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明
關鍵字:計算機課堂教學、人才培養方案、職業教育、“三教”改革
分類號:G712
2002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2002)》,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下職業教育取得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是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我國現階段的國情需求還不能匹配。社會、家長、學生甚至教育同行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不高。
2019年4月4日,全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就職業教育戰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推動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出席會議并講話。我國職業教育有近千個專業、近10萬個專業點,但在教師、教材、教法上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成為影響職業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職教改革方案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政策措施,各地各職業院校要認真落實,加大“三教”改革力度。
計算機課堂教學是許多中等職業學校普遍開設的專業課或公共課,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是中職學生未來入職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技能。但是許多中職學生通過學校兩年多的在校計算機專業技能的學習以及半年的社會實踐后仍不能較好的適應社會崗位的需求。因此中職學校的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必須認真解決好——“誰來教?教什么?怎樣教?的問題,即教師、教材、教法問題
1.建設高素質“雙師型”隊伍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與普通中學的教學有很大區別,教學對象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相當一部分師資是非師范類專業畢業或者是從企業聘請的師傅,他們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方面有所欠缺。另外部分教師對新時代職業教育的精神學習不夠,思想覺悟滯后,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能過時,教學方式老套、教學手段單一,創新意識不強,不能適應當前職業教育的要求。
沒有教師的發展,就難有學生的發展;沒有教師的解放,就難有學生的解放;沒有教師的創造,就難有學生的創造。教師是影響學校教育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只有教師提高了,學生才能提高。
為適應新時代職業教育的要求,中職教師要盡快進行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能力的提高。學校層面要制訂“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計劃,要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參加培訓,到企業實踐,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要有計劃地引進一批高素質專業人才(有兩年企業實踐經驗的)。要鼓勵專業課教師一專多能,積極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專業部要經常開展教學能力的學習和競賽。專業課應該采取競聘上崗的原則,要讓那些真正能夠引導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雙師型教師出現在專業教學課堂上。
2.人才培養方案的建設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落實黨和國家關于技能人才培養總體要求,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安排教學任務的規范性文件,是實施專業人才培養和開展質量評價的基本依據。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就業,因此我們在專業建設方面要制訂符合企業崗位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一是要定方向,要確定培養目標,即人才培養的類型、規格和層次;二是要定標準,確定培養要求、畢業要求、質量標準、考核辦法;三是要定課程,確定專業內涵、知識結構和培養方式,形成課程體系。
2019年4月4日,孫春蘭副總理在全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作為體現課程教學內容的載體——“教材”一定要與時俱進,要緊盯技術和產業升級需求,及時新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材,探索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資源,引入典型生產案例。
計算機專業課教材要校企共建、緊跟數字化時代,教學中要依靠教材,但是決不能拘泥于教材,照本宣科。在教學中要根據企業崗位需求給學生補充教學內容,形成活頁式教材、講義。這樣才能使學生學習的知識技能與社會接軌,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3.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適應崗位需求的操作技能,因此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應該采取校企共建專業,以“三個課堂”為載體,推進“課前”,“課中”,“課后”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計算機課堂教學應該更多的采用基于任務驅動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3.1課中:采取理實一體,講練結合,充分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做中學,做中教,讓學習發生在學生身上。要讓教師和學生要發生角色轉換,教師是計算機課堂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的設計者。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啟到引領的作用。有效的計算機課堂教學應該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采用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分組法等豐富的教學方法去實施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好四個環節:創設情境、確定任務、學生自主操作、師生共同參與評價。
3.2課前、課后
要提升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光靠理實一體、任務驅動的課堂教學還不靠,還應當做好課前和課后兩個環節。因此,通過實施翻轉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堂外實現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讓學生在課堂內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是實現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有效手段。
職業學校的教師要充分的利用數字移動教學平臺輔助教學,實施翻轉課堂。計算機教師就可以通過數字移動平臺建設課堂教學資源,由教師為學生的課前、課后設計任務,通過平臺發布給學生,由平臺督促、激勵學生去完成,數字信息化教學手段會把枯燥乏味的看書、預習、做題變成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做好了課前,那么任務驅動的課堂教學就水到渠成,最后再通過數字移動平臺實施課后的知識技能鞏固。
3.3情境教學、產教融通
職業學校學生的專業學習目標是為了能夠適應專業崗位的需要,最終實現就業需求。因此,在專業教學中我們還應該盡可能多地在學生學習期間為他們創設學習情境,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效率。
(1)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根據專業學科有意識的設計情境教學,要將工作過程模擬到課堂教學中去,讓學生充分的體驗工作。
(2)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引廠入校,教師可以利用實訓課堂引導學生完成企業訂單;也可以與企業合作,從企業那里接收訂單,讓學生的實訓課堂更加貼近實戰需要。
5.研究成效
要提升職業學校的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就要解決好誰來教?教什么?怎樣教?即教師、教材、教法三個問題,因此,大力推進“三教”改革是提升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貴州省遵義市職教中心遵義市紅花崗區中等職業學校? 貴州省遵義市? 5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