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
城鎮新增就業70萬人以上
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生態環境質量鞏固提高
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5%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
糧食產量保持在500億斤以上
2021年重點做好八項工作
一、鞏固經濟持續回升態勢
著力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 依法整治涉企違規收費。持續清理拖欠企業賬款
穩定和擴大就業? 堅持就業優先政策,精準實施援企穩崗,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
精準擴大有效投資? 全力抓好4274個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落地。加快建設十堰至西安高鐵湖北段、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荊門至荊州鐵路,啟動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武漢樞紐直通線等建設。建成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
加快釋放消費潛力
防范化解經濟金融風險
二、增強科技創新支撐能力
營造高品質創新生態
力爭全社會研發投入1000億元以上
建設高層次創新平臺
全力推進武漢創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襄陽、宜昌打造區域創新中心
培育高能級創新主體
年內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以上
三、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實施產業鏈供應鏈提升工程
力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00家以上
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
力爭“光芯屏端網”產業新增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
實施“技改提能、制造煥新”行動
推進新一輪技術改造升級,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提高到40%以上
實施現代服務業提速升級行動
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加快都市圈城市群發展? 支持武漢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完善武漢城市圈協同聯動機制,建設城市圈大通道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 力爭實現80萬以上人口在城鎮落戶。開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2601個。啟動縣城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深化區域戰略合作
五、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電力、電信、鐵路等行業改革
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建設武漢、宜昌、黃石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支持黃石、荊州、鄂州創建綜合保稅區
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加快培育100家細分行業領軍龍頭企業、1000家成長型龍頭企業
堅持不懈抓好農業生產
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新建410萬畝高標準農田
扎實推進農村改革和鄉村建設
加快農村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推動美麗鄉村連線成片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今年幫扶投入只增不減,確保脫貧群眾獲得感只增不減
七、持續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
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
扎實推進長江、漢江干流湖北段十年禁漁。建設長江、漢江、清江生態廊道
改善環境質量
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推動綠色轉型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
八、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提高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全力打造疾控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湖北樣板”。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2.2萬個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建設30個公辦養老中心和養護院,為1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
優化公共文化服務? 建設群眾身邊的“15分鐘文化體育圈”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北,讓城鄉更安寧、群眾更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