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
摘要:民用建筑電氣火災不僅會導致配電線路損壞的情況,還會對人們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技術人員應精準分析出火災的誘發原因,配置出專業的電氣用房自動滅火系統,給予要的監控與測試,提高自動滅火系統裝置的應用效率。基于此,文章就民用電氣火災的原因及電氣用房中自動滅火系統的設計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民用建筑;電氣;自動滅火系統
中圖分類號:TU85
引言: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明確指出了對民用建筑的防火需求,需要技術人員結合技術操作規范進行實踐分析,總結出電氣元件的功能指標及運行特點,再給予必要的防護處理,降低裝置安全隱患的誘發概率。因此,做好電氣用房的自動滅火系統的設計,根據元件的功能指標、運行情況進行評價,探討低壓交流供電的就防范措施,配置出自動滅火機組,降低感應電、裝置過熱、電火花等情況的評價,規范配電室、發電機組的設計,進而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
1.民用建筑電氣火災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1.1火災原因
民用建筑的電器元件相對較多,不同元件在不同環境下的工作要求是不同的(照明220V、動力380V),所以造成火情的原因也存在一定差異,具體如下:第一,若部分電氣線路、電氣元件過熱時,可能會導致線路出現老化、斷路、接口接觸不良等情況,此類現象都會導致元件散熱方面的問題。第二,若用電裝置在感應電流的支持下實現放電,會導致部分絕緣因子產生部分瞬時火花,增加了元件周圍的溫度。在高溫環境下(>3000℃)環境下,可能會導致局部元件燃燒,甚至致使鋁、銅等金屬材料融化,而飛濺的高溫金屬物質是造成火源的重要原因。第三,若房屋的絕緣裝置配置不系統,如避雷針裝置不科學,可能會導致局部電氣元件的感應電流過大,直接擊穿機組的絕緣組件,致使元件周圍產生交變磁場。在電磁感應的作用下,附近的金屬元件所經過的感應電流都會存在瞬時增加的情況,促使地元件出現放電現象,增加了火災的發生概率。因此,技術人員應重點分析造成電氣火災的原因,制定可靠的完善方案[1]。
1.2火情特點
大部分電氣元件的位置相對隱蔽,主要集中在強(弱)電井中。若過程中線纜、吊頂裝置、線管功能異常時,就會導致線纜運行方面的問題。例如電纜持續運作會出現老化現象,一旦線纜出現短路現象時,但技術人員沒有及時發現線路故障,就會致使電氣元件的火情迅速蔓延。另外,電氣用房中的線纜、變壓器、配電裝置較為集中。若某一元件的感應電流超過承載值時,就會導致線纜在可燃物的引導中出現火花,且空氣中的溫度超過塑料材質的著火點時,就會導致線纜出現光熱反應。不僅會在短期內出現煙塵,還會伴隨腐蝕性、毒性較強的氣體,致使電氣組件出現運行故障。例如電氣存儲裝置的基礎信息出現錯誤、失真,就會造成電氣用房內裝置損壞、燒毀現象。
1.3防治措施
造成電氣火災的因素較多,需要技術人員選擇針對性處理方式解決電氣火災問題,及時分析出可導電的裝置,采用固體或自動滅火系統進行處理,控制火情對民用建筑基礎功能的影響,防止火情發生蔓延。針對此,技術人員應結合關聯性防火及安全防護規定,測試出電氣用房的防火要求、絕緣要求,給予必要的、有效的技術設計,能夠消除火情對精密儀器的損害。例如霧狀水滴的滅火裝置可噴射出粒徑約500μm的水霧,在降溫、稀釋可燃物顆粒的過程中撲滅明火。
2.民用建筑電氣用房自動滅火系統設計要點
2.1變電房
變電房是供應、傳遞電能的重要部門,它可將市電能源依據相關控制規定導入至民用房屋內,依據不同線路的用電需求進行供電處理。由此可見,技術人員需要調研出變壓器的功能指標,探討電壓等級與變壓器性能之間的關系,利用必要的轉化方式控制高壓動力電壓系統及負荷電壓,給予必要的分流與分壓處理,降低各元件的感應電流。其中,技術人員應根據房屋設計需求及功能需求選擇變壓器組件,同時給予測試、分析、監控,總結出變壓器的內阻情況。另外,規范使用電容器,分析機房內開閉所電纜、金屬元件的功能指標,并給予必要的補償測試,將補償機組放置在制定位置[2]。此外,分析出油斷路器的基礎功能,采用信息化系統進行開、閉電壓,降低范圍內電弧效果。其中,技術人員應選擇少油型斷路器,將該組件至于高壓系統中,結合建筑的開閉、配電要求進行測試,得到關聯性的滅火方式及方案內容。
2.2 消防控制系統
消防控制系統可作為重要的消防系統,它可在自動化的控制過程中對電氣用房內的元件運行狀態進行統計,并給予合理的監測,有利于保障小區內房屋的防火功能性。例如屋內可裝置52平方米的控制組件,并結合大數據收集、監控各類儀表、電氣元件的運行狀態,再將其呈現在電子顯示屏中,方便技術人員開展監控。一旦過程中有任何運行異常時,系統可立即進行標識,分析出線纜、可燃物、木質材料的性能指標,方便控制在濕式報警閥的操作下進行防火處理。其中,應當聯合自動滅火裝置,可提高滅火控制的科學性。
2.3完善控制室設計
加強對控制組件的設計與分析,探討消防水泵房的位置及控制要求,總結出出線纜的運行狀況,可提升機械控制的效率。在此過程中,需及時分析電纜的功能性,將其面積控制在25平方米左右、另外,在弱電機房的信息處理中,應配置20平方米的控制主機,采用自動化的形式對線纜的運行狀態進行校檢分析,可提高控制室的滅火效率。所以,技術人員應配置電動閥于實際操作控制中,采用濕式系統進行噴霧處理。當機房內的火警系統預警時,技術人員應立即開啟電動閥門,在噴霧設計的過程中保護電纜組件,給予電纜避免進行降溫,消除可燃物。其中,應持續進行25min的噴霧作業。
3.結語
綜上所述,民用建筑電氣防火消防系統設計中,應當結合火情的特點進行探討,掌握設計、環境、線路老化問題而造成火災事故的原因,給予必要的設計優化與創新,降低火災的消極影響。另外,為避免電氣房內滅火裝置設計不科學的問題,應當結合裝置的特點進行優化,降低火災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通過保障電氣裝置的安全性,能鞏固電力輸送系統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陳久彬.民用建筑電氣火災原因的調查及防范策略分析[J].今日消防,2020,5(08):125-126.
[2]史雅娟.民用建筑電氣設計中智能消防應急照明系統的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02):71-72.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順義區消防救援支隊? 北京? 1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