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肸
摘要: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血脈的根基,也是中華民族獨特精神風貌以及文化性格的構成。在近現代的發展歷史當中,馬克思主義是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對中國當代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當代文化;馬克思理論
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概念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是關于全世界無產階級的解放以及全人類徹底解放的一種學說。該主義思想的主要組成部分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以及科學社會主義者三個內容,創立者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對人類關于自然、社會以及思維科學進行批判性的繼承和吸收的基礎上,將實踐的成果不停的豐富發展以及完善,體現了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我國在近現代發展的過程當中,受到馬克思主義的深遠影響,我國優秀的共產黨員在發展的過程中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形成擁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將馬克思主義中的基本原理和中國的革命建設以及改革相結合,將中國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相結合,從而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下又將馬克思主義進行了新的發展。
在當前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想要正確的去解讀和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理念,就必須理清馬克思主義中國的實際關系。只有認清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關系,才能有效的判斷當前世界發展的趨勢,并根據當前世界發展的趨勢,合理的借助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來展開中國的改革實踐工作。為此,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想要切實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改革實踐當中的創新與發展,就必須以世界的眼光來看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問題,通過正確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之間的聯系,從而明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改革實踐當中創新與發展的關鍵所在。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經濟的全球化讓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而中國作為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影響。如何讓中國在當前的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得到發展,其不僅需要立足于當前我國具體的國情,重點分析和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通過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及時的予以解決和處理,從而保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能夠順利的進行。同時,為了實現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改革實踐當中的創新和發展,還應該分析當前中國的實際情況,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以及時代特征相結合,從而讓馬克思主義更加符合當前中國改革實踐的需要,并在此基礎上得到創新和發展。
三、馬克思主義中科學理論體系的影響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主要表現為:其一在十九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很好的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奠定了科學方面的基礎,細胞學、能量守恒轉化以及進化論的發現對自然界中物質的統一性及其有關的辯證過程進行了深刻的揭示,從而為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科學基礎。其二是在18世紀到19世紀,英法德的政治經濟以及哲學方面的先進理論探討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直接的理論根據,包括應該古典的政治經濟學、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以及德國的古典哲學思想。最后是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進行了明確的揭示,從而讓人們意識到社會的存在對社會的意識起到了決定的作用,而社會的意識又會反作用于社會的存在,同時也揭示了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筑,而上層建筑又會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四、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當代文化的影響
中共中央到達陜北后,出于對歷史和現實問題的反思,毛澤東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王明回國后,黨內出現了不同的聲音,使“右”傾錯誤進一步拓展,毛澤東開始反思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中共中央在陜北站穩了腳跟,國共關系有所改善,面對由對立到合作的轉變,毛澤東開始思考中共如何抗戰,統一戰線的問題;在對待自己的上級——共產國際的問題上,共產國際領導人對毛澤東,張聞天等人有了新的認識,在共產國際七大上,毛澤東成為中國代表團里的重要成員,同時,任弼時對共產國際做的報告,也加深了共產國際對毛澤東的認可。這些都促成了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
五、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文化創新中的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目前在對社會主義文化進行建設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打造的是先進的文化。而我國先進文化的主要內容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從馬克思主義誕生到今天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時光,至今仍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具有不斷繼承以及創新的理論體系,是一個具有一脈相承性質的科學真理統一體,這些特質也決定了馬克思主義不管在任何的背景環境下,都能夠展現出創新的形式來適應新的歷史條件的發展。
在中國文化創新建設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的應用體現了對唯物歷史觀的認可,認識到生產對于實踐的重要性,而實踐則是認識的主要來源。我國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已經建立起了基本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以及相關的問話形態,但是由于歷史問題的原因,導致我國在文化的建設上和西方國家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根據我國現有的國情情況在進行當代文化建設的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在和西方差異較大的物質文化基礎上以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繁榮的條件下更好的建設文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引創造性的和我給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能夠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創造性的應用,對我國的文化建設產生積極的影響。
六、結語
將馬克思主義理念予以中國化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必然選擇,因此,想要切實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改革實踐當中的創新和發展,不僅要正確認識和理清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關系,同時還要結合當前的時代特征,來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現代化的解讀,從而滿足當前我國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理念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梁輝.對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認識及其當代意義分析[J].公關世界,2020(16):140-141.
[2]高欣.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的當代引領[J].學術探索,2018(04):141-146.
沈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省沈陽市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