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豫晰 楊立崗 何占強
摘要:斷層既可作為油氣運移通道,又可成為油氣聚集的遮擋物。它實際起何種作用,關鍵在于它的封閉性。本文研究斷層的封閉性,重點論述斷層封閉的機理與斷層封堵性的定量研究與如何動態驗證。以某油田為例,詳細說明計算方法與驗證方法,并指導后期注水與動態開發。
關鍵詞:斷層封閉的機理;涂抹系數;動態開發
分類號:TE357.6
斷層產狀不同、位置不同、時期不同,在油氣藏形成與保存所起的作用就不同,決定儲集層空間和展布、油氣運移方向起著核心意義,為油田勘探及動態開發提供依據。
1斷層封閉的機理
1)巖性配置封堵機理
巖性配置封堵機理也有人稱為界巖關系封堵機理,是指控油斷層的封堵性和封堵能力主要受對盤泥的控制是受對盤大套泥巖封堵,使斷層對這些地段的封閉性好,油氣聚集起來形成工業價值的油氣藏。如唐家河開發區東三段g382井和g381井間斷層封堵性就可用這種封堵機理解釋,該斷層斷距大,下降盤Ed3段與上升盤沙一段的大套泥巖對置,而上升盤Ed3段又剛好與對盤的東二段泥巖對置使得該斷層上下盤東三段封堵性都好。
2)泥巖涂抹形成的側向封閉機理
泥巖涂抹是指在斷層活動過程中,泥化的泥頁巖巖層在構造應力和上覆巖層重量的作用下,擠壓進入斷裂空隙,在原泥頁巖巖層上下盤斷壁間的削截砂巖層上形成的一較薄泥質層。涂抹層不僅起側向封閉作用,而且在垂向上遮擋油氣也有重要作用,如圖1所示,在砂砂接觸時,油氣呈“之”字型向上運移時,可以把斷層看成是垂向開啟的。而當斷層帶中發育有泥巖涂抹層時,它不但遮擋了油氣的側向運移,而且阻止了油氣作垂向運移,使得油氣被封堵起來。
3)產狀配置封堵機理
產狀配置封堵機理是指控油斷層產狀與儲層產狀相反的情況下形成對油氣的封堵。也可以說是控油斷層的封堵性和封堵能力主要受儲層產狀與斷層產狀相反的控制,即通常所說的油氣富集主要受反向屋脊斷塊的控制。
2斷層封堵性的評價
1)定性研究
巖性對置研究:
在井較密,資料較全的斷塊區,根據井間對比和地震資料解釋,做出了斷層兩盤巖性的研究,斷層兩側砂泥巖互層,砂巖發育,砂巖同砂巖直接對接的多,故這些斷層的封閉性較差,砂巖不發育,砂巖與泥巖對接,故該斷層的封閉性好。
2)定量研究
1)泥巖涂抹系數法
根據Bourier 定義泥巖涂抹系數Kssf(如圖2):
Kssf越小,泥巖涂抹系層在空間上的連續性越好,而Kssf越大,則泥巖涂抹系層在空間上的連續性越差。利用上述公式,對研究區塊一些斷層計算了其涂抹系數,大部分斷層的泥巖涂抹系數都在4以上,僅1號間斷層的泥巖涂抹系數在2以下,1號封堵性最差。
綜合上述方法斷層封堵性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還與注采情況一致才能對開發進行指導。
3動態驗證斷層封閉性
斷層的封堵性不是一直不變的固定屬性,隨著動態開發,油氣的運移、壓力變化,都會使斷層的封堵性轉換。因此確定斷層封閉性需要多方法的驗證,
通過注水后斷層兩側井壓力變化進行驗證,如果出現聯通會出現注水后地層壓力上升、停住后地層壓力下降。
示蹤劑驗證、注入與產液剖面對應性驗證、不穩定測井驗證,特別是涂抹系數小于4的斷層,要嚴格控制注水壓力、注水量、注水方式。需要結合吸水剖面主力吸水情況,與產液剖面主力產液層。對已明確斷層封堵性差的井組要及時調整注采井網,對水井開展分注、卡層措施,對油井采取換層堵層等措施達到有效注水改善開發效果。
是利用petrelre軟件,輸入斷層兩側的滲透率、孔隙度、砂體厚度數據建成模型,再結合靜毛比、沉積相分布預測兩側斷層剖面情況。斷層兩盤在斷層面上的對接灰色是反映是泥巖與泥巖(砂巖與泥巖)對接,深黃色反映砂巖與泥質含量低的泥巖;淺黃色反映砂巖與砂巖對接。從圖中可以看出斷層非均值性較強,左側存在連通性。
斷層傳到率切片,該圖中數值越大封閉性越差,藍色表示斷層封堵性較好,綠色表示斷層封堵性一般,紅色表示斷層是開放的。可以分析驗證跨斷層注水見效、實施二次開發。
參考文獻
[1]吳詩勇,李自安.精細地質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2006,28(2):58–64.
[2]趙向宏.改善馬嶺油田開發效果的新途徑[J]. 石油勘探與開發,1995,22(2):51–54.
大港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廠? ?天津? 30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