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泛新聞教育以及學生校內實踐的體制創新

2021-04-13 09:52:38李效文
媒體融合新觀察 2021年1期
關鍵詞:創新

摘要:泛新聞教育既是新聞專業教育的必要組成,也是非新聞專業教育的有機部分。作為我國新聞教育的先行者和實踐者,謝六逸先生提出了一體兩面的新聞教育觀并從學術認知上構建起了其對學生校內實踐體制創新的獨有見解。回顧謝六逸新聞教育思想,不僅能夠總結新聞辦學的歷史經驗與教訓,更能夠為當下高校教育如何完成社會服務提供鏡鑒和啟示。

關鍵詞:泛新聞教育 校內實踐 體制 創新

泛化(Generalization),是針對細分(Subdivide)而言的。當某一反應與某種刺激形成條件聯系后,這一反應也會與其它類似的刺激形成某種程度的條件聯系,這一過程被稱之為泛化。換句話講,從具體的、個別的擴大為一般的,就是泛化。泛化,可分為內容泛化、情緒泛化、職能泛化等等。長期以來,泛化教育(Extensive Education)以及泛化教育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往往為教育學家們所反對和詬病。審視過去,一直有人把泛化教育當作“神化教育”特別是“教育技術”來給予批判。[1]與之相伴而來的,是細分教育(Subdivided Education)的專業認知和觀念強化,甚至在此基礎上于近四十年來演化出了從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的脫胎于質化研究的算法教育(Algorithmic education)理念。[2]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過于細分的專業教育特別是算法教育的種種實踐弊端愈來愈顯明,算法新聞傳播的諸多不合理性也日漸凸現出來。這固然和過去的高校辦學理念有一定邏輯綴連關系,但也和新時期智能教育的過分樂觀和盲目認知不無關聯。也正是意識到了上述問題,隨著科技與社會的進步,中國高校教育正在從專業細分向著厚基礎、強專業、泛應用的方向演進。2018年9月10日的全國教育大會就明確指出要“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3]面對現實,面向未來,新聞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地肩負起歷史使命并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新聞教育如何才能伴隨著媒體的轉型變化為媒體乃至社會提供出合格的從業者?新聞教育如何才能在泛新聞教育的基礎上避免機械學習語境下產生過度擬合并保持既有的專業通用性?這些,都是擺在當今高校教育者面前且亟需解決的難題。“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盵4]回顧謝六逸先生在復旦創辦新聞教育的辦學認知和辦學實踐,或許不乏對當下的中國高校傳媒教育以及新聞教育導向的鏡鑒和啟示。

一、謝六逸一體兩面的新聞教育觀念

謝六逸是復旦大學現代教育史上繼邵力子之后創辦新聞教育的拓荒者和啟蒙者。1926年9月,受聘于復旦大學中國文學科(亦名國文部),且深受日本學校新聞教育影響的謝六逸在征得劉大白的支持并獲校方研究同意后主持開設新聞學組。萬世淦、項富春、張吾素因此成為復旦文學科內的首批新聞專業學子。1929年9月,復旦院系調整,新聞學組改名新聞系。謝六逸擔任新聞系主任并擬定了《復旦大學新聞學系簡章》。[5]從此,謝六逸新聞教育思想便以辦學“簡章”的形式記入校史得以保存至今。1930年,謝六逸撰寫了《新聞教育的重要及其設施》一文并將其發表在《教育雜志》(12月號)上。應該說,“簡章”和《新聞教育的重要及其設施》這兩個文稿是我們今天認知和闡釋謝六逸新聞教育思想的核心依據。如“簡章”有云:

社會教育,有賴報章,然未受文藝陶冶之新聞記者,記事則枯燥無味,詞章則迎合下流心理,于社會教育了無關渉。本系之設,即在矯正斯弊,從事于文藝的新聞記者之養成,既示以正確之文藝觀念;復導以新聞編輯之軌則;庶幾潤澤報章,指導社會,言而有文,行而能遠。[6]

中國近代報紙的發端源于清代的《京報》,而在《京報》之前則有西方傳教士的《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中國叢報》、《萬國公報》等等的存在。早在19世紀30年代,西方傳教士就已經通過教會學校進行零星的、碎片化的新聞教育以便實現中西文化的互文。[7]到了19世紀60年代,京師同文館、上海同文館、廣州同文館則更是設置了與新聞相關的教育課程開始培養新聞從業者?!氨保ㄆ剑┯小嗑?,南有上海的‘南方、‘國民、‘光華、‘大夏等高等學校,從1924年起先后開設了新聞學系(科)?!盵8]但無需置疑的是,與上述新聞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同,謝六逸對新聞教育以及超乎新聞教育本身的理解擺脫了西方殖民教育的色彩,完全可以視為中國獨立新聞教育的本土化發端。

“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9]總的來講,謝六逸的新聞教育思想可以用一體兩面給予概括,即新聞教育可以“在養成本國報紙編輯與經營人才”的辦學培養目標下分為新聞教育和泛新聞教育兩個組成部分。而這一切,正是基于謝六逸對我國高等教育及其歷史使命的清醒讀解和深刻認知。謝六逸以為,大學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凝聚的所在,大學不僅是培養人獨立思考問題并能開創性解決問題的人才的地方,而且還是一個通過“特定的學生”去影響“非特定的學生”即全社會民眾受到教育的地方。中國的大學不是“準備留學某國之大學”,更不應該只“拿一點粗淺的知識販賣給學生,而把另一半寄希望于學生到國外去留學”。因為,“大學是一國的最高學府,最高學府不能獨立地完成某學術上的研究告一段落,殊令人有‘大學無用之感?!盵10]受美國新聞學家溫德勒·菲利普斯(Wendell Philips)對新聞認知的影響,謝六逸指出:“新聞教育在我國是最切要的”,“大學里沒有代表學校精神的刊物,仿佛大家都在暗中摸索,甚至于社會也會把它的存在忘記了?!盵11]也正是因為如此,“新聞學系在一個大學里,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它負擔重要的使命,它直接替學校服務,間接為社會服務。”[12]這是因為,在信息社會里,謝六逸認為:

近代的報紙是一所文化大學,他的學生就是全社會的民眾。普通的學校教育是在特定的時間,把特定的知識,施教于特定的學生。報紙是將非特定的知識問題,教授非特定的學生。學校把原理原則教人,報紙將實際狀況教人。學校教的是過去的社會,報紙教的是眼前的社會,把現代的社會人所必需的經驗知識資料供給它的學生。要想把知識普通化民眾化,沒有比報紙更大更適宜的機關了。報紙把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科學、運動等專門的知識與技術,使之通俗化,使之民眾化。[13]

涉及具體的新聞教育實施,謝六逸認為,新聞教育理當從一體兩面三個落腳點展開。所謂一體,指的是新聞教育理當面向現實面向未來,在滿足社會需要的基礎上要肩負起培養傳播者和教育社會大眾的雙重文化責任。謝六逸指出,新聞教育社會的責任是辦大學教育的人應該負擔的。新聞的學術研究不應脫離社會脫離民眾脫離大學本身,應該緊跟新聞實踐甚至“有賴于報刊”;新聞教育理當開門辦學,應該“以新聞系學生為中心,而令全校的有志者輔佐之?!币仓挥腥绱耍髮W才會有“大學新聞(College news)”,這些“大學新聞”,也才能“常執全校輿論的牛耳。”有了“大學新聞(College news)”,不僅“足以促使大學活潑有生氣,使全校師生親如唔對”,而且還能切實培養出真正合格的新聞人才,“使這些學子有充分的新聞知識與技能,有正確的文藝觀念,富有歷史、政治、經濟的知識,有指導社會的能力?!盵14]之所以如此看重新聞教育和抬高新聞教育,是因為謝六逸認為不能“把社會教育機關的報紙,托付在這一般江湖文氓的手里”,不應該讓“惡劣的報紙,正如毒物一般在每天的早晚,殘殺最有為的青年,頹唐全國國民”,更不能令“看報紙的人的頭腦浸潤在戰爭、奸淫、盜竊、娼寮、酒會、冠蓋往來、買辦暴富里面”,從而使得“一切受苦受難之聲音,被虐被榨的實況,國際情勢的變遷,近代學術的趨向,是永遠和中國的閱報者絕緣的?!盵15]為什么強調要通過大學的新聞專業教育而不是其他的專業教育去完成知識輻延并影響社會呢?謝六逸是這般表述的:

新聞學的知識與技能,是最活用的知識,別的課程與社會直接發生接觸機會的時候較少,只有研究新聞的學生,他們幾乎是完全浸潤在實際社會生活里面。他們對于一切生活的體驗與觀察,較之任何學系的學生為豐富,同時新聞系的學生對于各種社會科學必須涉獵,所以他們的常識最為充分。將來他們擇業的時候,除了報館以外,還可以選擇其他的職業。現在研究新聞學的學生,決不至于無用武之地。[16]

基于以上的認知,謝六逸主張把新聞教育切實分為兩個方面來處理,即新聞教育和泛新聞教育,而且其實質上更傾向與倡導泛新聞教育。所謂新聞教育,也就是狹義上的新聞專業教育,謝六逸構想應該從“課程”、“設備”、“永久的計劃”三個方面入手給予解決。對此,筆者將另文講述,本文不宜過多闡釋,以免拉長篇幅從而沖淡文章的議題。這里,重點談一談謝六逸對泛新聞教育的理解與認知。謝六逸認為:泛新聞教育既是新聞專業教育的必要組成,也是非新聞專業教育的有機部分。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謝六逸對新聞專業教育中的泛新聞教育的有關思考。由于不滿意當時國內大學的狀況并且深受日本早稻田大學求學生活的浸染,謝六逸是從自身學習政治經濟學、講授文學以及創作文學、戲劇、民間文學等文藝作品,包括擔任報刊文藝副刊編輯的實際生活出發來看待新聞專業教育中的泛新聞教育問題的。謝六逸認為:“‘新聞是從政治變過來的一個‘變種,同時‘又有文學的成分?!盵17]故而,謝六逸極力主張把文學和新聞、教育和編輯捏合起來,強調學新聞學的學生應該“縱橫交錯”并朝著“橫向發展”。謝六逸不僅提倡新聞教育要“為某種政治傾向服務”,要“有明確的思想觀點”,要“富于文學興味,才能使讀者樂于接受”,[18]而且還特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多做課堂以外的研究。謝六逸的新聞辦學理念和新聞教育觀念對復旦大學、對其他寄身于文學學科之下或者脫胎于文學學科的新聞院系的新聞專業教育影響是深遠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種綜合大學辦新聞教育的持久模式。也正是由于謝六逸倡導并踐行這種新聞專業的泛新聞教育,復旦大學“文學系的學生畢業以后,可以專于研究文學,也可以搞創作,甚至可以當編輯、當記者;新聞學系的學生畢業以后,可以到報社去當記者、當編輯,也可以搞文學創作、編輯文學刊物。”[19]“不過,文學新聞也罷,教育編輯也罷,對于謝六逸來說,都不過是一種手段,用之于社會,服務于人民,拯救國家民族,才是他的最終目的。”[20]由于并非科班出身且未接受過系統的新聞傳播知識與技能方面的訓練而是轉行來做新聞教育的,加之其一生并未真正扎實地從事過專業新聞報道的具體工作,故謝六逸盡管編寫過《報學概論》、《通訊練習》、《編輯》、《實用新聞學》等新聞學系的講義,甚至參與過當時全國大學新聞系課程及設施標準的制定,但是,毋庸諱言,其對新聞以及新聞教育的理解當時也是存在著個人認知偏差和他人爭議的。例如,謝六逸提倡新聞講故事,他的新聞教學也往往是以文學故事的講述作為開場白的;并且,他把故事的文學講述能力當作新聞報道的從業技能來對學生進行專業訓練。這種模糊文學學科和新聞傳播學科學術疆界和知識邊際的做法固然能夠為其講課帶來了聽課的趣味,但是,類似缺乏專業約束的泛新聞教育內容和技能傳授,其得失也是顯而易見的。[21]也正是由于如此,謝六逸的新聞教育中泛新聞教育的認知與做法在當時也有人不予茍同。如先于謝六逸在復旦大學開設“新聞講座”的邵力子就有不同看法,以至于后來在北平另行開辦了專門的新聞??茖W校(北平新聞??茖W校,現臺北世新大學的前身,也是我國第一所專門培養新聞專業多門類人才的學校)。當然,這是后話不提。

其次,謝六逸倡導廣義上的泛新聞教育并把泛新聞教育當作是非新聞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謝六逸認為,除了在大學應該開設新聞學的學科教育為本國報館培植從業人才而外,還理當在大學的其他專業教育里普及新聞教育以便讓學生養成“勤于寫作,勇于任事”的習慣。謝六逸甚至主張新聞教育可以前移到中學教育中去,“這對于中學生的未來職業是很有幫助的。”[22]之所以有這樣的認知,是因為謝六逸在關注社會變動的同時意識到了“產業國有即社會主義公有是經濟發展的方向”,[23]要進行社會改革,就必須實現普遍的平等的國民教育,而使國民意識到“報章文學”的重要并進而成為“社會的先驅者”,就非得重視新聞教育、提高新聞教育的地位。因為在謝六逸看來,“‘求知實在是一樁最緊要的事。我們每天要看報紙,主要的目的就在于‘求知。假使一個人隱居在深山大澤,不愿意做一個‘社會人,那么,不看報也是可以的。但是這種人和野蠻人有什么差異呢?文明人是沒有一天不看報的……因為看報就是看社會,求得此刻現在的知識,活鮮鮮的知識,從而把握現在的世界大勢、國家、社會、學術情況。”[24]謝六逸是把報紙當作社會的改革利器來使用的。為創辦復旦大學新聞學系,謝六逸帶著對日本大學新聞教育的肯定曾經給中國文學科主任劉大白寫過書面建議:

普及教育之利器,首數報章,以其一紙風行,力能轉移社會之趨向也。第中國之報章,則以編輯者類多未受文藝之陶熔,新聞記載,既偏于枯燥而足生社會之厭,間有舊式詞章列為余興者,非徒事陳言之規墮,據樜即流為下品之諷刺、滑稽,適足以堅群化之墨守,促人心之墮落而已。欲矯斯弊,宜從事文藝的新聞記者之養成,既示以正確之文藝觀念,復導以新聞編輯之軌,則庶幾潤澤報章,治自社會,言而有文,行而能遠,故擬設新聞系。[25]

謝六逸認為,大學的學生包括兩部分,即學習專業知識的校內學生和需要接受教育的全社會的民眾。大學的教育不能也不應只滿足于在特定的時間把特定的知識施教于特定的學生,而應該把非特定的知識施教于非特定的學生。正是基于把大學里新聞專業的學生、非新聞專業師生乃至全社會的民眾都當作學生的教育理念,謝六逸主張新聞教育理當在大學里成為新聞專業教育和非新聞專業通識性教育,新聞教育要能夠“直接替學校服務,間接為社會服務”,新聞教育可以通過辦報的方式將非特定的知識問題教授給特定的學生和非特定的學生。之所以如許界定新聞教育特別是報紙的作用,是因為在謝六逸看來,“報紙把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科學、運動等專門的知識與技術,使之通俗化,使之民眾化?!薄皥蠹埥痰氖茄矍暗纳鐣?,把現代的社會人所必需的經驗知識資料供給它的學生。要想把知識普通化民眾化,沒有比報紙更大更適宜的機關了?!盵26]故謝六逸主張模仿日本大學的泛新聞教育,在大學里應該開放新聞教育,要把新聞教育當作一種工作能力的養成、一種文獻閱讀能力的研究、一種認知問題解決問題的職業預備,要讓新聞教育成為校內學生實踐、校園文化建設、社會生活引領的“生氣”。應該說,謝六逸這種活學活用知識并將知識直接作用于社會的理念是具有開創性的。這種辦學意識同樣顯示在了謝六逸的泛新聞教育辦學實踐當中。從1926年開始,為彌補自身新聞素養和從業經驗的不足,謝六逸在新聞界有意識地廣為結交,把戈公振、陳布雷、郭布陶、黃先梅等一大批業界精英先后請入高校,不僅讓他們給新聞專業和非新聞專業的學生講授把基礎知識和新聞知識有機結合的技法,而且還讓他們帶領學生創辦了《新聞世界》、《明日新聞》、《新聞學期刊》、《復旦周刊》等一系列的校內刊物和復新通訊社。正是通過校內辦刊、校內新聞研究、校內新聞活動等諸多的措施,謝六逸不僅奠定了復旦新聞學系的國內領先地位,而且令復旦的泛新聞教育成為了理論聯系實際、體制完備的高校教育乃至社會教育大課堂。

二、學生校內實踐的體制創新

“新聞有文,行而能遠。”這一直是謝六逸所期盼和所倡導的新聞教育理念。為了貫徹和落實好一體兩面的新聞教育觀念,謝六逸從三個落腳點入手創建了復旦學生新聞教育和泛新聞教育的校內實踐體制。

首先,本著厚基礎、強應用的構想以及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原則,謝六逸在“課程”設置方面把新聞專業學習分成了五個類別的必修和選修:(一)基礎知識,加開中國文學、英文、第二外國語、心理學、邏輯學、統計學等課程,打通新聞學系與復旦其他學科的共同學習通道,實現復旦校內學科資源和學科知識對新聞學科的輻射;(二)專業知識,在注重報學概論、編輯、采訪等專業理論課程學習的同時,增設報館組織、管理、廣告、發行、照排、繪畫、印刷等實踐應用課程,以培養學生媒體從業的實操技能并實現其“出門即就業”的辦學目標;(三)邊際知識,增設地理、外交、法律、社會、經濟、應用數學等課程選修,期以提高學生認知問題考察現實的能力并涵蓋學生的個人學習興趣;(四)動手技能,圍繞報刊報道及幕后工作實際開設能夠涵蓋各個工種的評論寫作、通訊寫作、新聞寫作、言論寫作和速記、校對、檢字等課程,不僅要求學生“懂理論”,而且要求學生“能干活”;(五)強化實習與考察課程,設置日常校內實習和校外實習課程并建立專業考核機制對學生做出評定。與上述新聞專業教育同步,謝六逸還邀請新聞業界在校內開辦講座和各類輔導,以期通過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科學、運動等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技術能夠和新聞相綴連并通過報刊打通新聞學科與其他學科、大學教育與社會實踐之間的溝通渠道,從而最終實現知識的社會化、通俗化、民眾化。

其次,謝六逸是把新聞教育看成應用學科的。為了辦好新聞學科并立足學校服務社會,謝六逸圍繞著“設施”建設,借鑒性地引入日美大學辦新聞教育的做法,且親手創新了復旦新聞教育和非新聞教育的學生校內泛新聞教育的校內實踐體制。這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以學生主辦承辦為中心、新聞專業教師指導、全校師生協作的方式創辦了《大學新聞》(日刊),編輯、印刷、發行、營業全部由學生組織運行和管理。這樣,學生不僅能夠邊學習邊進行校內新聞實踐,而且形成了老師帶學生、老生帶新生、特定的學生帶非特定的學生的良性循環以確保持續不斷。也正是由于謝六逸的積極倡導和做法的有效,復旦校內先后有了《新聞世界》(半月刊1930)、《明日新聞》(1931)、《新聞學期刊》(1934)等一系列校內學生主辦的新聞刊物和《復旦旬刊》(1927)、《年鑒》(1926)、《復旦校聞》(1926)等校內文化刊物。這些由學生創辦并交由學生管理運作的學生刊物,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增強了學生觀察生活、關注社會的意識,而且造就了生氣勃勃的復旦學校生氣,從某種程度上算是實現了謝六逸“直接服務于學校,間接服務于社會”的辦學理想。也正是由于如此,在《三十年的復旦》里記有《校刊社概況一文》:

??缒吮拘Nㄒ痪窠煌C關。舉凡學校行政之揭示,師生消息之傳達胥賴于斯。經多人精力之交替,內容與紙面與日并進,固儼然一小型報紙也。本刊為周刊性質,每星期三五集稿,星期一出版。內分編輯采訪兩部。由新聞系高年級學生輪流擔任之。謝主任躬臨指導,不厭煩詳。同學亦多謹慎從事。本刊之得有今日,非偶然也。[27]

(二)組織師生在校內創辦復新通訊社,并且對外給社會報刊供稿。在復新通訊社里,謝六逸指導學生組建了設計、采訪、編輯、交際、校對五個部門。復新通訊社“每天發稿兩次,除向本校??拖悼└宥?,還向上海、江蘇和浙江各大報刊發稿。”[28]為了能夠切實幫助學生辦好通訊社和校系刊物,讓面向新聞學系和其他學系熱愛新聞的學生真正得到鍛煉和充實,謝六逸對“設施”的認知是寬泛的。他不僅建立起新聞學系“永久資金”的社會募集渠道,而且還說服校方為學生購置了印刷機器、照排制版機器以及用于辦報的各種設備。謝六逸和眾多的學界業界精英一道帶領著學生進行新聞實踐,這種做法不但激勵了學生熱愛新聞、以“社會先驅”為己任的求學熱情,而且切切實實地為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培養出了一大批媒介從業的社會精英。也正是這種學生校內實踐校外聯動、把專業當作媒介實體的有效組成部分來辦的教育體制創新,復旦學子和國內、世界上的諸多新聞通訊社長期保持著溝通與聯系不說,還使得復旦學子“幾乎是完全浸潤在實際社會生活里面”。[29]

(三)為了真正造就學生視野開闊、目光遠大而不是僅僅滿足于新聞從業和干預社會,謝六逸注重學生實踐的同時還著力培養學生的理論認知和理論研究能力。只是,這種對學生新聞理論素養的積淀和新聞理論研究能力的培養,并不是立足讓學生學會撰寫論文和專著的膚淺層面,而是把學生的理論認知和理論研究能力當作學生校內實踐和走向社會后改造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來進行的。甚至,謝六逸把它列入“永久的計劃”,并當作自己新聞辦學的泛新聞教育理念來看待。為此,謝六逸主持設立了新聞研究所,并把研究所分成陳列、圖書、學術、實習、調查等五個下屬部門。如,陳列部負責收藏和儲藏世界各著名報紙、唐代邸報、清代京報、近代政府公報、民報以及各式有收藏價值的新聞圖文;圖書部負責搜集新聞專著、新聞期刊、新聞資料,并在此基礎上整理制作發行各類匯編和簡報;學術部負責編撰出版學校和社會所急需的新聞學書刊;實習部等同于報社,負責采編、印刷(下設印刷廠)、內外通訊以及安排學生實習;調查部負責日常監察和項目執行,并管理學系的教學活動以及學生自治?!靶侣劷逃奶岢?,在我國尚屬草創,不過是著手嘗試而已?!盵30]盡管謝六逸是如許解釋自己創辦新聞研究所的舉措的,但是,這種“理論與實踐并重,課內與課外結合,學習與研究并重”[31]的做法無疑在當時是極為先進的,也是應該為后來的新聞辦學者承繼的。當然,這和謝六逸早年留學日本,并借此對日美大學新聞教育的認知與認可也是絕對不可分割的。因為,以美國為例,自1883年以后,全國就有200以上的大學新聞,300以上的大學雜志?!斑@些大學新聞,常執全校輿論的牛耳。”他曾經就讀的日本早稻田大學,除發行大學新聞,報告師生的活動,披露學術消息而外,更特設一大規模的出版部,出版了不少的專門學術的論著,成為東京的一種有力的書肆。[32]

再者,謝六逸主張新聞教育應該按照“引進來,走出去”的思路進行。為了強化學生的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謝六逸不僅本著“以新聞系學生為中心,而令全校的有志者輔佐之”的觀念培養校內跨學科的兩用人才,而且還極力地促使新聞學系的學生與社會各界發生綴連,力圖使學生以記者的身份去擔當起“作社會的先驅者”的時代重任。在謝六逸看來,學生在學校學有所長是一回事,到社會上去實踐則又是另外一回事。學生究竟怎樣才能夠從一個普通的莘莘學子真正轉化成為一個合格的為時代所需求的新聞從業者和社會改革者呢?謝六逸認為,健康、明快、機智、熱情與興味、常識、眼光等,它既是一個能夠適應新時代需要的青年人所應有的可貴品德,也是一個“記者”“史德、史才、史識”的基本特質。也只有如此,才能夠落實“大學的教育不能也不應只滿足于在特定的時間把特定的知識施教于特定的學生,而應該把非特定的知識施教于非特定的學生”這一基本構想,才能實現通過新聞人辦報的途徑達到教育民眾的目的?!皬妮浾撔惺拢问虏怀?!輿論所向,天下無敵?!盵33]“輿論力量的強弱,并不是決定于人數的多寡,而是決定于智德的高低?!盵34]或許,正是基于對輿論的重視以及對輿論力量的認同,謝六逸才會以泛新聞教育的方式在提出記者特質的同時建構起學生校內實踐的個人認知。謝六逸指出:“新聞教育與報業應謀合作。合作的初步,就是主持新聞教育的人應與研究新聞學的學生誠心為報業服務,而報業經營者對于研究新聞學的機關,也應該盡量輔助?!薄靶侣劷逃秊榘l展新聞事業之基礎,歐美各報多托學校代辦新聞科,故人才輩出,報業日興。今欲圖發展我國新聞事業,必培養專門人才,而我國地方報紙,尤屬不堪?,F本系與報館當局切實合作,借收實效?!盵35]應該說,謝六逸這種把新聞教育和新聞活動合二為一的看法是永不過時的。創新學生校內實踐機制,把學習與從業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能夠切實提高學生學用一體的專業能力,而且避免了新聞理論與新聞實踐的脫節問題出現。正是從業者也是學者、學者也是從業者的泛新聞教育意識得到很好的雙向落地,復旦的新聞教育才能碩果累累。面對世界,謝六逸更是理性的?!拔覈鴪髽I順應時代的要求,確有進步的趨勢。但世界各國報業,也有高速度的發展。我們如不愿閉門造車,我們的眼光便應‘向外看一下。就是取人之長,補我之短?!盵36]

“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甚者觀蛟龍?!盵37]謝六逸新聞教育的生涯從1926年開始到1945年止,歷時近二十年。其間,他先后從教于復旦大學、大夏大學、貴州大學、貴陽師范學院等多所高校。盡管他的業績主要在文學創作和翻譯方面,盡管他的新聞實踐活動主要集中于文學副刊編輯領域而非新聞采編領域,但是,作為我國新聞教育的早期開拓者之一,謝六逸一體兩面三個落腳點的新聞教育理念和對學生校內實踐機制的創新舉措,特別是其泛新聞教育的觀念認知,至今仍然具有值得總結的價值、研究的價值和現實借鑒的啟示價值。尤其是在綜合大學如何辦好新聞教育并形成與傳媒類大學的專業教育差異化特色化的辦學發展模式方面,謝六逸的認知更可謂可圈可點,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及注釋:

[1]雷鳴強.《教育的萬能、無能、本能——對教育功能、價值認識的反思》[J].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2).

[2]黃榮懷、周偉、杜靜、孫飛鵬、王歡歡、曾海軍、劉德建.《面向智能教育的三個基本計算問題》[J].北京,《開放教育研究》,2019,25(5),11-22.

[3]《“九個堅持”和“九個要求”:習近平關于教育工作的最新指示》[Z].北京,求是網,2019-11-12.

[4]陶淵明(魏晉).《歸去來兮辭并序》.天津:《陶淵明集評議》(龔望)[M].南開大學出版社,2011,120.

[5]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14.

[6]《新聞學系概況》[Z].上海:《復旦畢業生紀念刊》,1930,后收入《復旦大學志》,1985,05.

[7]方曉恬.《探究西方傳教士在華傳播活動的文化侵略本質——基于郭士立及<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的個案研究》[J].杭州:《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7,24(5),36.

[8]曾虛白.《中國新聞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9,117-198,原見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大學新聞學叢書.

[9]謝枋得(南宋).《武夷山中》[Z],《疊山集》[M].《四部叢刊》影印明刻本.

[10]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16.

[11]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14-217.

[12]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17.

[13]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17.

[14]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18.

[15]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18.

[16]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18.

[17]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5.

[18]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23.

[19]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24-225.

[20]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6.

[21]閔曉闖.《試論新聞故事化的利與弊》[J].哈爾濱:《活力》,2018,(9).

[22]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16.

[23]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40.

[24]章玉梅.《復旦新聞系第一位系主任——謝六逸》[J].上海:《新聞大學》,1982,(3).

[25]徐培汀.《謝六逸與新聞教育》[J].貴陽:《新聞窗》,1988,(4).

[26]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17.

[27]曾虛白.《中國新聞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9,201,原見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大學新聞學叢書.

[28]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22.

[29]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20.

[30]謝六逸.《新聞教育的重要及其設施》[Z].見曾虛白《中國新聞史》之《新聞教育的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1969,78.原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大學新聞學叢書(臺灣)。

[31]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15.

[32]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17.

[33]拿破侖(法).《拿破侖書信文件集》[M].王養沖、陳崇武選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187.

[34]福澤諭吉(日).《文明論概略》[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8.

[35]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38-240.

[36]秋陽.《謝六逸評傳》[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238.

[37]王充(東漢).《論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9.

(李效文系貴州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教師,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新聞教學與新聞研究工作。)

猜你喜歡
創新
號脈時代盯熱點 做足內涵多深意
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語文教學策略探討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9:35
基于學生就業導向的中職物流管理教學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9:19
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7:20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8:30
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觀點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7: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亚洲天堂免费|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日韩欧美国产区|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中文成人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亚洲视频免| 全部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97在线免费|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日本一区高清|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午夜在线不卡|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黄| 91九色国产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日本久久网站|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色AV色 综合网站|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日本|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国产一线在线|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一级片一区|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91精品小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蜜桃视频一区| 在线国产欧美|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 国产色网站| 2020极品精品国产|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成人| 99草精品视频|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熟女偷拍|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a国产精品| 日韩性网站|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色图另类| 欧美无专区| 国产理论精品| 日本影院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一级爆乳无码av| jizz在线免费播放|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三级欧美在线|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91| av手机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