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華 王洪波
摘要:在對用水總量進行有效控制和確認的基礎之上,需要結合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合理用水,以更好地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從水資源總量控制的方向入手,針對江河水量分配工作的需要,建立健全水資源管理的總量控制體系,強化用水管理和計量體系建設,以統籌處理好總量控制與外部環境的關系,并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水資源;總量控制;用水管理;監測
為更好地推進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對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做出了明確規定,從全局戰略高度提出到2030年,全國用水總量要控制在7000億m?以內,同時2020年全國用水量要控制在6700億㎡以內。結合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水資源管理控制的總體部署,當前,水利部組織各單位正在繼續開展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均衡指標的分解確認工作。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如何加強用水管理,統籌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成為水資源管理工作落實的一項重點。
一、用水情況控制指標情況分析
當前,全球范圍內都面臨水資源緊缺的問題,加強用水資源開發管理,以更好地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一個國家在持續進行的一項重點工作。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水資源消耗大國,當前我國實施了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期可以建設環境友好和諧社會,更好地推進資源節約,達到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本要求。當前,各省市水利局及行政主管部門都在做好從大局出發,落實水資源管理的相關工作。加強水資源總量管理,必須要有嚴格的落實制度。目前,山東,湖北等地區已經積累了一些重要保工作經驗。例如山東地區出臺了《山東省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實施細則》、《關于強化水資源統一管理的意見》等26項配套文件,全省17地市均出臺水山東省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而湖北省也實施了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在服務國家南水北調水資源控制方面做好做了多項工作。
國家已經相繼完成了多個重要湖泊的綜合規劃,啟動了全國水中長期供應計劃和全國灌溉發展總體編制工作,在一些大型灌溉區域,配套建設多項節水改造工程,農村等地飲水安全也提到了更高的層面,這些規劃的落實都為水資源的開發,節約和保護提供了重要切入點。當前我國絕大多數地區都已經將水資源保護工作列為了一項重點工作,而東北地區的節水增糧行動也正在持續推進,要積極保護地下深層承壓水,也不得超區開展開采新增用水。水資源的保護工作,要能夠從總量控制、指標落實出發,循序相生,相惜挖掘等角度全面推進。尤其是對于一些高耗水、高污染項目,必須要全面依法整頓,對于建設項目中的合理用水和配套節水措施也要進一步加強研究。
二、要做到全局均衡,能夠嚴格控制區域用水
落實江河水量分配是行政部門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責。在水資源總量控制指引之下,要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紅線,借助水利工程這個基礎指標體系,依托取水許可制度有效推進水量分配方案的落實。取水許可的審批要有相關的法律依據和工作基礎,這是水量分配方案有效落實的一個重要手段。推進江河水量分配優化控制,及時開展水資源緊缺調度管理和生態脆弱性事件的矛盾處理,以更好地從宏觀層面完成江河水量分配控制。在全國及各個行政區域內,要加快建立水資源用水總量三級控制體系,依托省、地、縣逐級分配,加強綜合區域內水量控制的系統完善。細化不同水源,不同用水類型的取水許可控制。將科學的指標和年度用水規劃,落實到公平公正供需滿足的基礎之上,更好地增強城市發展和用水需求相匹配。建設節約型社會,要妥善處理上下游、左右岸用水平衡,統籌安排生活、生產、生態用水,落實區域全覆蓋控制體系,嚴格按計劃控制落實用水總量控制。
三、要進一步健全水權制度,積極培育科學用水市場
鼓勵開展公平公開的水權交易,在區域范圍內探索水權轉換管理辦法,對于一些缺水區域,借助市場化機制加強用水管理,指導取得水權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跨區域、跨流域水權轉讓,以更好地滿足用水的供需平衡。嚴格落實取水許可制度,強化用水總量的控制。要依托嚴格的水權制度落實來進一步完善《取水許可證》的審批、發放、吊銷、注銷,都需要采取有效的監督與更好地落實和保障。目前,我國的取水許可制度實施總體情況良好。尤其是一些一線城市,在水資源的管理體制落實方面取得了群眾的廣泛支持,但是在一些偏遠地區和城市,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實尚未順利推進,部分居民存在用水取水隨意的問題。還有一些地方行政部門印發的《取水許可證》并未走規范化的程序,使得該地區不同程度在用水方面存在不規范性。
嚴格執行積極有效的水權制度,要求對江河地下及個人用水實施整體規范化取水許可。對于用水總量超標地區,要暫停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而對于用水總量接近控制指標的一些地區,在新增用水的審批方面也需要進一步嚴格和規范。而對于一些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高指標用水,則要從指導類目中淘汰。城市的公共供水管要能夠滿足居民基本用水需求,不得隨意開采地下水或自備水來滿足居民用水。對于非法開采地下水,即并未取得相關行政審批的用水行為,要嚴厲制裁。
四、要規范水費征收細則,嚴格控制水資源的有償使用
水資源的有償使用是指通過經濟手段來約束和限制水資源浪費現象。當前我國各級行政區在水資源自費征收方面普遍較低。不同行業的水資源費用征收標準存在一定差異性,工業和服務用水費率相對較高,農業用水成本比較低廉,尤其是南方水源豐富地區,用水標準水費征收標準普遍較低、更好地加強對用水總量的控制,國家要進一步加大水費征收范圍,階梯化提高水費征收標準,對于合理用水的企業和個人,要降低資費標準。而對一些高用水、重污染取水,洗浴、洗車等特殊行業,要進一步提高水資源費用征收標準,嚴格落實有效的規章制度,以有償用水,做到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總之,在開發水資源的過程中,有效規劃是重要前提,管理落實是實施資源總量控制的重要基礎。只有管理好,落實好,才能真正起到總量控制的作用。水源的使用和調度一定要做好全局規劃,以水資源的科學利用推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世霞, 岳浩然, 左林遠. 淺談用水總量控制管理的思考與建議[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8(1):184-184.
[2]尚熳廷, 王小軍, 劉明朝,等. 長江流域省區用水總量與用水效率控制評估[J]. 人民長江, 2019(1):88-92.
濟寧市任城區自然資源局 山東濟寧2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