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
【摘要】隨著教育部于2020年3月印發“1+X”證書制度后,諸多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開始積極實施該制度,然而通過對部分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觀察顯示,仍采用傳統模式,人才培養的效果無法取得較為明顯的改善。因此在針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時,需要加強對“1+X”證書制度模式的充分了解,完善培訓體系、深入產教融合,為行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 旅游管理專業? “1+X”證書制度
【中圖分類號】G7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3-0187-02
1.“1+X”證書制度在高職院校施行的背景
在人們傳統觀念中,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學生所獲得的專業知識不夠深入與系統,因而導致高職院校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無法獲得平等對待,或就業效果不理想,這不僅會對學生心理造成一定落差與創傷,更有悖于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的原則與初衷。對于現有的就業形勢而言,就業壓力與人才競爭較大,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而言,若能得到更多的擴展培訓,并取得相關技能證書,則能夠增加自身競爭力并獲得較多的加分,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就業壓力,對自身職業發展與就業均具有重要意義。對于“1+X”制度而言,國家教育部推行該制度的主要原因即為使高職院校學生獲得更多高職技能證書,從而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就職優勢,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低學歷的不足;同時對于擁有相關高職技能證書的學生而言,對某些工作崗位能夠具有較大的自主選擇權。基于上述論述,“1+X”證書制度在高職院校的試行具有重要作用,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就業便利條件,并在較大程度上使高職院校就業難的局面得以改善[1]。
對于“1+X”證書制度而言,“1”即表示學歷證書,“X”表示與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2]。由此可知,“1+X”證書制度即專業學歷與相關技能等級標準考核的結合。對于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而言,其主要是通過對學生進行專業能力培養,同時,搭建平臺使其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獲得職業活動中需要的基礎專業知識與職業能力,具備良好的就業條件[3]。而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就是要對人才培養目標、規格、模式等內容進行相應規定。要對人才培養的各要素及主要環節、要求進行規定,主要包括專業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課程內容、教學方式、教學進度計劃、實踐教學條件及師資配備等內容。而人才培養方案能夠為人才培養提供較為可靠的制度保障,因此,為了更好地落實“1+X”制度,如何將“X”落實到人才培養方案中顯得至關重要。職業院校肩負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兩大職能,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亦是如此。因此,將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1+X”證書制度進行融合勢在必行。
2.高職旅游管理專業“1+X”證書制度的實施意義
通過對當前我國旅游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觀察可知,由于缺少專業的管理技術人才,對于行業健康發展十分不利。對此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提升旅游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以確保行業能夠形成良性與可持續發展。通過分析顯示,“1+X證書”制度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實施背景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基于高職旅游人才培養現狀與問題。對進行求職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顯示,目前其擁有的專業技能證書多為初級類證書,僅能夠應聘某些初級崗位,而對于旅行社計調、旅游產品營銷等崗位則無法適應;同時由于目前旅游業的性質較為基礎,即便學生能夠取得與研學、康養、智慧旅游相配合的資格證,也無法得到相關人員及同行業的認可,依然無法獲得良好的工作崗位。正是由于上述情況的存在,使得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設計均無法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智慧旅游、在線旅游、研學旅游等多種旅游新業態不斷出現,對于當前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于高職院校而言,不僅需要對上述新業態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解,同時更需要設置相關課程,并且需要對人才培養方式進行實時調整,從而能夠使其掌握相關課程知識,并獲得與之對應的專業技能證書。
(2)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發展的基礎。通過對高職院校開設的課程進行觀察顯示,部分院校均開設了導游服務、旅游產品設計、旅游市場營銷等課程內容,如果僅設置導游服務技能等級證書模塊,旅游專業的學生僅能夠獲得導游人員職業資格證,而對其他兩種證書則無獲得渠道,對此需要打破束縛,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技能證書,從而為“1+X”證書制度的實施提供較大基礎。
通過進行“1+X證書”制度試點,對相關經驗與結果進行總結發現,高職旅游管理專業“1+X證書”制度的實施具有重要作用與意義,當實行該制度后教師能夠將教學重點放置于對學生的基礎能力的培養方面,使學生能夠獲得可持續發展與提升。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管深化和落實,高職院校對課程體系也進行了不斷的優化,但仍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得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中存在問題:(1)專業課程模塊內容缺失。通過對實際情況進行觀察顯示,國家尚未發布統一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標準,目前雖然有高校依據當前旅游業發展形勢及模塊開設了相應的課程,但各模塊之間存在重疊的教學內容;同時雖然有模塊對旅行策劃師、景區講解、民宿管家部分理論知識考點及技能操作內容進行提及,但卻未能夠達到完整匹配與全覆蓋的要求,未具有足夠的專業課程學時數。就目前高職院校旅游專業開設課程的實際情況而言,其基礎課程內容較多,然而學校并未能夠為其提供足夠的課時數,導致專業課程學時數無法達到教學大綱的標準,從而無法為學生講解全部的基礎知識。在此種情況下,學生不僅無法掌握全部知識,并且也無法考取其他相關的證書,進而無法滿足崗位的實踐要求。
3.高職旅游管理專業“1+X證書”制度的實施建議
為切實推進“1+X”證書制度的實施,確保人才與需求、理論與實踐的良好對接,需要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實現深化產教融合,政府部門在職權與法律法規范圍內引導其他管理人員對專業技能等級證書進行大力開發,包括符合實際情況的“X”證書的開發程序、考核方法、開發方式、證書簽發與評價標準等,以便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1+X”證書制度的有效落實。同時還需要積極加強與旅行社的合作,建立溝通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橋梁,并共同對人才培養方案予以完善。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需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平臺,及時有效地為學生發布相關技能證書的考核事項、報名方式、程序等內容,并定期對信息進行更新;對于學生獲得證書需要進行嚴格的后期管理與使用,確保學生能夠順利就業。
4.旅游管理專業課證融合課程教學實踐的創新方式
近兩年由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對旅游業影響嚴重。“云旅游”,是為了滿足廣大旅游愛好者能夠在特殊環境下的一種新型線上旅游模式,是將旅游與互聯網結合,以互聯網技術云計算為背景,把景點詳情、旅游過程以及相關內容運用互聯網+的思路為用戶提供新型旅游服務與資源。這種形式不僅可以解決旅游產業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還有效地緩解了因疫情導致的旅游產業發展受阻的嚴峻形勢,為特殊時期下的旅游業提供了科學有效的解決辦法。“云旅游”的興起也為旅游專業人員增加了就業渠道。如服務方式與服務平臺的多元化,各種購物平臺,網絡社交平臺都可作為“云旅游”的信息傳播途徑,可利用生動有趣的內容吸引用戶流量產生綜合效益。為此院校教師可加強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增加關于互聯網相關能力的拓展,如網絡營銷,視頻制作等內容,以提高旅游專業學生“X”技能,以迎合行業發展及市場對人才的需求[4]。
5.總結
隨著國家不斷強大,經濟的快速發展,全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也為百姓改善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社會和物質基礎。旅游行業,已發展成為包含行、食、宿、 游、娛、購等多領域的產業鏈。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為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提供有利條件,但居民旅游美好生活則需要旅游專業人才對行業進行規范化、專業化的有力支撐。為符合崗位需求、適應崗位發展趨勢,需要采取科學有效措施對學生進行培養與考核,實施“1+X”制度,合理設置專業課程,確保學生能夠在本專業基礎上掌握更多行業相關知識與技能,并順利獲得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證書,為行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新型專業人才,助力于新型旅游產品的研發及新興旅游業的興起,使整個旅游環境健康、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羅春玉,李霞,徐洪.“1+X”證書制度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證融合課程教學實踐研究[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20,322(11):87-90.
[2]高文杰.1+X證書制度的必然性,系統運行與推進理路[J].職業技術教育,2020(22):40-46.
[3]胡宏亮.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現實根源,實踐意蘊與試點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20(22):47-51.
[4]馬素萍.“1+X”證書視角下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改革探索——以山西省為例[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5(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