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洋
[摘要]教育信息化發展是教育領域的重大突破之一,網絡環境支撐下的教育與信息化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基于網絡合理組織開展教學,能夠推動教學目標的達成,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诖耍疚闹饕槍W絡環境下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網絡環境下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7-0065-02
在新時代下,教育信息化不斷促進教育改革,并為高等教育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信息,使得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十分迅猛。不過就具體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并沒能認清這一點,在信息化教學中還存在一系列的不足。究其原因,教師不僅觀念沒能跟上,信息素養也比較低,難以有效滿足信息化教學要求,進而導致信息化教學模式的作用不能很好地發揮出來。針對此,需要高等教育教師積極創新,樹立新型教學理念,加強對網絡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探究分析,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信息化教學服務,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成長。
一、網絡環境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教學模式概述隨著信息化的普及,人們的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化技術的影響,教育領域也是如此。近年來,我國教育領域信息化發展正在加速,并成為一種趨勢,各個高校也緊跟其后,積極進行信息化建設。不過就整體情況來看,我國高校信息化教學知識在傳統教學基礎上簡單的疊加信息化技術,沒能實現兩者深層次的結合,使得教學本質并沒能發生太大的改變,信息化教學的作用自然難以體現。所以,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學發展任重道遠。
(一)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
新時代下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等教育作為人才培養重要途徑,理應清楚認識到這一點,積極做出改變,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全能人才。全能人才擁有一種能夠將文化、政治等要素綜合性考慮與應用的能力,并且具備超前思維四。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得教學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教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借助網絡靈活引入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極大轉變了以往板書式教學模式,將枯燥的知識形象具體地呈現出來,使得教學更加生動,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
(二)網絡環境下信息化教學模式特征
?首先,得加強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是與傳統教學手段相區分的關鍵點,信息化教學倡導將信息技術當成是教學的重要手段,借助其優勢椎動教學效率的提升,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體現學生主體性。具體就是說在教育教學中,需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使得學生能夠主動進行知識的探索與挖掘,最終達成理想的教學目標。學生在具體學習中能夠借助技術工具進行自我建構,開展有意義的學習。還能在海量信息中心主動進行甄別式的學習,實現自主能力的提高和獨特見解。最后,強調師生關系的轉變。在以往的教學中,高校教師往往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師生處于對立面。而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他們提供科學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使得學生能夠化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網絡環境下高等教育信息化現狀
(一)校領導不重視
在網絡環境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如火如茶。不過從整體情況來看,部分高校的領導對于信息化建設并不是很看重,具體表現為在教育教學中,并沒能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制定信息化發展規劃,成立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的高校更是沒多少。這樣,便使得下面的教師也不是很看重信息化建設,面對信息化教學的時候秉承著隨意性的態度,嚴重阻礙到教學發展。
(二)注重硬件投入,忽視軟件建設
就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當前大部分高校都進行了網絡綜合布線,接人了高帶寬。不過在具體教學應用中,依舊停留于簡單的資料收集和頁面瀏覽,教師更多的還是進行PPT、課件制作等。就網絡教學平臺來說,師生綜合性管理等系統的更新速度比較緩慢,其中的資源利用率不高,進而難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阻礙到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信息化建設人才不足
現如今,很多高校從事網絡技術的人員并不是很多,不僅學歷不高,而且實踐能力也不是很強,自主開發
往往局限于頁面制作和網站建設上,不能積極整合資源,這樣便使校園網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
(四)業務應用水平不高
因為沒能制定長期性的信息化建設規范,缺乏宏觀上的調控,使得部分高校的信息化建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存在混亂的情況。而且,各個處室往往各自為政,導致“信息孤島”情況的發生,阻礙到資源的整合共享,難以為領導的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
三、網絡環境下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實施路徑
基于海量的網絡大數據,信息化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形式與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可以說,信息化教學模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動機,為此,在網絡環境下,高校教師應該積極創新,打造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助力。在此提出幾點建議:
(一)基于大數據進行教學分析
一是提升教師大數據能力。高校教師應該借助數據信息不斷強化自身能力,推動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在新時代下,教師需要認清自身能力提升的緊迫性,積極拓展自身知識領域,及時進行知識的更新。除此之外,學校方面也得認清這一點,為教師提供更多信息化培訓的機會和學習資源。與此同時,還可以經常性地組織一些信息化教學比賽,提供一定的獎勵,這樣有助于激發教師的學習積極性。二是樹立新型教學理念。高校方面需要有意識地強化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教學理念,這樣有助于讓教師認清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性,主動學習和掌握相關的實用技能,主動進行信息化教學的探究。這樣,不僅能促進教學發展,還能為教師的職業成長提供助力。
(二)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
信息化大數據借助對宏觀群的分析,為學生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之后將學生學習中的細節行為轉變成為具體的數據。首先,高校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基于自身管理體系的特點和專業課程特征,探索合適的信息化教學載體,之后根據載體后臺的數據對學生各方面情況進行綜合性的分析,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鋪墊;其次,收集整合學生在各個平臺上的學習情況,如參與討論的次數、作業完成情沉況等,然后對這些情況進行科學分析,把握學生學習中的不足與優勢,為教師針對性的教學提供有力的依據:最后,整合多個規?;男畔⒒虒W平臺數據,這樣能夠很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而對于高校教師教學而言,便可以基于此進行合適課程方案的設計,進而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偟膩碚f,大數據分析不僅速度很快,同時效率還非常高。而且,學生也能合理應用其結果選擇最為適合自己的課程,實現個性化的發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除此之外,高校方面可以根據結果為學生針對性地推薦學習資料,幫助學生解決不足,促進學生更好的提高。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高校教師在網絡環境下組織開展教學活動,不僅得加強注重教學設備的完善,還得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這樣才能達成理想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深層次地掌握課程知識。例如M00C在2013年迅速的興起,給學生提供了很多優質的課程,而學生的注冊量也迅猛增長,不過具體的學習量卻不是很理想。所以,積極營造合理的教學氛圍十分有必要。首先就是應該加大信息平臺的宣傳力度。在信息傳播中,校園網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高校方面可以基于此進行教育網頁的開發,然后推薦學生進入平臺中學習,使得學生認清平臺的好處,發展學生的專業素養與能力。其次,搭建網絡論壇,促進師生交流。對于高校教育教學而言,師生交流十分有必要,而搭建網絡論壇有助于促進這一目標的達成,使得學生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教師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基于此進行針對性教學方案的制定,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推動教學質量更上一個臺階。在網絡環境下,高校教師在信息化教學中,應該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手段,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信息化素養阿。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注重便于數據分析的技術模塊建構,使得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并進行教學調整和優化,提升教學實效性,并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網絡環境下,加強注重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探究十分有必要,不僅是教育教學發展要求,還是學生成長必要。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教育信息化發展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要想教育更好地面向未來,各個高校應該始終堅持科學的教學模式,與時俱進,把握好教學模式的創新契機,加強對信息化的探究分析,利用其優勢,之后結合學生發展需要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韋家佳.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大學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7(8:115-116.
[2]王廣濟,陳大龍,李萬.信息化環境下網絡平臺與教學融合運用績效調查與分析[J].2021(11):230-231.
[3]郭丹.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3):202-203.
[4]吳文國.基于網絡環境下教育信息化的探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340(18):159-161.
[5]馮秀芝,任艷玲,劉立萍.信息化環境下高等教育的變革與應對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20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