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瑩
(山東省濟南市文化館,山東 濟南 250021)
文化館作為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和公益性服務機構,是履行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文化館乃至公共文化建設中,對藝術檔案的管理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文化藝術單位和藝術工作者在藝術創作、藝術演出、藝術教育、藝術研究、文化交流、社會文化等工作活動中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實物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是寶貴的文化遺產”這是2002年2月1日文化部、國家檔案局發布第21號令《藝術檔案管理辦法》中對“藝術檔案”的界定。在四年一度的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標準中,也曾對“檔案室配備、建檔時長、檔案整理卷數”等提出明確要求。由此可見,藝術檔案工作不僅僅是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奠基石。
藝術檔案工作是將提供的各類藝術檔案材料,通過科學的管理,直接服務于藝術生產活動。文化館的藝術檔案應當記錄和反映當地文化設施建設、文化活動開展、文化作品創作、民族民間文化宣傳推廣、指導文藝團隊建設等基本情況。通過對藝術檔案收集—分類—細化—歸納—整理—裝訂的過程,有利于對文化館各項工作開展落實情況的掌握。同時對于開展績效考核工作、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文化館評估定級等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完整、準確、系統地收集、整理、保護好文化藝術檔案資料,是提升文化單位整體管理水平、維護自身利益及文化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和重要資源。同時,藝術檔案對于研究和探討群眾文化理論以及群眾文化創作,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指導文藝團隊創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開展理論研究交流等各領域活動中,積累了許多珍貴的文化藝術資料。這些不同載體的藝術檔案通過有效的管理和保護,形成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理論研究資料,并得以傳承和發揚。
隨著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提高,群眾文化活動得到不斷地發展,受眾人群和人次逐年遞增。文化館是社會文化的龍頭,公共文化服務不僅涵蓋了面向群眾、面向基層的全民藝術普及,同時對于專業文藝干部的培養與提升也是文化館的重要使命。因此,藝術檔案工作是以擴大門類、改善結構為中心,以檔案收集、整理和保護為重點,內容既包括日常文化藝術活動中產生的文化藝術檔案收集整理,同時也包括對于專業干部的培訓、創作、成果等方面的資料,群眾性與專業性統籌兼顧。
藝術檔案的歸納和整理,是通過制定相關的藝術檔案管理制度,由各個業務部門按照部門分工職能做好各種載體形式的文化藝術檔案材料的收集工作,要及時歸檔,講求時效。收集的材料包括活動方案、節目單、主持詞、圖片、視頻等。各門類的藝術檔案由專業檔案管理員按照檔案分類標準以及工作開展目標進行查漏補缺,通過資源整合再細化、再分類、再整理,使藝術檔案更加完整,通過對該藝術檔案的應用或修改、補充,從而擴充檔案數量并提高質量,最終形成完整的成套性的藝術檔案。
傳統的藝術檔案工作主要是在藝術生產活動中形成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實物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這些寶貴資料為文化淵源的查證提供史料,同時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隨著現代化科技手段的不斷發展,電子檔案的錄入與保存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將文字、聲音、圖片、錄像通過數字技術將藝術檔案編輯、存儲、處理在一起,形成以數字化藝術檔案信息為主要載體,不僅可以快速查詢文化信息,同時也能夠利用互聯網大量存儲文化信息。藝術檔案的數字化管理能夠有效地促進對檔案的利用形式,并且能促使檔案管理工作從利用和保管職能向信息管理、信息服務職能的轉變。
作為藝術檔案管理人員,需要樹立正確的工作理念,不斷增強新時期文化藝術檔案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文化館應加強對藝術檔案人才的扶持力度,適時圍繞文化藝術檔案工作的重點任務,實行定期檔案管理方面的培訓,為檔案管理人員創造一個良好學習平臺,為藝術檔案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進一步推動公共文化建設。通過建立一支業務素質高的檔案管理隊伍,不斷提升文化館藝術檔案管理水平,為公共文化建設提供堅實的檔案基礎,促進文化館的長遠發展。
對于各種載體形式的藝術檔案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要以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為重點,制定出臺有關藝術檔案管理的規章制度,加強資源整合、建立長效機制,實現文化藝術檔案收集、整理、保管工作的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通過組織開展藝術檔案收集整理專項檢查、展評、經驗交流等活動形式,加強對藝術檔案管理工作的監督指導作用,推動藝術檔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進行。同時要加強藝術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充分發揮藝術檔案的社會效益,根據社會和公眾的需求,積極探索藝術檔案開發利用新路徑、新方法,為繁榮文化藝術事業、打造文化品牌提供服務。
藝術檔案的信息化建設作為新時期檔案管理的服務方式,可以最大化保存和記錄文化藝術檔案的信息,實現藝術檔案資源共建共享。因此要主動順應藝術檔案信息化管理新趨勢,制定藝術檔案信息化建設規劃,明確主要任務、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電子載體文化藝術檔案的保存、保真、保密以及利用方法,實現網絡環境下電子載體藝術檔案的統一接收、集中歸檔、及時備份、脫機保存,有效保證電子載體文化藝術檔案的齊全、完整和安全,有序推進藝術檔案信息化工作,使之成為服務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有效手段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