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古至今,“花”一直以來都是中外詩人歌詠的對象,從詩人所描繪“花”的意象中我們能夠體會到詩人內心的真實情感。普希金作為一位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的詩人,他在《葉甫蓋尼·奧涅金》這部長篇詩體小說當中對于“花”這一景物進行了著重的描寫。文中就對《葉甫蓋尼·奧涅金》里面所包含著的“花”的意象進行分析,在表明普希金充分借鑒俄羅斯文化與宗教的同時,也揭示出其在精神世界中的民族性,以此更深入地了解其創作思想。
關鍵詞:普希金 《葉甫蓋尼·奧涅金》 花的意象 民族性
一、引言
一直以來,“花”都是文人墨客借以寄托情懷的一種常用的意象,普希金在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就對百合花、玫瑰花以及鈴蘭花等具有代表性的花種進行了大量的描寫,而且通過其中花的意象也使得他在文化領域、宗教領域創建了一個較為完善的象征體系。
二、百合花的意象
普希金在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對花園進行了描寫,這也是其內心精神世界的一個映襯,當主人公奧涅金厭倦了上流社會的生活,去俄國鄉村他伯父的莊園時,他望著遠方,看到了“牧場上四處游蕩著牛羊,一座巨大的荒蕪的花園,綠樹鋪開寬闊的濃蔭,遮蔽著沉思的森林女神。”雖然有色彩繽紛的牧場農田與花園交相輝映,但在奧涅金眼中花園是荒蕪且毫無生機的,顯而易見花園在這里是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其側面表現了奧涅金的枯燥乏味的生活,與此同時也反映出了這其實是主人公們經常會來的地方。普希金以一個荒蕪的花園為背景,不斷展開花的意象,百合花就是其中一種較為常見且具有代表性的花。
連斯基為了保護自己所愛的人,他決定與自己的好友奧涅金進行決斗,他在心里暗暗想著:“……不能讓他傷害百合的嫩芽,不能讓這剛開兩天的小花不到怒放,便枯萎凋謝。”從這里可以看出奧爾加在連斯基的心里就像是百合花一樣的女人,但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此刻連斯基內心的痛苦和掙扎。百合花在東正教中意味著純潔、完美無瑕的女性形象,它就像是圣母一般散發著圣潔光輝。荊棘叢中盛開著的百合花是貞潔圣母妊娠的標志,并且俄羅斯的報喜節也正源自圣母受孕這一經典故事,許多藝術家通過百合花向人們傳遞一種快樂的信息。普希金筆下的奧爾加在連斯基心里是一個善良美麗、熱情活潑的姑娘,連斯基愛慕她,將其視為自己最為純潔的理想,并愿意為其獻出寶貴的生命。奧爾加已經不單純是一位美麗大方的鄉村女孩,她更加像圣母瑪利亞,擁有善良和純潔的靈魂。
從一定意義上說,百合花被稱為是宗教領域的圣花,并且它也體現出東正教文化中一個母親意外喪失愛子的悲痛情緒。連斯基通過百合花的意象表達了光陰雖然寧靜美好,然而生活中有些東西卻容易消逝的低沉郁悶的心理,百合花是美麗的,但卻也會匆匆地枯萎。奧涅金的到來,讓連斯基原本的生活變得混亂不堪,也讓他在最美的年華里為愛和奧涅金進行一場決斗,而這最美的年華就如同盛放的百合一般,純潔而美麗,但也許在未知的明天就有可能會凋謝。普希金通過百合花的意象不僅突出了奧爾加圣潔美好的形象,而且還將連斯基內心復雜和傷感的情緒表現了出來,并且也充分顯示出了作者普希金對于俄羅斯文化與宗教的熱愛。
三、玫瑰花的意象
在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有段是描寫連斯基的:“……他唱著生死離別和傷悲,歌唱虛無縹緲和迷茫的遠方,也歌唱浪漫主義的玫瑰”,然而在普希金的手稿當中卻將玫瑰解釋成將死的玫瑰、枯萎的玫瑰等,將憂愁的連斯基與代表浪漫的玫瑰放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充分顯示出了作者的別具匠心。連斯基內心雖然十分的惆悵卻喜歡將浪漫主義掛在嘴邊,而就作者看來,那些寓意著浪漫的玫瑰已經開始逐漸地凋謝,并通過反諷的巧妙形式充分展現了浪漫主義正在消亡。
與此同時,玫瑰在詩人的眼中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具有魅力的一種花,它是人們追求美好愛情的象征,是富有詩情畫意的花,并且在神話當中其是婚禮之神許門為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所準備的婚禮之花。《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主人公奧涅金借用“許門的玫瑰”來告訴達吉雅娜他們兩人之間的愛情:“我不管怎樣地和您相愛,一旦生厭,會立即把您丟開……想想吧,許門為我們兩位準備下什么樣的玫瑰花,也許,還要長久地守著它!”這表明了普希金借用婚姻的玫瑰來暗示奧涅金與達吉雅娜之間的愛情是沒有結果的,這樣也就為后續所展開的故事情節埋下伏筆。作者普希金在文中不只是對玫瑰花的意象進行了運用,他還將玫瑰花的別稱融入其中,例如在文中提到的野薔薇、夜鶯,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使作品更加地具有東方的神韻。從普希金的詩歌中可以看出,其在內容方面包羅萬象,其中不僅滲透著西方基督教文化,本土的東正教文化也是多有涉及,甚至于連東方文化的精髓都融入其中。由此可以看出,《葉甫蓋尼·奧涅金》可以稱之為一部極富藝術內涵和文化感染力的傳世之作。
四、鈴蘭花的意象
就東正教文化中記載所知,鈴蘭是俄羅斯中部生長著的一種花,它不僅外表潔白無瑕,而且還散發著陣陣清香,就如同是圣母、童女的化身一般。《葉甫蓋尼·奧涅金》中將奧爾加比喻為圣潔的鈴蘭花一樣:“……她天真爛漫,大放異彩,在自己雙親的眼前綻開,好似一朵幽谷中的鈴蘭,隱藏在茂密的青草叢中……”從這里可以看出,這一時刻的奧爾加仿佛與大自然已經融為一體,她美麗大方且滿懷對愛情美好的向往,就像是一朵盛開著的鈴蘭花,默默等待著幸福來臨。鈴蘭通常是在五月份盛開的,其有著幸福歸來的花語,然而關于鈴蘭卻有著一段令人憂傷的傳說,它的幸福不但得來的十分不容易而且隱約之間還透露著一股宿命的味道。文中對奧爾加幸福的描寫也如鈴蘭花一般,連斯基與奧爾加兩人之間已經有了婚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對于奧爾加而言,幸福只有一步之遙了。然而偏偏事與愿違,奧涅金的到來將這一切都摧毀了,奧爾加不僅失去了深愛著自己的未婚夫連斯基,連奧涅金對她的愛情也只是一閃而逝,最終,她就這樣與幸福擦肩而過。
普希金在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除了上面所說的百合花、玫瑰花以及鈴蘭花等具有象征意義的花種之外,其中還提到了許多與鮮花相關如花園、花冠等其他的意象,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其將普希金創作的意圖等相關信息傳遞給人們,就比如說文中的花園即是奧涅金與達吉雅娜兩人見面的地方,更是他們內心深處情感的映照。花園對于達吉雅娜而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它代表著身為鄉村姑娘身上所具有的溫柔美麗、淳樸善良等特質,然而當達吉雅娜已經嫁為人婦,在其默默黯然神傷的時候就像是再次回到最初那個花園當中,又變回了那時的模樣。另外,花冠也在文中多次被提及,它既代表著神圣不可侵犯,又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榮耀。
通過對《葉甫蓋尼·奧涅金》中“花”的意象的研究發現,普希金與象征派有著密切的關系,象征也并不是普希金所獨有的,只不過他在作品中有意或是無意地運用,被后來的人們通過不斷地閱讀理解而得出的結論。俄國象征派是十九世紀末產生的文學創作流派,其在理論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并專門針對普希金做過相關的研究,象征派中的瓦瓦羅扎諾夫就曾在書中說過普希金作品具有極大的教育價值,并且還指出了其作品的現代性問題。由此可以看出,象征派的結論是普希金的文學創作與俄國的象征主義兩者之間存在著的不容忽視的聯系。簡單地說,在面對普希金詩歌作品的時候,可以立足于象征的角度來進行解讀,從而能夠更加容易地感知到其創作的思想精髓。與此同時,象征又與宗教是分不開的,普希金創作出來這樣優秀的俄羅斯文化作品,主要是依托在宗教之上的。普希金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將俄羅斯民族的文化呈現出來,但其中更加有著宗教文化的影子,他在其作品中充分體現出在一名民族詩人心中東正教理念的根深蒂固,他在內心里深愛著自己祖國的文化和東正教,他向往光明,歌頌真善美,他是值得人們敬仰的偉大詩人,對于后世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由此可以說,普希金不僅對現實生活有著極大的影響,還在無數人心中播下了種子,他所創作出來的作品以民族文化作為基礎,民族性已經深入到他的精神中。就《葉甫蓋尼·奧涅金》而言,由花的意象能夠看出普希金將本國文化作為基礎,集思廣益,不僅充分突出了本國文化的深厚底蘊,還將別國的優秀文化精髓融入自己的作品當中。這樣使得俄國文學中注入了新的血液,從而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并且也為后來的創作者提供了參考,在他們的作品當中或多或少都能夠看到普希金的影子,足見他的影響力有多大。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從《葉甫蓋尼·奧涅金》中可以看出,普希金對于花的意象的大量描寫,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將具有象征意義的百合花、玫瑰花以及鈴蘭花等運用到小說當中,并不是作者的無意之舉,而我們也正是通過文中所描繪的花的意象對普希金在東正教文化、民族性等方面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其實從普希金的作品中我們會發現,他自身的民族性其實與東正教文化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與此同時,他在詩歌中對于精神的不斷探索,也在激發著越來越多的作家積極地思索和奮進,就這一點而言,普希金為俄羅斯文學的發展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謝·弗洛林斯基,藍泰凱.《葉甫蓋尼·奧涅金》的構想與創作研究[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4(05):83-90.
[2]高子文.存在的虛無和瞬間的美好——評圖米納斯《葉甫蓋尼·奧涅金》[J].戲劇與影視評論,2019(04):6-16.
[3]林麗.析《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主要人物形象[J].青年文學家,2019(17):155.
[4]張宏超.淺析作品《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浪漫主義色彩[J].漢字文化,2018(S2):39-41.
[5]楊敏.《葉甫蓋尼·奧涅金》中“花”的意象[J].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5,28(05):69-72.
[6]彭永濤.《葉甫蓋尼·奧涅金》的藝術價值探析[J].黑河學刊,2015(08):46-48.
[7]梔子,齊琦.極端的理智演繹無限的詩意——觀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J].歌劇,2019(10):18-21.
[8]汪雨騰,齊琦.錯位的時代,愛斷情傷——觀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J].歌劇,2019(10):22-25.
(作者簡介:劉睿菲,女,碩士研究生,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俄語教學)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