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杰
(重慶市涪陵區圖書館,重慶 408000)
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實現了電視、廣播、圖書、報紙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渠道、移動終端、數字電視、智能手機等新媒體傳播渠道的有效融合,并由此衍生出了多樣化的信息產品,拓寬了用戶獲取信息資訊的渠道,實現資源共享。在媒體融合背景下,豐富了信息載體形式,加速了信息傳播速率,擴大了信息覆蓋范圍。但隨著信息資源數量的劇增,信息質量也難以得到保障。而數字圖書館是媒體融合下的產物,是傳統圖書館與新媒體有機結合的重要體現。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為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提供了便利,這就要求在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媒體融合的優勢,擺脫傳統圖書館的束縛,并積極拓寬業務領域,增強自身的運營管理和資源建設的信息化水平,實現對現有圖書資源的有效整合,進而將圖書資源的信息優勢發揮到最大[1]。
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閱讀習慣更加傾向于快餐式閱讀,即在短時間內將信息資源進行整合,獲得大量的信息資訊。但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信息類型變得更加的多元化,在海量信息中包含了很多無效或有害信息,進而加大了人們篩選信息和分辨信息真偽的難度。圖書館信息資源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規范性,通過數字圖書館將雜亂無序的圖書信息資源整合成適合不同用戶的高質量信息,降低用戶篩選和利用信息的難度,實現對館藏各類圖書信息資源的高效利用[2]。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各類媒體崛起,使得信息資源的共享變得更加的便捷、無障礙。用戶可以借助移動終端,跨越多個空間進行實時無障礙的信息資源共享。與此同時,人們在息息資源共享的過程中,對于信息資源的專業性、實用性和多樣性的要求變得更高,信息資源需要被再加工后才能更為有效地利用。數字圖書館在進行資源建設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與信息服務機構合作的方式,為用戶提供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服務,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圖書館的服務功能,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水平,為圖書館開辟新的發展方向,同時也可以滿足用于對于信息資源使用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增強用戶對于圖書館的黏性。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應結合圖使館的資源建設目標、館藏建設規劃等,明確數字圖書館資源的結構,如資源類型、語種構成、學科內容等,并對不同類型資源之間的占比進行合理規劃,保證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和連貫性。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必須要遵循標準化原則,這也是讓數字圖書館始終保持優勢的關鍵[3]。這就要求圖書館在進行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過程中,應為各個環節都制定相應的標準,并嚴格按照標準開展相應的操作,以此來保證圖書資源信息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系統與系統之間、用戶與系統之間保持有效溝通,并最大程度上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用戶對于信息資源的需求也變得更加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這就要求圖書館在進行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過程中,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以用戶的需求為導向,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的信息需求進行資源建設,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資源建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并更好地的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數字圖書信息資源的數量、類型和內容也隨之增多,為了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各圖書館應結合自身的發展目標和需求,明確自身的定位,并制定科學的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方針,開發更多資源特色,形成自己的資源優勢,這樣才能獲得更好地的發展。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如何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是各大圖書館進行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需要考慮的問題。這就要求圖書館在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過程中,應以成本效益為導向,并樹立投入產出效益評價觀,對資源的采集、利用等成本和效益進行分析,實現在合理利用經費的基礎上,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資源使用效益。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數字圖書館獲得了迅猛的發展,不過隨之而來的也有一系列的挑戰。所以相關方面需要加強關注,積極進行資源建設,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廣大讀者用戶的需求,促使數字圖書館發展更進一步。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形成資源特色對于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尤為重要。因此,各大圖書館應借助媒體融合優勢,實現對自身的有效整合,并形成自身的資源特色。首先,在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過程中,應采取統一的建設和管理規范,以便于后期運營管理和維護。由于每個圖書館的資源建設標準不同,在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中所使用的標準會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利于資源信息的后期管理和利用。這就需要管家相關部門應結合數字圖書資源建設的需求,制定一系列的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標準,如數字資源納入標準、數字資源門類劃分標準、數字資源存儲標準、網絡資源傳輸和使用標準、資源存儲管理標準等。各圖書館在進行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過程中則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執行,這樣才能保證資源的有效整合;其次,優化資源檢索方式[4]。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服務用戶,為了方便用戶能夠高效的獲取數字圖書館中的資源信息,圖使館應為用戶提供圖書資源檢索服務,并結合用戶的使用需求,為用戶提供使用操作性強的資源檢索方式,讓用戶能夠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按照一定的檢索方式進行資源信息的搜索和獲取,同時圖書館還應為用戶提供跨庫、跨領域、跨學科的檢索服務,滿足用戶個性化使用需求;最后,為了保證自身的資源優勢,各圖書館在進行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中,應結合自身所地的人文特征、經濟發展水平、歷史背景等,建立當地獨有的信息資源系統。在這一過程中,各圖書館應加強對當地特色領域信息資源的研究和加工,形成自身的資源特色,發揮資源優勢,引發用戶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將圖書館文化宣傳的功能充分體現出來。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信息資源的數量呈現出幾何式增長,但信息資源的質量卻難以得到保證。面對這樣的形勢,各圖書館在加強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同時,應做好資源開放和存取的工作,這直接關乎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水平。首先,圖書館應借助媒體融合的優勢,聯合多個數字圖書館,進行一定范圍內的數字圖書資源信息的共享,保證圖書資源的開放性的同時,實現合作共贏;其次,圖書館在數字圖書館資源假設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保證所有的數字圖書信息資源都是合法的,且在獲取版權的基礎上對外進行開放。為此,圖書館可以選擇有償和無償兩種方式來對信息資源進行劃分,并對外開放;再次,為了保證信息資源的質量,圖書館應采取更為專業、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作為數字圖書館資源開放和存取的保障[5]。比如,圖書館將數字圖書資源劃分為服務級別、永久保存級別、鏈接等級別,并按照不同的等級,采取對應的開放和存取形式;最后,圖書館應加強對數字圖書信息資源的安全管理,通過網絡防火墻、跟蹤檢測技術、加密技術以及監控設備等,保證信息資源的安全,并對信息資源中的垃圾信息、有害信息和不良信息等進行嚴格篩選,保證提供給用戶的信息資源的質量。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為數字圖書館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資源傳輸渠道,如圖書網站、手機APP等,用戶可以通過這些入口直接進入到數字圖書館的資源庫,并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操作。數字圖書館入口的設計直接關乎用戶的使用體驗,影響著數字圖書館的發展。這就要求圖書館在進行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時,應不斷優化使用界面,為用戶帶來優質的閱讀體驗,提升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滿意 度[6]。首先,圖書館應保證數字圖書館入口界面內容和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用戶總是會希望用最短時間獲取自己所需信息資源。因此,在入口界面,應該將圖書館的特色與服務項目等直觀的呈現出來,嚴格遵循清晰簡潔這一原則,避免設計過于復雜性,更得避免各種廣告和窗口,要不然的話很有可能引起用戶的厭煩,影響到他們的體驗感;其次,準確的推送數據信息。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可以基于大數據技術合理挖掘用戶的需求,為用戶提供針對性的服務[7]。在此過程中,需要加強注重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水平,考慮到各個層次用戶的需求。如對用戶的應用習慣進行分析,了解他們的閱讀喜好和需求,之后進行內容的推送,切實強化用戶滿意度;最后就是積極更新。圖書館應該結合實時資訊不斷的進行內部資源的更新,使得用戶可以很好地把握最新內容。而且,還得注重網站或者是APP的升級更新,增設一些全新的內容,完善不足之處。這樣可以很好地避免發展滯后性,為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信息內容與服務。
綜上所述,媒體融合背景下,媒體形式變得更加的多樣化,這也為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這就要求相關人員應加強對這一方面的重視和探究,并積極解放思想,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的信息資源建設模式,并充分利用媒體融合的優勢,實現對數字圖使館資源建設工作的創新和優化,實現對圖書資源的最大化開發和利用,提升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促進數字圖書館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