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歷史,漢語言是眾多文化瑰寶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歷史長河中對中華民族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漢語言文學對于我國古代文學和近代文學知識的研究與發展起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和技能支持。隨著我國國家實力的不斷增強,漢語言已逐漸成了世界主流語言中的重要一分子,是我國歷史文學知識及中華傳統文化弘揚過程中的重要載體和窗口。本文主要分析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特點,研究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及意境,希望可以為漢語言文學的廣泛應用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 語言應用 意境營造
一、引言
語言是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形成的特有文化之一,是各種文化文明的有效傳播途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明發展史,語言是中華文明和文化發展史上的優秀結晶,其有著多種形式的表現手法,漢語言文學就是其中一種。伴隨著我國實力的不斷增強,對于漢語言文學的研究和應用也日益加深,通過深入學習可以更好地體會到其文化精髓。漢語言特有的表達方式使得其可以營造出獨特的文化意境,使其想要描述和表達的內容具有特有的文學魅力。通過對漢語言文學中的語言應用特點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加熟練地掌握漢語言的應用技巧,營造出獨特的文化意境,提升作品的文學價值。
二、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特點分析
語言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起到重要的文明傳播作用,其自身也是文明的一種凝聚和體現,在遠古時期語言就通過甲骨文形式進行表達和傳承,直至文言文及白話文。我國的語言經歷了長久的發展之后,具有了多種多樣的表現方式和表達形式。近年來漢語言文學不斷受到國際文學界的關注和重視,漢語言文學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力是因為其自身具有的魅力和特點。現對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特點進行如下分析:
(一)使作品呈現藝術美感
漢語是漢語言文學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具有豐富的情感表達和溝通形式。語言在漢語言文學中的合理運用可以使文學作品具有更加活躍的生命力,使文學作品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鮮活形象的文學展現,呈現出獨特的藝術美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比如以中國古詩為例,巧妙運用幾句詩詞就可以使文字形成藝術的美感,仿佛帶給讀者強烈的視覺沖擊:“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簡單兩句詩十幾字就給讀者呈現出了一幅生動形象的少女戲荷圖。諸如此類的漢語言在文學中的應用數不勝數,通過不同語言形式的巧妙運用,可以使文學作品具有不同形式的靈動美感,從而使作品保持長久的生命力。
(二)文學語言是對生活來源的提升
文學語言是對生活來源的提升,這一特點指的是漢語言文學中的語言均是來源于生活但又進行了相應的文學境界上的提升。文學作品中所運用的語言離不開生活的基石,是對現實生活的簡單概述,然后借用相應的文學語言進行藝術提升,通過文學作品使讀者產生共鳴。語言在漢語言文學中的巧妙應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溝通和交流作用,促進人們運用語言和提煉語言精髓能力的提高。文學語言雖然來源于生活但是又不同于簡單的生活語言形式,語言在人際交往中的良好運用可以提升人們的自信,增強溝通效果。通過生活語言的熟練運用,可以增強語言的提煉能力,使其在文學作品中進行升華,進而成為文學語言,即文學語言來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三)引起更加強烈的共鳴
語言在漢語言文學創造過程中的應用可以使作品的文學意境得到提升,給讀者帶來更多的共鳴。漢語言文學的創作同樣以生活為基礎,通過深刻的生活體驗結合語言運用技巧體現在文學作品之中,營造出更加濃郁的意境,增強作品的熏染力,從而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
三、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策略
(一)提高人際交往中的溝通能力
語言向來是人際交往的首要條件,對于人際交往起著極為重要的溝通作用。人際交往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由此可見語言對于人類文明和社會的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我國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漢語有了更多展現自身文學魅力的機會。然而我國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培養較為集中在漢語知識的教授方面,缺乏一定的應用技巧的培養。使得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無法正確發揮語言自身具有的強大溝通能力,對于語言的靈活運用和溝通技巧的培養是今后漢語言課程教學過程中需加強的內容。語言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溝通作用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和及時性的特點,通過相應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提升人際交往中的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其個人魅力,從而帶動學生學習語言技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對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語言在進行閱讀理解過程中是重要的工具,還體現出技術運用。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不同場合不同人際關系所呈現出的語言特點有著極大的不同,如何充分運用語言能力去正確理解對方所述觀點和進行自我觀點的表達和闡述,是語言溝通能力的重要體現。在漢語言文學作品的理解中更是可以體現出讀者自身具有的語言理解能力,讀者想要通過作品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層寓意,就必須掌握閱讀理解技巧。因此在漢語言文學的能力培養過程中,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其基礎性能力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方式可以通過閱讀更加廣泛的漢語言文學作品、結合作品年代和作者自身特點等方法實現,通過增強讀者的閱讀理解能力可以使其語言的引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對其生活、工作、精神世界的豐富等都有較為重要的積極作用。
(三)提高寫作過程中的語言技巧
語言在漢語言文學中的最高應用就是寫作,通過靜態形式的寫作來表現自身對于動態事物的感觸、對生活事件的感想以及對自身的思想觀點。在漢語言文學作品創作過程中結合相應的技巧進行語言魅力的展現,是語言藝術的表現形式。提高語言寫作能力對于學生進行自我語言技巧能力的展現有著極為重要的提高和促進作用,對于其創造的文學作品具有的賞析價值和意境提升也有極大的提高作用。寫作能力的提高還可以提升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和表達能力,對于其自身對漢語言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從而提高其文筆運用和寫作能力。在實際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應用過程中因其屬于文科類,在理科盛行的當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活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使得很多學校忽視了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語言寫作能力離不開先進教育方法的應用,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水平,對于學生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極為重要和直接的作用。
四、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意境營造
(一)扎實的文學素養,貼近生活
語言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流傳特點,其發展與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和創新息息相關,重在應用。語言缺少了實踐應用就如同失去了生命,其處于靜止狀態就沒有了其存在的現實意義。語言意境的營造在漢語文學中的體現主要表現在文學作品的作者具有較強的文學素養,對語言具有強大的運用能力,可以使作者運用扎實的語言功底在其作品中營造出生動形象的意境,帶給讀者強烈的共鳴。提高語言文學素養必須貼近生活,注重生活經驗和感受的總結,以營造出更好的自然意境,使讀者產生共鳴。扎實自身語言文學素養需從優秀字詞句的積累和運用做起,通過結合生活體驗,進行相應語言的運用,不斷營造出文學意境,使自身語言表達能力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實現水到渠成的功效。扎實的語言文學素養的形成離不開良好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兩者對于語言在漢語言文學作品中的應用和意境營造均起到重要作用。意境營造不僅是好詞好句的使用,更體現在合理結合方面,比如形容美麗的風景,可以說“風景秀麗”,還可以說“風景宜人”,但是這樣簡單的詞語無法做到將美麗風景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效果,呈現不出作者想要表達的預期。影響漢語言文學作品意境呈現的不僅有語言,還有閱讀過程中的聲效感覺,同一詞句運用不同的語調所呈現的意境可能完全背馳。由此可見,語言在漢語言文學作品中的表現如果脫離生活僅是靜態詞語的使用,那將無法營造出想要的意境。
(二)熱愛生活,貼近自然
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意境營造離不開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喜愛之情,還可以說是離不開生活的體驗。漢語言文學作品更多的是來自生活的精神提煉和思想提升,同樣的,自然世界以其豐富的素材也給漢語言文學作品的創作帶來了許多靈感和觸動。漢語言文學作品中要想表現出更多的語言意境,需要作者自身對生活充滿激情和熱愛,擁有善于觀察世事的敏銳捕捉力和強大的語言運用功底,將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語言的技巧運用在漢語言文學作品中進行體現。漢語言文學中語言意境的營造能力是作者長久的生活經驗、感知、體會以及扎實的文學功底的體現和展示,熱愛生活感知酸甜苦辣,貼近自然吸收天地精華,對于漢語文學作品中的意境營造有著強大的素材積累作用。
五、結語
漢語言文學是專業文學類學科,其語言的應用離不開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賞析,寫作能力是語言應用能力的最高體現。漢語言文學中語言意境的營造又與作者熱愛生活、貼近自然有著緊密的聯系,同時與作者自身語言技巧的掌握和運用能力不可分割。本文通過對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特點進行分析,研究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和意境營造,均充分說明了語言和語言運用及技巧在我國文化歷史長河中對漢語文學作品所呈現出的藝術美感、文學意境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加強語言能力的培養對于人際交往和溝通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溝通作用,可以提升個人魅力。總而言之,通過本文提出的語言在漢語文學中的應用策略和意境營造研究,可以看到其對于漢語言文學的發展以及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的傳承均有著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于潔.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及意境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9(10):111-112.
[2]孫世晶.語言在漢語言文學中的應用意境[J].北方文學,2019(23):246-247.
[3]李莉.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與意境分析[J].青年文學家,2019(21):24-25+27.
[4]田雙龍.漢語言文學中對語言的應用意境研究[J].傳播力研究,2020,4(09):35-3.
(作者簡介:阿依先木·艾麥提,女,碩士研究生,新疆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公共基礎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