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冠病毒作用下,各地醫院感染應急管理工作暴露出不少問題,例如有關人員重視度不足、消毒設備缺乏、感染應急管理重點部門不清晰等,而最終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醫院的感染應急管理制度不全面,在日常工作中也沒有定期開展培訓,導致了有關人員麻痹大意。故此改善醫院感染應急管理的處置水平的第一環就是從制度入手,培養有關人員的危機意識。
關鍵詞:感染;醫院;應急管理;處置
分類號:R-4
前言:在醫院中患者集中、病菌病毒抗藥性強、污染環節多,故此感染應急管理工作壓力較大,只有在日常工作當中將感染應急管理作為重要工作去積極準備,并能夠明確醫院感染應急管理重點部門,并建立該項工作領導小組,才能保證類似新冠病毒的感染事件能夠快速得到處理。
一、建立感染應急管理小組
建立感染應急管理小組能夠確保有關工作有條不紊,例如可以保證有關操作制度化、流程化,培訓工作系統化,考核工作嚴格化,有效地避免了該類工作之前存在的麻痹大意。該小組組長由業務副院長擔任,由護士長、感控兼職醫生和護士、各科主任擔任組員。這樣在業務副院長和護士長帶領下,可以調動感控部門協同各個科室展開全面的感染應急管理的學習,讓每一位成員了解到該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并能夠掌握具體工作的流程和方法,有效地避免突發事件發生時手足無措,能夠有效提高管理效率,短時間內控制局勢和態勢,做到主動防控、綜合治理。
二、明確應急管理重點部門
第一,高供應室、病房、處置室、急診、門診是一級重點部門,因為這四個部門接觸患者多,感染環節復雜,應急管理工作壓力大。故此必須要調動這幾個部門的所有人員積極學習感染應急處理方案,提高反應速度,降低操作誤差,確保第一時間控制局面。第二,防保、婦保、藥房為二級重點部門,需要各部門負責人帶領本部門人員積極學習感染應急處理方案,能夠對本部門內部進行科學消毒處理,能夠學習突發事件的聯防流程,保證突發事件發生時具有快速反應,果斷制定處理方案[1]。第三,各部門要對本部門消毒標準、消毒設備等做到精細化管理,要確保有關物品物資充足,避免突發情況來臨缺乏消毒物品的情況發生。
三、理順各類應急管理措施
醫院內導致感染的途徑有身患各類感染病患者、醫生護士工作中被刺傷割傷、廢棄物消毒不徹底管理不嚴密導致的病毒細菌繁衍擴散、日常消毒工作不全面不徹底。故此提升醫院感染應急管理水平的措施需要從這些途徑入手,形成對應的管理措施:
1.發現傳染者時應急方案
在接診過程中若是發現甲類、乙類傳染病,必須要第一時間上報醫院領導,并向有關科室發出警報,有關科室接到通知之后立刻啟動預案,避免臨時調度出現的慌亂。有關科室或者醫院管理部門需要根據傳染病性質積極地進行必要的消毒和隔離。若是傳染病原因不明,則需要啟動標準預防措施,確保專人管理專人防護,要針對性處理患者的排泄物,避免交叉感染或者傳染。在患者出院、轉院、死亡后積極進行終末消毒。
2.刺傷、割傷時應急方案
醫生或者護士在治療護理當中導致自己發生刺傷、割傷時需要按照規定程序來為傷口消毒,消毒程序為:肥皂水清洗-擠出傷口血液-酒精或者碘酒消毒處理-包扎。之后需要積極上報醫院管理部門做好檔案,醫院負責對其進行病毒血清檢查,若是發現有感染需要及時啟動相應治療措施,并對其展開隨訪。
3.廢棄物流失、泄漏時應急方案
醫療廢棄物必須要做到集中收集和處理。若是發現流失、泄漏等現象,必須第一時間上報主管部門,對流失和泄漏的廢棄物要做到名稱精準、數量精確、時間范圍準確,盡可能降低影響范圍以及嚴重程度。對廢棄物需要做到分類收集、存放,并能夠積極地消毒處理,在廢棄物處需要建立專業圍欄避免遺失,降低廢棄物對患者以及醫護人員傷害的可能性。
4.日常預防感染的措施
第一,需要定期安排人員對各區域進行消毒處理,其中病房、急診、門診、高供應室、處置室需要重點消毒。必須要達到100%消毒率,而且操作過程要規范。第二,要求醫務人員要謹記《安全注射管理制度》,能夠做到一針一管,不重復使用一次醫療器械,要將用完的針頭、針管等送到回收處進行無害化處理。第三,廢棄物必須要定點、定位、分類處理。總務科負責對這些廢棄物進行集中處理,處理前需要認真核對數量等,然后采取焚燒處理[2]。對整個過程需要進行嚴密監控,防止廢棄物買賣。
四、醫院感染應急管理遵循的原則
第一,常態化。即通過不斷培訓考核要保證每一位有關人員牢牢記住感染應急管理的流程以及具體操作辦法,避免事發時手足無措。第二,信息化。即利用現代通信工具來保證醫院各部門在感染應急處理上同時同步,有效地消除消毒盲區,保證消毒的徹底性。能夠利用信息化工具不斷地宣傳感染應急管理有關內容,提升所有人員的關注度,在不打擾醫生護士工作同時,實現碎片化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第三,制度化。即所有有關事宜都寫進制度,讓制度說話,通過監督制度、考核制度保證感染應急管理制度落地,實現誰管理誰負責的負責制,提高所有人員的感染應急處理反應速度和精準度,有效地保證有關工作準確無誤地完成。
總結:醫院感染應急管理工作的改進首先要從制度入手,要明確組織架構并明晰具體管理流程以及操作辦法;其次是進行緊密的培訓和考核,要保證每一位有關人員都具有相應的技術和能力;再次需要建立嚴密監督制度,能夠明確管理重點部門并對這些部門形成監控,確保感染處理手段落地發揮作用。要從各方面來確保感染應急管理工作常態化、規范化、流程化,要實現高反應速度,能夠有效絞斷感染鏈條,保證醫院各方面工作有條不紊。
文獻參考:
[1]王東博, 尹正, 陳威震,等. 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體系中醫院感染應急管理現狀[J]. 中國醫院管理, 2020, v.40;No.465(04):18-20.
[2]阮瑜. 基層綜合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管理的策略[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20(1):223-225.
作者簡介:史潤澤,男,(1994.06)蒙古族, 吉林大學公共管理碩士, 內蒙古通遼市,醫學工程科科員,研究方向:公立醫院公共管理,
通遼市科爾沁區第一人民醫院? ?內蒙古通遼? 0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