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瑤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 400000)
1)思想政治課程資源的概念
首先,思想政治課本身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當然也具備課程資源的普遍特征。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中,思想政治課程資源的定義是這樣的:“課程資源是課程設計、編制、實施和評價等整個課程發展過程中可資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1]
2)思想政治課程資源的分類。思想政治學科其課程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一般來說,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個類型:(1)思想政治課的文字音像資源。文字資源主要是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科書,包括政治與法治、哲學與文化、經濟與社會等等,還有就是除開本學科教科書的其他書籍、報刊等。音像資源主要是時政新聞,錄音,影視作品等。(2)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活動資源。實踐活動包括課堂內外。課堂內的實踐活動資源包括課堂小組討論、PPT演示、角色扮演等。課堂外的實踐活動資源包括參加社區活動、參觀博物館等。(3)思想政治課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源主要有教師、學生、家長還有其他社會人士。思想政治課教師,在課程實踐中占主導作用,教師的思想、觀念、情感態度等都有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自身的素質與能力都影響著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思想政治課所涉及范圍比較廣泛,而在傳統教學中,更多的是對中學生進行理論灌輸,沒有強調學生的自身需要,也導致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的興趣不強。開發利用好課程資源,調動學生的參與性,激發學習興趣,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網絡資源等,讓學生在課堂能提起興趣;也可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去學習知識;利用講座,博物館等,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從學生角度來說,開發利用好課程資源,可以促進自身更好的成長。
2)促進教師的發展。在新課改的進程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是思想政治課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是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關鍵人物。一方面,教師要用自身的素質,能力去運用好現有的課程資源,使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課教師還要運用自身的智慧,去開發更多的課程資源,并且對課程資源進行加工創造,運用到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踐中。在思想政治課程開發利用的過程中,教師自身的素質得到了提高,專業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3)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效。思想政治學科具有時代性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對教材進行加工,還需要教師尋找一些其他的課程資源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實效性。在思想政治課程資源開發利用中,需要依據教學目的、課程標準等方面的需求,對各種資源探尋、加工、利用,使教學活動更加鮮活有趣,保證課程有效實施。
1)主體方面的問題。在目前來看,我國中學校,思想政治教師有限,年齡普遍偏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鍵在教師”[2]。這也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嚴格要求。思想政治課程資源開發主要是一些專家,教師對課程資源開發的意識和能力都不夠。
2)結構方面的問題。近年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結構存在不合理的問題,結構比較單一,甚至只注重教科書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忽略了思想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融合滲透。注重顯性課程資源的開發,輕視隱形資源,顯性課程資源最顯著的特點是看的見,容易開發,隱性課程資源不容易被發現,不能很好的開發利用。還有就是注重校內資源,對校外資源的利用不夠等。思想政治課程資源的內容,不夠貼近學生生活。
3)時效方面的問題。思想政治課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很多的內容都具有時效性。教材內容遠遠不夠,需要補充更多的具有時政性的知識。目前,在思想政治課程資源開發方面,時效性較差,內容更新較慢。
4)資源浪費問題。每個地方都有各具特色的課程資源。在實際教學中,許多的教師都沒有利用好地方性的課程資源,造成了思想政治課程資源浪費。學校的課程資源開發力度也很小,嚴重影響了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
1)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師的價值。辦好一門課程的關鍵在教師。開發課程資源,人人有責,特別是思想政治教師,應該正確認識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內涵,積極主動發揮自身能力。教師要尋求開發新的思想政治課程資源,發揮出自身的真正價值。思想政治教師本身作為課程資源,更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同時,也要轉變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
2)開發利用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對于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校的課程資源在質和量中都是有差別的,但是都是可以利用好社會資源,例如可以通過參觀博物館,教育基地,文化館等,讓學生開闊視野;還有就是地方的自然資源,例如,將紅色景點、傳統建筑等融入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當中。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開發出富有地方性特色的課程資源。發揮本地已有的紅色基地或者傳統文化等優勢,傳授知識、豐富課程資源的同時也弘揚了革命精神、繼承了傳統文化。例如保定狼牙山五壯士、西柏坡精神等。
3)利用好網絡資源。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網絡資源越來越影響著思想政治課的發展,對傳統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等方面都產生了沖擊。思想政治課的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網絡資源應用于課堂。某些課程內容知識變化較快,例如:國家政策,制度,時事,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加以補充更新,幫助學生學習。當然,思想政治教師也需要了解一些優秀的網站,實現課程教學網絡化[3]。
4)積極開發隱性課程資源。顯性課程資源因為可以看得見,所以容易被開發。但是隱性課程資源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去探究發現。隱性課程資源主要表現為學風,教風。學校的良好學習風氣,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加強校園建設,加強學校的制度監管,提高學生的自身意識。教師的教風即教師的道德、素質、思想以及價值觀等方面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地影響。良好的教風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好的習慣,某些價值觀可能會影響長期影響學生。不管是學校的校風,還是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都是隱性資源,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完善,挖掘其價值[4]。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要求也不同于以往,特別是思想政治課程資源,對教學活動更為重要。思想政治教師也要與時俱進,提高自身能力,根據時代發展進行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總之,要把握和利用好生活中的豐富的思想政治課程資源,更好的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讓思想政治課變成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