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教學的過程之中,應當促使文化元素得到充分融入,能起到滌蕩舞者以及觀賞者心靈的作用。本文主要指出了舞蹈教學之中導入文化元素重要性,同時,提出了舞蹈教學引入文化元素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文化元素? 高校舞蹈教學?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8-0156-02
整體而言,舞蹈表演是一種可以撼動人心的表現形式,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力量。為了促使舞蹈藝術發揮更大作用,應當要求將文化元素融入到舞蹈之中,這樣,讓觀賞者以及舞者產生情感上的強烈共鳴。舞者在用舞蹈這種形式來呈現藝術之美時,觀賞者享受視覺盛宴,通過文化元素能夠提升舞蹈藝術境界。
一、高校舞蹈教學中文化元素導入的重要性
在當前高校舞蹈教學過程當中,文化元素是至關重要的,其重要價值集中體現在下列幾個方面:第一,可以促使學生充分意識到舞蹈表演的重大意義和重要價值;第二,通過在舞蹈教學過程當中導入文化元素,能夠促使舞蹈本身活力得到激發,同時也可以讓舞蹈表演更加具有靈動性,促使舞蹈藝術具備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對于舞蹈這一門學科來講,其具有較強的表演性,為了能夠促使舞蹈表演更加精彩,僅只是依賴于舞蹈技巧以及肢體靈活擺動是遠遠達不到效果的,但是通過在舞蹈表演過程當中融入文化元素,能夠提高舞蹈藝術的感染力,同時也可以引發觀眾強烈精神共鳴;第三,舞蹈是一門關于美學的藝術,學習舞蹈知識的過程,也是追求美的一個過程。在舞蹈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通過導入文化元素,能夠讓學生深刻感受舞蹈藝術之美,靈動之美,同時可以讓學生對于舞蹈藝術產生更強大的創造力和想象力[1]。
二、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高校舞蹈教學的主要措施
在高校的舞蹈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之中,為了促使傳統的文化元素能夠發揮重大的作用,這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其中,應當介紹民族舞蹈歷程以及運用多媒體播放民族舞蹈作品、將文化元素融入在舞蹈教學各個環節、強化對學生的思想以及藝術熏陶以及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以及文化修養等等。
(一)介紹民族舞蹈歷程以及運用多媒體播放民族舞蹈作品
高校舞蹈教師應當注意,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采取逐步遞進、環環相扣的教學手段,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果。此外,需要切實做到下列幾項工作:首先,教師先進行舞蹈藝術相關理論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對于舞蹈藝術內涵以及所蘊含精神也能夠有充分的認識。然后,教師開始教授學生關于舞蹈表演的一些技巧和知識,讓學生在理解和掌握舞蹈理論的基礎上能夠通過自身肢體語言來表達出舞蹈藝術的靈魂。民族舞蹈就像是一個精靈,同時,舞蹈藝術也是中國數千年文化的重要傳承與體現,通過利用舞蹈能夠充分地展示了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迷人風采,舞蹈同時也是民族文明的一個載體。因此,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時應當將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從而為舞蹈教學工作構造堅實的根基,同時,也能大大豐富舞蹈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從而促進舞蹈教學成效的提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民族舞蹈的起源以及發展歷程等引入到課堂中,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相關的知識,也可以通過多媒體來播放著名民族舞蹈藝術家們的作品,介紹民族舞蹈的各種風格以及演繹流派等等。通過將這些教學內容引入到課堂上,可以加深學生關于民族文化元素的了解。學生在充分理解之后,則會逐步地形成自己關于舞蹈藝術和文化元素的感悟,還有利于其更加靈動地去進行舞蹈演繹,增加舞蹈的感染力,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2]。
(二)將文化元素融入在舞蹈教學各個環節
最基礎的課程就是舞蹈動作和表演技巧課程。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工作的過程之中,應當要加強對學生基礎動作的訓練,幫助學生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姿勢和體態,使其每個動作都符合規范要求,這樣,才能為順利進行舞蹈表演奠定基礎。學生只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才能進行不同形式以及不同風格的舞蹈表演。當學生的舞蹈基礎比較牢固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開始逐步引導學生進行舞蹈創作,將自己的感悟融入到舞蹈動作的設計中,促使學生能夠逐漸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應當注意的是,只有文化元素同舞蹈表演各環節相融合,才能確保舞蹈的藝術之美能夠完全呈現。否則,舞蹈表演則缺乏深刻的內涵,難以有效打動觀賞者。所以,教師在開展舞蹈教學活動時應重視文化元素的作用,將其融入到舞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通過文化元素將舞蹈各環節聯系起來,同時也使文化元素成為舞者與觀賞者進行藝術思想交流的紐帶[3]。教師在對學生的舞蹈表演進行指導時,還需要幫助學生分析每個環節中舞蹈動作所要表現的思想情感,從而增加學生對舞蹈作品理解深度,同時,間接性地能夠促使學生舞蹈表演的張力得到增強,進而使舞蹈中所蘊含的情感能夠全方位地傳遞給觀賞者,促使觀賞者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另外,教師也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舞蹈表演氛圍,教師應當將文化元素融入到布景、服裝以及音樂等的選擇中,或者直接將其呈現出來,使學生能夠在濃郁的氛圍中更好地領悟舞蹈內涵,從而促進其舞蹈表演水平以及質量的提升,增強其舞蹈感染力以及表現力[4]。
(三)強化對學生的思想以及藝術熏陶
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時,應注意培養學生同舞蹈之間的情感,引導學生感悟藝術之美,要善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促使學生充分融入到舞蹈教學活動之中來。其中,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熏陶,能夠促使學生逐步認識到舞蹈所包含的藝術價值和人文價值,還有助于學生慢慢觸碰到舞蹈藝術的靈魂所在,進而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深刻文化底蘊。當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被充分地激發出來之后,就會積極主動地去進行探索,同時孜孜以求,不斷地尋求舞蹈藝術的精髓。將文化元素融入到舞蹈之中,能夠豐富舞蹈教學內容,也提升了學生關于舞蹈藝術的認識,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舞蹈藝術修養[5]。比如在學習蒙古舞蹈的過程當中,教師不僅需要給學生提供蒙古族舞蹈音樂,同時也需要營造學習環境,給學生穿上蒙古服裝,讓學生深刻感受到蒙古濃厚的文化氣息,讓其受到文化的熏陶,提升學習熱情。
(四)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以及文化修養
對于當前舞蹈教師來講,需要對于整個教學活動方向進行準確掌控,這樣才能夠提高舞蹈教學的整體效益,同時也有利于實現舞蹈教學目標。舞蹈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舞蹈演繹能力以及藝術修養。舞蹈課程對于教師素質和能力有著嚴格要求,舞蹈教師不僅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舞蹈演繹基礎技巧,同時也需要具備較強藝術鑒賞能力和情感表現能力。對于舞蹈教師而言,在給學生授課的過程當中,不能單純地給學生講述舞蹈技巧,更加需要讓學生了解舞蹈作品當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和靈魂,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審美境界得到提高。教授舞蹈知識的過程當中,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要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采取合理科學教學方式,比如,學生將某個舞蹈動作做完以后,需要試著問一問學生在實際表演過程當中是有著怎樣的內心情感[6]。課后也需要關注學生平常生活,結合學生性格特征以及生活情感經歷,讓學生自己創編符合自己個性特點的舞蹈作品,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對于舞蹈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有利于促使學生的舞蹈情感表現能力得到增強[7]。其實,我國傳統文化在高校舞蹈教學過程當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比如,如今抖音上比較流行的旗袍舞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女子身穿旗袍手里拿著油紙傘進行跳舞,這就屬于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并且受到了人們喜愛。舞蹈教師也需要提高自身文化修養,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并且將其運用在舞蹈教學過程當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舞蹈教學過程當中融入文化元素是至關重要的,有利于讓學生舞蹈演繹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在當前時代背景之下,高校在舞蹈教育過程當中不能僅僅傳授舞蹈技巧性知識,更加需要傳播人類優秀的文化。在舞蹈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要強化教師隊伍建設,這樣才能夠促使我國舞蹈教學工作達到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念.課程思政視域下紅色文化元素在高校舞蹈專業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21(2):4-5.
[2]郝雅琦.提升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文化元素的路徑思考[J].大觀(論壇),2020(7):124-125.
[3]尹熒.傳統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舞蹈教學的路徑深析[J].散文百家,2019(12):216.
[4]李凱.提升高校民間舞蹈課程教學文化元素的路徑思考[J].藝術評鑒,2019(20):123-124.
[5]王荔荔.文化元素導入高校舞蹈訓練的實踐與策略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1(8):63-64+69.
[6]陸婷.探究藝術高校舞蹈劇目課程教學中學生情感表現力的訓練[J].大眾文藝,2018(2):196.
[7]康俊芳.探討如何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舞蹈教學之中[J].課程教育研究,2017(29).
作者簡介:
張延鳳(1974年-),女,漢族,河南開封人,本科學歷,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音樂與舞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