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寧
摘 要:目的 將手術室綜合保溫護理應用在急性失血患者治療中,探究其對術中低體溫的預防效果。方法 以隨機抽取法在2018.1月-2020.12月期間,擇本院64例急性失血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觀察對術中低體溫的護理效果,將低體溫發生率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統計,以明確的數據為標準做總結性報告。結果 數據呈現實驗組護理效果顯佳,并發癥發生率僅6.25%,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達96.8%,方案可行且得到患者認可。結論 將手術室綜合保溫護理應用在急性失血患者治療中,護理效果顯佳,且在有效預防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的同時,縮短患者的蘇醒時間,加快其身體的預后恢復,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倡廣泛應用。
關鍵詞:急性失血;保溫護理;低體溫;手術室
急性失血屬臨床常見的危急病癥,此病癥發病突然且病情發展速度較快,極易引發失血性休克導致諸多并發癥的發生,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且臨床死亡率較高。急性失血患者因失血導致眩暈、休克加之疾病帶來的疼痛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術中極易出現低體溫現象的發生且發生率顯高。
一、資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
以隨機抽取法在2018.1月-2020.12月期間,擇本院64例急性失血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再以自由抽簽的形式將其均分為研究組、參照組,兩組患者男女均等且平均年齡在(45.53±3.36)歲,均行手術治療包括:外疝、消化道出血、宮外孕等,64例患者無肝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礙、精神障礙者。均知情并同意參加此次研究,可對比,因兩組基本信息經檢驗無異(P> 0.05)。
2.方法
64例患者均采取手術治療并實施全身麻醉,參照組予以基本常規護理:手術室溫度要適宜,調整溫濕度,保持室內溫濕度均衡。為患者備好保溫毯并將輸入液體予以加熱保溫【1】。研究組予以手術室綜合保溫護理措施:采用電子加溫儀進行靜脈滴注和輸血,溫度控制在37 度左右屬正常范圍值,輸入患者體內的液體溫度要保持在35-37度間。恒溫水毯溫度要保持在38度左右,并將其平鋪在手術床上。根據患者出血情況,如屬短期急性出血,可在棉被內放置熱風機于患者兩腿之間,溫度持續在41左右。將液體加溫至37-40度間,再進行體腔沖洗。可適當加熱碘伏起到殺菌作用【2】。當手術暫停時,需在患者切口處予以溫鹽水紗布將其遮蓋,避免因等待時間較長造成體腔內熱量流失,多給予患者安慰、鼓勵,緩解患者對手術治療的緊張情緒。
3.判定標準
觀察對術中低體溫的護理效果,將低體溫發生率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統計,以明確的數據為標準做總結性報告。
4. 統計學方法
計數(n%)代表率,X2檢驗;文中研究所生成的數據均借SPSS21.0數據包處理,若P<0.05,則顯現檢驗結果有意義。
二、結果
研究組患者在術中低體溫發生2例且發生率6.25%,低體溫發生率數據顯低以致對護理滿意度達到31例(96.8%),參照組患者在術中低體溫發生9例且發生率28.1%,低體溫發生率數據顯高以致對護理滿意度明顯降低23例(71.8%),數據呈現實驗組護理效果顯佳,方案可行且得到患者認可。
三、討論
對急性失血患者采取治療過程中,患者常會出現低體溫情況,這一現象會嚴重影響其凝血功能、免疫功能,以致降低機體抗感染功能,進而增加了術后感染的風險【3】。需有效護理予以緊密配合治療,預防患者術中低體溫的發生,降低手術風險,從而達到提高整體治療效果的目的。
將手術室綜合保溫護理應用在急性失血患者治療中,護理效果顯佳,且在有效預防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的同時,縮短患者的蘇醒時間,加快了患者的預后恢復,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倡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薛婧婧.手術室綜合保溫護理對急性失血患者術中低體溫的預防效果及護理作用[J].智慧健康,2020,6(17)::189-190.
[2] 韓莉莉.手術室護士術中低體溫護理干預及對患者影響分析[J].人人健康,2020,(13):200+169.
[3] 王慧利.術中綜合保溫護理對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及術后感染發生情況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A1):158-159
海軍九七一醫院? 山東? 青島? 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