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中的支柱產業逐漸成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讓各個區域逐漸提升了對旅游開發的重視,同時在文化自信建設的時代背景下,古文物保護也逐漸被社會所重視,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就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的協調措施進行研究。文章基于此簡要論述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協調研究的必要性,并明確了二者之間的關系,最后提出了實現二者相互協調的措施,期待能夠對相關從業人員有所啟發。
關鍵詞:古文物保護 旅游開發 協調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文化自信建設的重視,相關行業從業者加大了對文化產業的建設力度,尤其是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古文物保護等。而古文物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傾注更多的精力去保護。不僅要讓人們可以認識到古文物的價值、感受到古文物的魅力,還要讓人們能夠在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更好地實現對古文物的保護。而就當前經濟的發展而言,對古文物的研究和保護影響最大的就是旅游開發,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實現對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協調發展。
二、新形勢下加強對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協調的必要性
自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對于古文物保護工作一直都較為重視,期待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護古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但是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城市化節奏加快,人們需要通過更加有效的方式去解決日益增長的經濟需求與社會生產力之間的關系。而旅游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相對而言,一些古文物的保護工作卻并不能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為此部分區域采取犧牲古文物,實現區域范圍內的旅游開發,給古文物的保護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消極影響。因此在一定時間段內,有部分極端理論主義認為古文物的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是相互對立的關系,并不能實現協調發展。在文化自信建設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發現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正因為如此,在追求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的新形勢下,加強對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協調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期待通過相關工作可以實現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科學、合理以及有效的融合,實現區域經濟和文化的雙重發展。
三、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關系
在新形勢下,隨著社會經濟、文化以及科技等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了古文物與旅游開發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關系。為促進文物保護工作質量,提升區域經濟的發展,相關工作人員也需要基于這種關系進行深入的思考,找到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工作之間的契合點。
(一)旅游開發與古文物保護之間相互促進的關系
旅游開發與古文物保護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系,首先對于古文物保護工作而言,旅游開發是一種極其有效的宣傳方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提升古文物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古文物的審美價值、文化價值以及經濟價值。而且對當前古文物保護工作而言,僅憑政府的資金扶持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古文物保護的需求,而旅游開發除了能夠有效地幫助古文物進行宣傳之外,還能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助力古文物的保護工作,提升古文物保護工作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其次,對于旅游開發而言,古文物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是區域旅游的精神內涵,提升對古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可以保證實現旅游開發品質,助力區域旅游開發工作的進行,從而創設出較大的經濟價值。在古文物保護與開發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基于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這種相互促進的關系進行思考,擴大這種相互促進的效益,實現區域內古文物保護工作與旅游開發的協同發展。[1]
(二)旅游開發與古文物保護之間互相制約的關系
旅游開發與古文物保護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系,這種關系是長期存在且不可避免的。從旅游開發對古文物保護工作的影響分析來看,旅游開發會帶來大量的游客,而龐大的旅游人數和部分游客的不良行為會對古文物造成巨大的負擔,會加劇古文物的消耗,尤其是一些類似于巖洞、地下室以及古墓等。[2]另外,為提升旅游區域的服務能力和旅游效益,部分區域會加強對古文物區域的開發,除了增添一些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之外,還會對部分古文物進行適應性的調整,而這些都會給古文物保護工作帶來較大的工作負擔,降低古文物保護工作的工作效果。從古文物保護工作對旅游開發工作的影響分析,古文物保護工作要求保護古文物區域內環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而這種發展要求對旅游開發工作造成了較大的限制,難以讓旅游開發工作人員實現對古文物的深度開發。
四、新形勢下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協調措施
古文物保護工作不可忽視,但旅游開發工作也同樣不能放棄,區域發展與古文物保護工作既不能竭澤而漁,也不能因噎廢食,所以在當前社會發展的形式下,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立足于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協同發展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采取更為科學、合理的方式將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結合起來,真正實現二者的和諧發展。
(一)重視法律法規的完善,為文物保護工作提供支持
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是文物保護工作的基礎和主要依據,在實現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有效結合時,工作人員應當將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重視起來,除了向相關單位提供建議之外,還可以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區域法律法規的建設,為文物保護工作和旅游開發提供必要的支撐。
(二)加強人才建設,提升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人才的建設是古文物保護工作和旅游開發工作的基礎,為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將人才隊伍的建設重視起來,借助人才的建設實現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有效結合。為此,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從以下三個角度出發。第一,加強研究型人才的建設,讓研究型人才為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確保該項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第二,重視特殊人才的融入,令其能夠在古文物的保護、修復等方面發揮出價值,實現古文物保護工作效果的提升;第三,提升對管理型人才的重視,讓管理人才成為研究型人才和特殊人才之間的溝通橋梁,實現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工作團隊的有效建設,從而推動古文物保護工作和旅游開發工作的有效進行。[3]
(三)提升相關宣傳,提升公眾對文物保護的重視
宣傳對各項工作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在實現古文物保護與旅游宣傳工作有效結合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將宣傳工作重視起來。為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兩方面的宣傳:第一,古文物保護工作重要性的宣傳,要讓古文物保護工作的宣傳人員和游客都能夠充分認識到古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為更有效地實現古文物保護打下思想基礎;第二,加強對古文物保護行為規范的宣傳,要積極地引導來館參觀人員能夠實現自我約束,提升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減少對古文物的消耗。
(四)重視合理規劃,明確相關工作要點
規劃是實現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有效融合的重要方式,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相關工作時應當將規劃重視起來。為此,在開展相關工作時,規劃人員應當明確工作的要點,既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古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又要實現各種旅游開發元素的有效融入,確保古文物保護區域旅游開發工作的效果和質量,實現古文物的有效保護、開發和利用。
(五)創新工作形式,提升古文物旅游的開發價值
工作形式對古文物保護工作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博物館工作人員和古文物保護者不應該將自身的工作局限于傳統的工作模式中,應當及時加強對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創設出更加靈活的工作形式,實現古文物的保護、宣傳以及開發利用。[4]比如為進一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為他們搭建更加廣闊的文化學習平臺,博物館志愿服務隊精心打造了“心連心·手拉手”走進偏遠鄉村小學的社會教育實踐活動。該項目主要分為七個特色活動:第一個活動以“我來畫文物”為主題。講解員借助VR3D實景導覽模式向學生講解館藏木器、壁畫磚等精品文物,讓學生深度了解館藏文物及其歷史背景;第二個活動以“鬼斧神工·博物館里的手藝人”為主題。講解員通過多媒體形式向學生介紹館藏的精美木器,重點結合古代車輿制度向學生介紹不同時期的交通工具,感受古人高超的雕刻工藝及先民的智慧。之后再借助“步搖熠熠生輝·慈母不改容顏”“多元融合謀發展·智慧科技促農耕”“賞古冢丹青·品魏晉風尚”“感受長城文化·領悟遺產真諦”“魏晉工藝·織出愛國情懷”等主題活動讓留守兒童更好地了解歷史,感受古文物的價值。而且近年來,博物館志愿者服務隊積極貫徹落實“讓文物活起來”的精神,立足于高臺本土歷史文化,結合青少年教育特點及課程特色共舉辦志愿服務活動158場次,受益青少年兒童達到25000余人,并與10所鄉村小學簽訂館校合作協議,實現了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合理結合。
五、結語
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關系,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基于此進行思考,結合科學的規劃和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對古文物的有效開發和保護,讓古文物體現出應有的文化價值、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讓更多的人可以認識、了解以及感受到古文物的魅力,主動地投身到相關行業中。
參考文獻:
[1]陸文靜.探析文物古跡保護與旅游開發[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21):211-212.
[2]劉南辰.試析考古文物與旅游文化[J].卷宗,2020,
10(15):379.
[3]張俊.基于旅游服務的博物館文物管理與保護需求探析[J].當代旅游,2020,18(32):47-48.
[4]肖平.淺談文物古跡保護與旅游開發的和諧發展[J].卷宗,2016,6(1):784-784.
(作者簡介:孫麗娟,女,本科,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博物館,文博館員,研究方向:文物與博物館)
(責任編輯 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