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順

周末,應邀參加本地舉辦的一臺晚會,主持人大鵬臺風自然,音色雄渾,文化底蘊豐厚,舉手投足恰到好處,使整場晚會氣氛高雅,好評如潮。對于大鵬我很熟識,他是我高中同學的哥哥,當年的他能說善寫,是校園廣播站的男主播,還是校內“雛鷹樂隊”的主唱和吉他手。
晚會結束的互動環節中,大鵬笑著喊出了我的名字,幾句寒暄過后,開始心無旁騖地互言彼此。大鵬告訴我,他如今在縣城的一所中學任教,已升職為該校的教導主任,兼教兩個畢業班的語文課。我聽后一怔,忙問他當初那么喜歡文藝,因何走上了教書這條道兒。大鵬莞爾一笑,慢慢講起了自己的擇業經歷。
臨近高考的那年春天,大鵬的家里發生一場變故,父親在幫鄰居建房時不小心摔壞了股骨頭,成了廢人,徹底喪失了勞動能力。為了緩解家庭經濟壓力,更為了快速就業,他毫不猶豫地報考了省城的一所師范學校,靠勤工儉學和親戚資助完成了學業,畢業后直接回本市當了一名教師,講臺上一站就是二十幾年。當我訕笑著問他是否經常主持節目、有沒有想過轉行的念頭時,大鵬沉吟一下,隨后一本正經地講起了大實話。他說直至現在,自己的心中依然喜好音樂和主持,業余時間,家里的電視總是雷打不動地鎖定在中央臺的音樂頻道上,任憑誰都不能亂調。由于參加工作的時間久了,一些人開始知道他的特長,便常邀他去單位或企業客串主持,對此,他總是熱情幫忙,從不推辭。至于轉行,縣里的報社和電視臺先后都向他發出過邀請,但他均未同意。原因很簡單,他當初學的是師范專業,對教書育人那套理論輕車熟路,與學校和老師都有了感情,便再也舍不得離開這個舞臺了。還有每年暑期,當他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被送到心儀的高中去就讀時,心里總會暖成一片花海……
與大鵬話別已經很晚了,回家之后當夜不眠,腦中驀然想起了美國證券界的風云人物貝爾的故事。貝爾出身于一個音樂世家,他從小喜歡音樂,期望長大后能夠馳騁在音樂的廣闊天地,卻陰差陽錯地考進了大學的管理系。做事一向認真的他,盡管不喜歡這一專業,可還是學得格外刻苦,每學期各科成績均是優異。畢業時還被保送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當時許多學生可望而不可即的MBA,后來,他又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經濟管理專業的博士學位,畢業后成為證券界的佼佼者。幾年前,著名的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他進行了采訪,并直截了當地問他:“既然你不喜歡你的專業,為何還學得那么棒?既然你不喜歡眼下的工作,又為何做得那么優秀?”貝爾的眼里閃著自信,十分明確地回答說:“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那里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不管喜歡不喜歡,那都是我自己必須面對的,都沒有理由草草應付,都必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那不僅是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貝爾的話令艾爾森折服,豎指稱贊不已。
細想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由于種種原因,常常被安排到自己并不十分喜歡的領域,從事著并不十分理想的工作,卻又長時間無法更改。這時候,與其抱怨、消極和懈怠,不如像大鵬和貝爾那樣,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這才是正確與明智的選擇。從某種意義上說,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不喜歡”,也是抵達成功的一種“笨辦法”,簡單卻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