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園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對于培養并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環境適應能力等方面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這對于幼兒的全面成長以及發展意義重大。現階段,我國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活動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教師、幼兒、游戲三個層面上,導致戶外自主游戲存在自主性、教育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缺失。針對這些問題,本文簡單進行了闡釋,并提出了一些建議性改進對策,以期為相關幼兒教學工作者提供借鑒與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 戶外自主游戲?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3.7?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2-0129-02
幼兒園屬于啟蒙教育階段,在鍛煉幼兒身體,開發幼兒心智以及培養幼兒思維、能力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1]。在我國教學體制改革大背景下,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逐漸成為了一種發展趨勢。對于幼兒而言,其年齡尚小,對于一些娛樂性游戲有著很大的好奇心以及參與積極性,游戲活動非常符合幼兒的身心年齡特點,通過游戲方式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這對于提升幼兒園教學質量以及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意義重大。在幼兒園教學中,開展戶外自主游戲可以給予幼兒更大的自主權,為幼兒提供展示天性的廣闊舞臺;有利于拓展教學資源,彌補以教室為“陣地”的傳統游戲弊端;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認知視野,讓學生接觸、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但是,經過實踐證明,我國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其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嚴重阻礙了游戲質量與效果。對此,身為幼兒園教學工作者應當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游戲方式,改善游戲環境,為幼兒提供更好的游戲體驗,將戶外游戲的教學效果發揮到最大化。
一 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實施中出現的問題
(一)教師層面
很多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比較嚴重,未能充分認識到戶外自主游戲的內涵與要求,常常對幼兒進行過多的干預。在教師的“指手畫腳”之下,幼兒難以放開手腳進行自主游戲,進而導致“畫地為牢”的現象發生,導致游戲的“自主性”缺失[2]。因此,教師應當清楚自己在游戲中的定位,不要過多地干預幼兒,將更多的時間與自主權留給幼兒,充分發揮幼兒在游戲中的主人翁意識。
(二)幼兒層面
自主游戲的目的是開發幼兒的心智,鍛煉幼兒的思維,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最終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這對于幼兒的成長以及發展是非常重要的[3]。一味放手并任由幼兒自主開展游戲的教學方式也是不可取的。那樣,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工作就等同于“看孩子”,失去了“教育性”的目的。因此,在開展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時候,教師應當注重尋求適當的時機進行游戲介入,充分發揮自身的游戲指導與啟發作用,保證游戲的教育性效果得到良好的體現。
(三)游戲層面
幼兒年齡尚小,其自身的判斷能力存在不足。在自主游戲中,教師應當對游戲所選擇的材料以及游戲過程進行安全把控,消除游戲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避免對幼兒造成不必要的身心傷害。因此,在開展戶外自主游戲過程中,保障幼兒的安全是教師應當重點關注的問題,這是幼兒戶外游戲開展的前提與基礎。
二 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實施中的有效對策
(一)提前準備,確保游戲的安全性
所謂“安全第一”,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是戶外游戲得以實施的前提與基礎,缺少了這一點,戶外游戲也就失去了開展的意義[4]。對于年齡尚小的幼兒而言,其認知水平以及社會經驗不足,對于游戲中的安全隱患判斷存在很大的欠缺。這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游戲指導作用。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戶外游戲的時候應當對游戲環境以及游戲材料等方面進行細細排查,將安全隱患消除,保證幼兒戶外游戲能夠得到順利的開展。
首先,在游戲環境方面。教師需要對所選擇的游戲場地進行細細檢查,看是否存在一些威脅幼兒身體健康的因素。例如,看看地面是否平整,是否存在一些尖銳性的小石子等等;如果選擇在種植園區開展戶外游戲,則盡量避免噴灑農藥期,以免幼兒因誤食出現中毒等現象。其次,對于游戲器材的選擇方面,教師也應當進行細細檢查。例如,涉及到一些體育游戲器材,教師要查看其是否出現松動、失修等現象。另外,所謂戶外自主游戲并不是說教師完全不需要參與,從而落個清閑。教師在幼兒進行自主游戲時,應當在一旁留心觀察幼兒的表現,防止幼兒出現游戲操作不當或者幼兒之間因爭奪游戲器材而出現矛盾等現象,維護游戲的秩序并充分保證游戲的順利實施。
(二)自主選擇,將游戲權歸還幼兒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世界,教師不能僅依靠成人的眼光進行判斷。自主游戲在內容、材料以及方式等方面都應當交由幼兒進行自由選擇,這樣的游戲更加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興趣愛好,更容易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5]。因此,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戶外自主游戲的時候,要清楚自己在游戲中的角色定位,能夠將更多的游戲自主權交還給幼兒,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認知理解與興趣愛好開展游戲。
例如,“老鷹抓小雞”是一項非常經典的戶外游戲,受到很多幼兒的喜歡。但是,幼兒戶外自主游戲具有自發性以及偶然性的特點,由于幼兒的天性所致,很難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某項事物上,對于同一種游戲經常產生抵觸以及厭煩的心理,進而造成游戲的中斷或者停止。筆者曾經發現自己帶領幼兒開展“老鷹抓小雞”游戲的時候,很多幼兒的腳步逐漸放慢,情緒也沒有那么高漲了,經過詢問得知:扮演“老鷹”的幼兒表示“小雞太多了,自己一個人抓不過來”,而扮演“小雞”的幼兒表示“老鷹一直抓不到自己,一點不好玩”。除此之外,這項游戲對于幼兒的體力消耗過大,不宜長時間內開展實施。因此,筆者詢問幼兒:“大家自己動腦筋想想,有什么想要玩的游戲?”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回答道:“小刺猬搬家”“小狗過橋”…… 于是,我按照幼兒們的需求將其分成不同的游戲組,這樣每個孩子都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好的游戲參與體驗,孩子們在游戲中的積極性又重新得到了激發,這對于最終的游戲活動效果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
(三)細心觀察,尋找時機介入游戲
開展戶外自主游戲的目的是為了在游戲中提升學生的認知、思維以及能力素養,促進幼兒的全面成長以及發展,而并非單純放手讓幼兒進行“自由活動”[6]。因此,教師在幼兒戶外自主游戲過程中應當對幼兒的游戲內容與過程進行細致觀察,積極尋找適當的時機進行介入,充分發揮游戲的教育性作用,讓幼兒在玩耍中得到相關方面的能力培養與提升。
例如,在幼兒開展“愛護花草”相關的自主游戲時,教師可以從“生命樹”的角度對學生進行知識科普,引入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以及族譜等概念,培養幼兒的家庭觀念,讓幼兒懂得父母一邊工作一邊照顧自己的不容易……這種將情感教育與幼兒自主游戲結合的方式應當是幼兒教學工作者應當重點研究的課題。再比如,開展“熱鬧的馬路”自主游戲的時候,教師應當指導幼兒分別扮演真實馬路中的“行人”“交警”等等,在幼兒游戲過程中向其滲透交通規則方面的知識。這樣一來,不僅游戲秩序可以得到相應的保證,同時幼兒還可以學習到相關性生活經驗,可謂是一舉兩得。
(四)持續發展,促進游戲拓展延伸
幼兒對于一些新鮮事物存有很大的好奇心,這是幼兒的天性所致。正是因為如此,很多游戲在幼兒多次開展之后就容易變得索然無味,逐漸喪失了參與的積極性。這時候,教師應當發揮出自身的游戲指導作用,通過改變游戲的形式、內容來實現對游戲的拓展與延伸,進而達到良好的游戲效果。
例如,在臨近中秋節時,幼兒自主開展了“做月餅”的游戲。當幼兒對月餅的制作流程與工藝逐漸熟悉之后便逐漸失去了繼續游戲的積極性。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開展“做饅頭”“做包子”“包粽子”等游戲,或者是指導幼兒將自己制作出來的“食品”送到“商店”進行售賣。再比如,當幼兒開展了“熱鬧的馬路”游戲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其開展“開火車”等游戲……正所謂“物隨人變,人隨情遷”,游戲形式與內容做出相應的改變之后,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又能得到良好的激發。如此一來,幼兒游戲在內容與形式等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拓展與延伸,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兒的游戲體驗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經常采取的形式之一,對于提升幼兒的認知、思維、能力以及促進其得到全面的成長以及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及意義。傳統的戶外自主游戲模式中存在一些弊端,導致游戲效果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對此,幼兒園教學工作者應當清楚認識到當前游戲實施中的問題,通過提前準備,確保游戲的安全性;自主選擇,將游戲權歸還幼兒;細心觀察,尋找時機介入游戲等針對性措施進行解決,必定可以達到良好的游戲效果。文中很多觀點都是筆者的個人淺見,關于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實施的問題及對策方面還需要相關幼兒園教學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魏菁.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文淵(高中版),2019(6):739.
[2]張麗萍.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課程教育研究,2019(38):22-23.
[3]王燕.淺談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一代:理論版,2019(19):224-224.
[4]周美芳.幼兒園自主游戲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讀天下(綜合),2019(28):230-230.
[5]余曉麗.幼兒園自主性游戲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5):120-120.
[6]沈嫻.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有效指導探析[J].文存閱刊,2019(12):84.
作者簡介:
李芳(1998年-),女,漢族,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