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措 桑乾才讓
摘要:現今我國兒童用藥市場相對混亂,兒童退熱用藥可分為中藏成藥和化學藥兩大類,通過西北五省藥品市場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化學藥類兒童退熱藥占了80-90%的市場份額,中成藥占比極少;但藏藥退熱栓的數據還處于空白,筆者借用現代栓劑的工藝技術,以藏藥為基礎,散劑改造為栓劑應用。
關鍵詞:藏藥? 退熱散? 劑型改造? 栓劑
一、當前國內外同類技術研究的綜合比較
目前我國兒童用藥市場相對混亂,尤其藏藥中專為兒童和幼兒使用的退熱藥品種和劑型都較少,本文統計范圍僅針對專為“兒童和幼兒”使用的退熱藥。按藥物屬性劃分,兒童退熱用藥可分為中成藥和化學藥兩大類,通過西北五省藥品市場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化學藥類兒童退熱藥占了70-80%的市場份額。栓劑因使用方便、穩定、溶出和吸收速度較快等的優點突出,成為了市場的領導者。因而,我國醫藥市場兒科用藥的需求在急劇增長,據統計增速維持在15%左右。
二、藏藥制劑退熱散的理論背景
藏醫藥學是在藏民族固有文化及傳統醫學的基礎上,吸收中醫及古印度醫學的部分理論,逐步形成的獨特的民族醫學,是藏民族貢獻給全世界的偉大遺產之一,也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兒退熱散功能主治用于小兒肺熱及一切熱病。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殺菌、鎮靜涼血的功效。主要用于小兒肺熱及一切熱病。
三、新劑型的認識及應用特點
栓劑是一種常用的外用劑型,是將藥物與適宜的基質制成一定的固體形狀,然后從人體的腔道給藥。栓劑在常溫下為固體,但塞入腔道后能迅速軟化或溶解于人體分泌液,逐漸釋放藥物而產生治療局部或全身作用,尤其是疾病原因不宜服藥者或容易哽噎者。藏藥新劑型明顯少于中藥、化學藥,對藏藥兒科用制劑的研究更是還未開發,因而將傳統的退熱散改為退熱栓對藏醫藥產業的發展有著深遠意義。傳統退熱散在使用前需要用溫水浸泡后服用,容易造成劑量不準確、有效成分溶出不完全、使用過程中微生物污染等問題,但是用先進的工藝方法制備成栓之后,不僅可以保持傳統藥效,而且能從以下幾個方面克服阻礙其廣泛應用于臨床的問題:
1.傳統退熱散的使用方法是,取適量藥粉用溫水浸泡后再使用,藥粉和水沒有具體、準確的比例,這一方法會造成劑量不準確,濃度太低發揮不了藥效,濃度太高容易產生不良反應,但是退熱栓在整個工藝制備過程中所用的藥粉、輔料等栓劑成形的基質都有嚴格要求、準確的比例,在臨床使用過程中能確保劑量準確,避免產生不良反應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藥效。
2 .兒童在生長發育時期,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許多臟器發育尚不完善,肝、腎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腦屏障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兒童用藥應該更加注意安全。為確保其無菌的特性在退熱栓制備過程中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配置、分裝的過程要在百級潔凈區完成,其次要將藥液過濾、滅菌,最后生產過程中所用到的器皿、工具都必須無菌。傳統的退熱散在制備過程中不能確保無菌,在使用過程中更容易微生物污染。
3.在藥物給藥的不同而吸收的程度也不同,栓劑納入肛門的深度愈靠近直腸下部,栓劑所含藥物在吸收時不經肝臟的量亦愈多,其部位應在距肛門2cm處。一般由直腸給藥約有50-70%不經肝臟而直接進入大循環。此外,也有研究指出,淋巴系統對直腸藥物的吸收兒乎與血液處于相同的地位。用于全身治療的栓劑主要為肛門栓。栓劑用于全身治療具有下列優點:①藥物經直腸吸收,可以避免口服藥物所易遭受的肝臟“首過效應”的破壞;②直腸吸收的干擾因素比口服給藥少:③藥物可以避免因受胃腸道環境或消化酶的作用而失去活性;④對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藥物改用肛門栓后可以使胃免受刺激。
4.藏藥“退熱散”是我院在借鑒中藥栓劑制作工藝基礎上進行劑型改革的試金石,? ?通過近臨床應用和療效觀察,優于我院原沿用傳統散劑,有很好推廣性和實用性。
四、技術改進的總體思路及臨床意義
旨在用現代藥物制劑工藝手段,應用新技術,新方法對藏藥“退熱散”進行退熱栓改造,從而為臨床提供質量可靠、療效確切,減輕副作用提高患者依從性的新劑型。另外,使用現代檢驗檢測技術對有效成分定性定量分析(薄層色譜鑒別法、高效液相色譜法),用無菌檢查法控制微生物。
1.小兒退熱栓通過用超純水提取分離后精制粉末,跟基質3:1的比例配方,在確保療效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和藥效無關的成分產生的不良反應,并且利于主藥的吸收。
2小兒退熱栓是在無菌環境經過配制、滅菌制備的無菌制劑,首先可以保證其藥效的穩定性,其次能避免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微生物感染。另外該劑型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不添加抑菌劑,退熱栓經微生物實驗檢查法驗證開封后立即使用, 這一工藝研究必定會突破藏藥制劑在臨床使用的局限性。
五、新劑型藥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隨著追求自然,崇尚綠色消費觀念的興起,天然藥物的發展已成為全球朝陽產業,同時隨著中國的入世和全球對藏醫藥的關注,給藏醫藥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加強自身建設,以新藥和現代制劑工藝改造傳統藏藥,是整個藏藥行業最令人關注的焦點, 藏藥小兒“退熱栓”本院通過近一年多的時間內200例患者療效觀察,有效率達100%, 無副作用。問卷調查反饋:強效95%,顯效5%,無效為0。有效論證了本課題旨在用新的技術研究方法,論證小兒“退熱散”在臨床應用和藏藥劑型改革中的實用性和經濟性的基點,同時也為藏藥在兒科領域內開發新藥技術研究提供新方法、新途徑。擬達到全國同類藥品領先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強等著 藥物制劑? 【M】人民出版社? ?2016 ,3
【2】 四省區常見病診療標準(藏文版)【J】青海人民出版社 2014,8
【3】宇托元丹貢布,四部醫典【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9
【4】錢信忠等著?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藏醫學【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6
青海省藏醫院? 青海西寧 810007
項目名稱 : 藏藥新藥研發國家重點實驗室? 項目編號;2015DQ870717
項目名稱;青海省藏藥新藥開發重點實驗室? 項目編號;2017-ZJ-Y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