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士其
摘要: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經濟和社會的沖擊直接影響到農民工返城就業。本文旨在通過探索新冠疫情對農民工返城就業的影響機理,具體農民工返城就業面臨的外出務工受阻、收入增速下滑且減收風險較大、就業穩定性下降、失業風險提高、消費增加等消極影響,進而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冠疫情;農民工;返城就業;影響機理
引言: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正常運行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造成巨大沖擊,也影響到農民的返城就業,在“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這個發展的關鍵節點,降低疫情對農民工返城復工的影響,對于穩定農村經濟社會秩序具有重要作用(郭芳芳,金宇,2020)。[1]農民工因其收入水平與社會保障程度低,成為是勞動力市場中的脆弱群體,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而新冠肺炎疫情在對農民工就業產生負面影響的同時,會倒逼就業結構進行調整,新興技術的興起和廣泛應用。由于農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人力資本難以與新的就業崗位相匹配,新一輪就業結構調整對這一群體的沖擊更加嚴重。因此,本文基于探索疫情對農民工返城就業影響機理,通過分析新冠疫情對農民工返城就業產生的負面影響,要在科學精準地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恢復農業農村經濟秩序,穩定農民工務工就業,努力促進農民增收。
一、、新冠疫情對農民工返城就業的影響機理
1.嚴防嚴控階段
疫情爆發以來,為避免人口大規模的流動和聚集,全國各地根據本地疫情風險級別采取了程度不同的居家隔離、延長春節假期,甚至“封村封路”等防控措施。多地火車、高鐵、長途客運、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都嚴格控制出行,車次少有安排乃至停運,甚至禁止外地機動車進入。個別城市還采取了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務工人員遣返的做法。
2.復工復產階段
(1)產業結構層面: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三產業作為我國經濟的主導產業,受疫情影響最為明顯和嚴重。為了防止疫情快速蔓延,避免人口大規模流動和聚集,地方政府采取了隔離管控等強制措施限制人口流動,因此交通運輸業、旅游業、餐飲業、零售業和娛樂等消費及相關服務行業受到了沉重打擊。
(2)行業層面:
首先,高度環境敏感型的旅游業損失巨大。旅游產業作為一個高度環境敏感的產業,由于疫情的影響,原有的旅游消費“春節黃金旅游周”已成為“全國居家防疫周”(李志萌,盛方富,2020)。[2]隨著疫情全球化趨勢的加劇,全球旅游市場將遭受更大損失。
其次,人群聚集型餐飲業遭遇“寒冬”。在疫情期間,餐飲行業全體停止營業,造成就業崗位的暫時性驟降。批發零售業,酒店餐飲業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依靠少量的儲蓄和貸款來維持租金、水電供暖成本和基本勞動力成本,大部分損失嚴重。
最后,線下電影院線、劇院、演藝節慶等文化行業遭遇重創。文化產業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供給領域,對于那些依賴人員集聚的電影、演藝、節慶會展等文化行業,在此次疫情中遭受重創,有的甚至顆粒無收。
(3)企業層面:受疫情影響,加之交通不便和招工難度增加的原因,疫情緩解后復工復產的進度慢于大中型企業。消費和市場復蘇緩慢,多數企業仍然處在開工不足狀態,也制約了中小微企業招工數量。而且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弱,受到招工難、融資難等諸多問題困擾,導致中小微企業破產數量增多,穩就業壓力更大。
3.常態化防控階段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蔓延、無癥狀感染者的不斷增加,等不確定性的增強,對新冠肺炎疫情已由短期嚴防嚴控轉向常態化防控。但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就業市場呈現就業難與用人難并存的現象(易波,2021)。[3]一方面,數量眾多的新興的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面臨就業供大于求的難題;另一方面,勞動力供需主體不夠匹配,由于農民工受教育水平相對較低,勞動力就業的供需不匹配進一步加劇了就業難與用工難。
二、新冠疫情對農民工返城就業的影響
1.收入減少
農民收入增速下滑甚至減收風險加大。外出打工是農民工的重要收入來源。在疫情沖擊下,農村居民收入增速下滑的情況不可避免,部分農民工群體減收風險不容忽視。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受宏觀經濟和對外國際貿易不確定因素影響,農民工外出務工承受的收入減少的風險要明顯超過就近務工。
2.失業風險增加,就業結構調整
農民工返崗受阻,失業壓力增大。農民工主要在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就業,復工復產的難度更大、進度更慢;加之農民工就業穩定性較低,靈活就業人員比重高,受疫情影響程度明顯高于其他就業群體(魏后凱,蘆千文,2020)。[4]隨著疫情全球蔓延擾亂正常的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秩序,最先影響到處于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會使外出農民工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失業風險也會顯著增加。
3.生活支出和教育支出增加
農民臨時性消費驟減,日常消費被抑制。春節期間,外出務工人員存在集中返鄉,走親訪友、家庭聚餐等小規模聚集的情況,是農村居民消費的旺季。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后,農村節日活動停止,農民絕大多數居家生活,節日期間的臨時性消費明顯減少,受減收風險影響日常消費可能被抑制較長時間。
三、結語
隨著疫情的全球蔓延以及國內疫情防控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應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支持農民工就地就業和返鄉創業,提高農民工職業技能,加大購買公益性崗位的力度,價錢給政府、企業和農民工之間的多元互動。
參考文獻
[1]郭芳芳,金宇.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民工返城復工的影響及建議[J].山西農經,2020(18):61-62.
[2]李志萌,盛方富.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產業與消費的影響及應對[J].江西社會科學,2020,40(03):5-15.
[3]易波.石首市:在防疫常態化下為復工復產提供更優服務[J].中國就業,2021(01):30-31.
[4]魏后凱,蘆千文.新冠肺炎疫情對“三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經濟縱橫,2020(05):36-45+2.
寧夏大學法學院;寧夏?銀川7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