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淑君 吳玉芹 王潤花 楊鵬飛 于 海 孫秀玲
(1.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山東 煙臺 264100;2.煙臺山醫院,山東 煙臺 264100;3.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山西 大同 037000)
為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線下教育紛紛轉陣線上,《生理學》作為醫學基礎核心課程,通過構建信息化教學平臺,利用“云+智慧課堂”實現課前、課中、課后的全過程跟蹤,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快樂學習,從而提高《生理學》教學質量,為學生后期專業課的學習及臨床實習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生理學是揭示正常生命活動規律及產生原理的科學,從細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統水平和整體水平研究生命活動的規律,內容不易理解,較為抽象,需具備一定的醫學理論基礎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高職高專的學生,普遍基礎知識較差,對抽象問題的理解力有限,面對理論性較強的生理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嚴重不足,很容易“知難而退”,從而失去學習生理學的興趣。
目前高職高專《生理學》的教學以理論課講授和實驗課操作為主,教師通過板書和多媒體進行教學,但由于授課內容較為抽象,加上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水平有限,出現了文字多,動畫少,針對性不強的現象,難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發學生興趣,雖然有實驗課,但是大部分同學“照葫蘆畫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種單向教學法[1],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機械模仿,死記硬背,最后導致學生出現一知半解,囫圇吞棗等混沌現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品質也得不到重視,更難以將知識真正用于后期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實踐中。
“云+智慧課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以知識教育為依托,以智慧能力培養為主要內容,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快樂學習,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主動思考、研究并解決問題,最終培養多樣化、高素質、創新型智慧人才為目標的教學模式[2]。
“云+智慧課堂”的設計注重教學目標的層次性[3],即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態,制定個性化學習方案,力求挖掘學生的個性優勢和潛能;注重教學過程的針對性和教學資源的開放性,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他們的學習資源。高職高專的同學普遍動手能力強,思維靈活,那就針對性地選擇能夠活躍氣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都能主動參與進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云+智慧課堂”通過構建信息技術融合型智慧教學環境(圖1),制定智慧教學目標,開展智慧教學活動和智慧學習評價[4],幫助教師落實智慧教育理念,培養具有良好價值取向、較強行動能力、較好思維品質和較深創造潛能的智慧人才。

圖1 智慧課堂框架
以職教云為例,探討如何利用智慧課堂開展《生理學》的個性化學習。
利用職教云平臺,老師通過問卷調查、測試、投票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學情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建設職教云平臺教學資源,并將本次課內容在平臺進行公示,明確課程的主要目標、教學大綱要求、在教學中需要同學們交流和討論的問題,所有同學根據課程內容提出自己聯系到的臨床問題,上課內容期望的場景和案例,以及希望老師延伸出幫助大家理解的臨床案例,教師針對學生學習的反饋,綜合教學大綱、教學經驗及同學們提出的想法和意見進行集體備課,形成個性化、有層次性和針對性的教案,明確本節課的重難點,教師和同學共同參與完成課前準備工作(圖2)。

圖2 課前教學設計
針對職教云課前測評數據結果,課上可以采用項目導向、情景式教學和案例引入等方法啟發學生,主動思考,發現問題、分析討論,最后解決問題。課中同學們積極參與課堂,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從而實現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目標。通過組間討論,同伴學習等方式,反饋課前學習效果,并根據課堂學生的討論情況,在平臺推送相關延伸內容給學生,讓同學們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做到溫故而知新(圖3)。

圖3 課中教學設計
課后教師在職教云平臺發布課后任務并指導學生互評,合作學習是一種很好的督促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通過構建思維導圖系統地掌握各模塊重、難點,并結合臨床實踐做到融會貫通。另外,老師也可以結合上課內容和綜合分析報告,從資源庫向同學推送練習題,并對每題進行詳細注解,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最后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鞏固知識的前提下,向更深層領域探索,直至能夠解答臨床病理常見問題(圖4)。
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針對高職高專學生掌握知識點的能力不同,進行個性化分層教學,制定個性化學習環境和資源。首先,教學資源種類要豐富,為滿足學生們多樣的學習需求,制定條理清晰的《生理學》個性化學習方案,建立碎片化、顆粒化素材,包括文檔、微課視頻、作品案例、PPT等。其次,生理學是實驗科學,應注重實驗教學,豐富實驗內容和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創造合理的實驗環境,開展多樣化的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實踐操作技巧,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團體協作、合理分工的工作能力,例如測量動脈血壓時,教師可以通過職教云平臺發布操作錄像,通過示教,組間操作討論,使學生真正理解血壓的形成機制,掌握測量血壓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項。最后,制定的學習情境要有吸引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最大可能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水平的思維能力才能形成智慧[5],通過生動、形象的情境演示,多方位刺激學生感官,通過捕捉生活和臨床情境,增強課堂教學的活力,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心系生命健康的思想,并增強學生的職業道德和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新時代背景下人才需求的培養目標。
“停課不停學”給教育教學提出更多的考驗,智慧教育是當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訴求[6],以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和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云+智慧課堂”利用網絡資源、多媒體、虛擬現實等技術,設置學習情境,讓同學們自主實踐、探索,通過案例拓展延伸,提高同學們的臨床思維,最后利用終端個性檢測,實現個性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