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博
(開灤(集團)責任有限公司設備管理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
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正確引導企業的干部與職工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上看待發展、壯大國有經濟的重要性,有助于企業認清中國特色國有企業制度所具有的戰略優勢,可以幫助企業更快更有效地理解黨和國家出臺的政策方針,并從中找到適合企業健康發展的方向路線。
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一個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不懈動力。在企業發展建設中,如果員工在思想上出現問題,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業持續發展,進而會影響管理目標的實現。通過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激發職工的內生動力,全面提高生產積極性,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到生產經營中,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
在當前階段中,一些企業只將工作的重點放到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上,而忽略了對企業文化和職工思想的重視。這就導致了很多企業文化基礎十分薄弱,內部凝聚力不足。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會常常出現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相脫節的狀況,從而大大降低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并讓企業最終的利益 受損。
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離不開一支堅強有力的專業隊伍,但部分企業對思想政治工作專業人員培養不夠重視,沒有提供良好的發展機制;另一方面,部分政工干部缺乏工作積極性,理論功底不扎實,存在著思想政治工作是虛的、不易出成績的錯誤認識,自身能力不能很好地適應崗位需求,導致工作無法向深層次開展。
在當前市場經濟發展十分迅速的新時代環境下,企業的發展需要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也同樣需要創新,只有創新才會帶領企業走向發展之路,才會使企業更加符合新時期市場的需求。我國大多數企業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由于工作形式過于老舊,導致不能激發職工的興趣,使得企業的活力不足,職工對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參與度和熱情不高,無法讓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發揮出真正的作用,無法從根本上幫助企業在新時期取得更好的發展。
在企業中,工作人員的思想轉換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能夠開展的關鍵,因此,在進行內部管理時,要積極推進職工的思想觀念改革,從而確保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除此之外,在企業的日常工作當中,還應該要求黨支部及工作人員經常開展一些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會議或活動,以此改變員工的思想觀念,從而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確定一個良好的前提條件。
明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勢,確定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與挑戰,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與新方法,積極發揮企業職工的中堅作用,結合企業的改革發展,依據企業生產目標,積極組織開展技術創新、勞動競賽、建議征集等活動,凝聚職工精氣神。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打造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陣地,靈活運用手機APP、微信、微博,建設網上黨校、黨建園地等思想政治工作平臺,與職工積極有效互動,不斷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有效性。
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實現對職工的激勵和引導:第一,為職工參與企業監督管理創造條件,強化職工的主人翁意識。企業在運營管理工作中,應及時向職工公布與自身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決議、制度,讓職工共享信息資源,引導職工參與監督,提出意見和建議,提高企業管理的民主程度,提高政治思想工作效果。第二,建設企業文化,培育企業精神,提升職工的思想認識水平。企業文化是一面旗幟,對職工的思想認識、價值觀念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企業應利用企業文化,通過精神力量提升職工的群體意識和整體觀念,增強職工愛崗敬業的主人翁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們盡心竭力地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而拼搏。第三,加強對職工專業素質的培養,讓職工在工作中找到自身價值。例如,某礦業公司為進一步鼓勵廣大職工鉆研技術、爭創一流、崗位成才,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工作氛圍。組織開展了井下維修電工、電焊工崗位技能競賽活動,比賽成績由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試兩部分組成,分別占比40%和60%。經過此次比賽,職工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取長補短,使企業內部形成了學技術、比技能、共發展的良好氛圍,在競賽中職工不斷提高職業技術、技能水平,成為企業生產工作的重要力量。
由此可見,企業應該圍繞職工發展,打造努力創新、勤奮學習、爭當技術能手的工作氛圍,并在競爭性的工作氛圍中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激勵職工樹立奮發有為的精神,調動職工的積極性,為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新時代背景下,企業面臨著新的發展使命與環境,思想政治工作是其思想上的堅強保證與精神上的不懈動力。對于企業而言,要想在復雜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持續、穩定的發展,就必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積極改革和創新思想理念,優化工作方法,健全工作制度,打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全面提高員工思想認識、素質水平,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提升作用,使企業更具核心競爭力,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的合作雙贏、共生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