改變這家傳統的環保企業,丁銘軒認為,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之下,傳統污水站的運行方式也正在向網絡化、數字化轉型,星晨環保想要在行業持續保持領先位置,擁抱互聯網勢在必行。
丁銘軒帶領團隊自主開發了“互聯網+污水處理運行”新項目。這個項目對于解決分散的農村處理站,尤其是那些偏遠、偏僻的農村污水處理站而言,意義深遠。“污水處理站接入互聯網之后,我們公司就能在后臺實時監測運營情況,一方面打破了以前污水處理站處于信息孤島的狀態,另一方面無人值守,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
秦皇島西向河寨村就用了星晨環保的小型污水處理站,運行了幾年之后,有效地解決了污水直排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村里的污水經過處理后,達到了《城鎮污水廠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的一級A標準,后來作為樣板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復制。而今,秦皇島數十個村鎮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都由星晨環保運營,這里已經成為北方村鎮污水處理的示范區。
秦皇島污水處理項目順利實施之后,丁銘軒跟隨集團部署,把業務不斷向東北、華北地區拓展。在雄安新區,公司也爭取到了市場份額,承接了白洋淀周邊水治理的部分工程。
緊跟趨勢? 融入大局
丁銘軒雖然正式進入環保行業的時間并不算長,從2015年算起至今不過6年,但是由于家族企業在這個行業里已經耕耘多年,他對行業有獨到的理解與認知。
采訪中,他談道:“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國家的環保產業還處于發展初期,那時候,同行之間的競爭還是打價格戰,同質化競爭嚴重。進入21世紀,隨著國家對環保的要求不斷提高,民營企業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但同時,機遇也越來越多。”
丁銘軒稱,前不久剛剛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即中央一號文件)對像星晨環保這樣的企業來說就是一個利好。因為,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生態環保,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星晨環保的重要業務板塊也聚焦于這個領域,星晨環保的發展緊跟時代趨勢,融入了社會發展的大局之中。
“秦皇島美麗鄉村污水處理項目、北戴河新區新農村建設污水處理項目的建設及運營、廊坊固安污水處理站的改造等,這些項目運營之后讓當地臟亂差的現象有了明顯改善。”星晨環保這幾年不僅收獲了市場份額,也確確實實促進了這些地區美麗鄉村建設,這讓丁銘軒更加覺得幸福。
對他而言,無論是個人的職業前景,還是企業的發展藍圖,都要契合國家發展的宏觀部署。環保無疑是正在崛起的朝陽產業,上升空間無限。丁銘軒選擇在一個沒有天花板的行業里奮斗,依靠的是眼光、魄力。
選擇固然重要,但在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也離不開敢打、敢拼的闖蕩精神。丁銘軒至今還記得憑一己之力拿下的第一筆大額訂單。“時間是2017年4月1日至22日,前前后后共花了22天。”回憶當時的情形,他不禁莞爾。
在這22天里,丁銘軒“耗”字當頭,他天天跟著這個客戶。對方是一個和父親年紀差不多大的伯伯,在北方稱為“大爺”。白天跟著大爺一起上班,待對方一有空,他就介紹公司的產品、技術以及和同行相比的種種優勢所在;晚上跟著大爺去出席一些晚宴,結識更多的朋友。就這么22天處下來,大爺被這個年輕的小伙子打動了。“后來對方就讓我不要喊他‘大爺,改為‘大哥了。”丁銘軒哈哈大笑。最后,他終于把這筆高達2345萬元的訂單拿下了。時至今日,這位“大哥”還和他保持著密切聯系。
融入時代發展潮流,再加上獨到的眼光、打拼的精神,丁銘軒有信心讓星晨環保保持穩定增長。
企業公民? 社會責任
丁銘軒在星晨環保走上管理崗位之后,帶領企業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他和父親一樣,把創新放在第一位。他在工作期間與多所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建立穩定的技術協作關系,將科研、生產、市場有機結合,把環保科技成果有效地轉化為生產力,為企業探尋出了新的利潤增長空間。
“星晨環保有300多名員工,現在的年銷售額已超過5億元。每年,公司都會在國家專項扶持資金的基礎上拿出全部產值的3%至5%用于技術創新。”丁銘軒介紹。而今,星晨環保下設3個分公司和7個子公司,這些公司主要還是聚焦于環保領域,在不同的細分市場結出碩果。
企業在穩步向前的同時,丁銘軒也牢記社會責任。在他看來,企業如果在發展過程中不顧一切追逐利潤顯然有悖其發展規律。“星晨環保今天獲得的成就離不開多方力量的匯聚,內部是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外部是社會各界的支持。因此,作為一家有責任感的企業,我們應當致富思源、回報社會、回報家鄉。”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后,全國各地醫療物資嚴重緊缺。星晨環保向秦皇島項目所在地先后捐贈42.8萬元的現金與物資,為助力打贏疫情阻擊戰作出了貢獻,獲得當地政府和相關機構的一致好評和充分肯定。星晨環保還積極參與國家三年脫貧攻堅戰,在“百企幫百村”扶貧計劃項目中,捐款捐物價值超過30萬元。
談及未來,丁銘軒說,今后幾年內,集團會對內進行科學調整、規范管理;對外則不斷開拓新藍海,進一步打響企業的品牌,讓星晨環保成為行業標桿,一路“閃耀”。
青商十問:
《青商》:如何看待“創二代”的身份?
丁銘軒:有壓力、有挑戰。不能讓父輩失望,要傳承好家族企業。
《青商》:用什么樣的關鍵詞來形容自己?
丁銘軒:樂觀、開朗,勇于接受新事物。
《青商》:對自己滿意的性格特質是什么?
丁銘軒:誠實、守信。
《青商》:對自己不滿意的性格特質是什么?
丁銘軒:脾氣有點大。
《青商》:當代商界最欣賞的人是誰?
丁銘軒:我的父親。
《青商》:什么時候感到最快樂?
丁銘軒:談成一筆新訂單、拿下一個重大項目。
《青商》:如果有機會就業,希望從事什么樣的工作?
丁銘軒:做一名人民警察。
《青商》:有什么愛好?
丁銘軒:臺球、高爾夫、釣魚。
《青商》:座右銘是什么?
丁銘軒:因害怕失敗而不敢放手一搏,永遠不會成功。
《青商》:對創業者有何建議?
丁銘軒:勇敢的人會讓自己做裁判,即使輸了、錯了、犯規了也勇于對結果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