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區作為城市基層群眾自治性組織,因其直接、長期、穩定的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這一顯著優勢,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中發揮出了巨大作用。本文以華運社區、文祥社區為例,分析其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中的作用,并提出針對性建議,以提升全區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能力。
關鍵詞:社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
分類號:D63
社區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會非常直接地影響到居民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等,進而會影響到整個社會日常生產生活秩序。筆者以2018年華運社區應對凌水明珠小區飲用水污染突發公共事故災難事件和2020年文祥社區應對光大領仕館小區現首例確診新冠感染患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案例,進行分析研究。
一、案例描述及社區應對措施
1.2018年凌水明珠小區水污染事件
某供暖公司擅自將供暖系統與小區內供水管網連接,對該小區15棟樓800多戶居民(包括14戶商業網點)生活用水造成污染。
華運社區采取如下應對措施:
1.1 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情況,穩控現場
社區先在微信平臺的居民信息交流群發現了問題,高度警覺,立即與物業電話溝通,并進入小區入戶走訪調查,確認是集體水污染事件,便立即按程序逐級上報。社區協調聯系自來水公司事故現場救援,極大地穩控住了現場,安慰了受害受損居民恐慌等不良情緒。
1.2 啟動應急預案,有條不紊應對處置
社區啟動應急預案,成立工作組:第一組,協調水車為居民送生活用水,保障恢復正常生活;第二組,協調上級,連夜發放桶裝水票,保障居民飲用水安全;第三組,發動志愿者、物業公司工作人員關愛弱勢群體,提水入戶送溫暖,并做承諾,爭取良好輿情,第一時間排解潛在糾紛隱患。
1.3 做好善后調解工作
華運社區成立了事故受損情況調查小組,協調幫助更換居民受損的凈水用水設施;針對需重點關愛的群體,社區承擔費用,義務上門、幫助更換水龍頭等小配件。針對重點受害300多人,協調上級組織體檢。此外,社區保安員一直駐守在該小區排查潛在內部糾紛。社區善后工作直到2019年末才完成,長達一年,得到了居民的認可。
2 光大領仕館小區現首例新冠患者
2020年1月24日,雙塔區現首例輸入性新冠確診病例,系武漢探親回朝人員,居住在位于光大領仕館小區的岳父母家。
文祥社區采取如下應對措施:
2.1 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情況,穩控現場
社區按照上級指示要求,立即與物業聯合,在小區范圍內進行大面積消毒;提示物業嚴禁一切外來車輛、無卡車輛進入小區,包括外賣員、快遞員、閑雜人等,守好“關卡”;并于出入口張貼警示標語。
2.2 啟動應急預案,有條不紊應對處置
社區第一時間安排值崗人員,確保確診患者家外24小時人值守:保障密接家屬不外出;送食物、消毒用品,保障正常生活;妥善處理生活垃圾;通過社區衛生服務站,時時監測了解密接家屬體溫情況。
大力宣講疫情防控知識,及時在居民微信群發布疫情防控相關信息,重點消除光大領仕館小區居民的恐慌心理,穩控現場。
2.3 做好善后調解工作
該確診患者的妻子在各方面觀察無患病癥狀且未隔離14天返家后,引起了居民的恐慌,物業將此情況反映到了社區。社區協調上級,完成配合疾控中心將密接者接到定點隔離處進行隔離觀察的工作。此做法消除了居民的顧慮和恐慌,為后續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贏得了非常好的群眾基礎。
二、分析社區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中的作用
社區在處理突發公共事件中起著定海神針、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連結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紐帶,更是黨和政府形象的“初級代言人”。社區往往能夠在第一時間從居民口中搜集到真實有效的信息,能形成第一手真實材料匯報上級,為后續救援工作的開展節約耗時,贏得黃金救援時間。同時又能在安撫受害受損居民的焦慮、恐慌情緒,穩控現場,穩控輿情,避免事態二次惡向蔓延等方面發揮出巨大作用。事后又能做到一直下沉小區,積極協調解決受損受害居民合理賠償等其他后續問題,持續跟進為居民服務,讓居民滿意,從心理疏導開居民對此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傷害,切實地維護了政府公信力。
三、幾點建議
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社區在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關乎基層社會的穩定,完善社區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構建黨建同心圓,夯實社區網格黨建,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黨建為引領,強化基層治理效能。使社區從被動等待“輸血”變為主動“造血”,協調合理調配社區有效資源,積極發動社區網格在籍在職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調動更多居民群眾、志愿社會組織、企業參與共同治理,化解人員不足、經費不足的尷尬。
2.社區應去“行政化”,向開放性自治轉變,社區也應獲得解決問題的自主權。社區本不是行政單位,但自身存在著極嚴重的“行政化”現象。行政事務多,勢必密切聯系群眾就會少。社區在發揮其自身組織作用、處理突發公共事件等社區管理、服務與治理等方面的功能就會被減損。
3.搭建智慧網格信息平臺。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無法避免,但其發生是可以預警或消除的。研究社區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即是事前的預警消除。在信息化時代,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因而搭建智慧網格信息平臺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中國地方政府應急管理實踐創新 貴州[J].中國應急管理,2017(02).
[2]王慶丹.多元協作視閾下政府應急管理聯動機制[J].濱州學院學報,2018(02).
[3]張秀芹.政府應急管理的科學決策[J].現代企業,2019(03).
作者簡介:周子壹,(1989—),女,遼寧朝陽人,漢族,大學本科,講師,黨史黨建專業。
中共朝陽市雙塔區委黨校 遼寧朝陽 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