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霖
(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遼寧 沈陽 110122)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社會對其教育水準廣泛關注,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得教育水平顯著提升。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推動學校的教育發展,將“三全育人”的思想進行落實。在課程規劃中,加大對三全育人思想的推廣,同時也要利用網絡科技不斷創新模式,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雖然目前我們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要匯聚各種力量,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認真落實,推動“三全育人”模式的創新與發展。
“三全育人”的推廣,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素養的提升有積極意義。在新時代下,需要高校培養出擁有一定政治思想水平的人才。“三全育人”有助于促進師生互動,打造更加和諧的校園文化,教育工作體制應該加入學生這一角色,將教育教學活動、校園文化活動、學生管理相互結合,打造以“三全育人”為指導的教學新模式,推動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對于“三全育人”的推廣,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有著明確的責任,高職高校、家庭、社會應該相互配合,完善監督體制,使“三全育人”的教育工作成為連接各個教育主體的紐帶,整合校內校外等有效資源,推動教育工作體制的創新,完善教育制度,更好地促進教育的有效發展。推動高職院校發展方向的轉變,以更多手段推動教育向著更加寬闊的領域發展,進一步豐富了教育的思想內涵,改善了教育工作的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在傳統的教育思想影響下,教育、教學工作缺乏靈活性,以機械教育、枯燥理論宣傳為主,僅僅停留在對思想政治理論的宣傳,忽視了主體的能動性,沒有有效利用校園文化,沒有在實踐活動中升華主旨,沒有在教育教學中貫徹“三全育人”的思想理念。這些都對于積極主動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十分不利。另外,互聯網所展示的對學生強大的吸引力需要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視,教育工作的方式、手段、載體都在發生變化,必須要不斷與時俱進,利用互聯網創造出更加符合思政工作的手段。在多元價值體系中,要將“三全育人”思想貫徹其中,不斷提高學生認識能力、對思政工作的理解能力,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思想意識,將改革進行到底。
在傳統模式下,學習方式較為僵化,學生在剛性管理體制下,接受教育成效不佳。這就是教育工作者在管理與被管理、教育與被教育中,沒有妥善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增加,學生已經超越了被動的受教育者、被管理者的角色范圍,而是主動的參與者,教學相長越來越重要,以前的老套的管理辦法不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對于思政工作來說更是如此,許多學生本身由于排斥思政工作,對于思政教育更加不重視。網絡信息的爆炸,導致許多高職學生對思政教育缺乏興趣,對思政管理產生排斥心理。另外,在新媒體的充斥下,一些不良的思想在這些平臺上進行傳播,影響學生的思想,這使得高校的思政教育,更加迫在眉睫,許多高校工作者忽視這一新形式的產生,在教育過程中依舊重視理論,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沒有有效改革教育方式與手段,思政工作方式逐漸落后。
高職院校“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實必須是一支具有專業知識水平、帶有創新思想的隊伍。首先對于“三全育人”的含義,教師、管理者、參與者必須是深入了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加強團隊建設、創新的教育工作方式,都是使“三全育人”模式更加符合現狀的發展。要加強對教育工作者的培訓,提高其思想教育工作能力,可以通過專題、繼續教育等方式,提升教育者的水平。
在公眾號等自媒體行業的興起影響下,這種被大眾接受的信息獲取方式,也將深刻地影響到學生的認知,在宣揚“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時候應該充分利用新的媒體資源,開創思政教育板塊,不斷吸引更多高校學生的學習,利用互聯網等新形式傳播教育。當然,家庭和社會在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中同樣具有重要作用,要建立廣泛協統、大眾參與的體系,將家庭教育、社會實踐與學校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教育工作也要不斷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出新的教育措施,在科研活動中,重視教育的意義,引導學生參與進行教學的全部過程。對于具體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提出自己的想法。對于社會認知能力培養也要重點關注,進一步推動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意識。
對于“三全育人”的落實,必須加強學生在社會上的實踐能力。實踐出真知,教師要帶領學生離開課堂,走向社會,在社會中體驗生活。在校學習階段是學生良好品質培養的階段,在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之際,必須引導學生走進社會,讓學生在認知上、情感上體驗生活。認識到課內與課外的互補作用,讓同學在學習文化的同時,解決好、發展好對于社會的關注點,在畢業后,更好地融入社會的發展中,找準自己的人生方向與目標定位,在實踐中磨煉自己的品格,鍛煉自己的能力。不斷增強“三全育人”思想,多增加學生的實習機會,高職院校可以通過與企業深入合作,共同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學習與實踐機會,推動學生向更為廣闊的天地邁進。
“三全育人”模式創新的研究十分具有現實意義,不僅在于能夠解決當下的教育發展困局,更能為社會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對于社會的發展極為有利。要高度重視這一工作的開展情況,不斷在實踐中創新與發展,不斷應對新的挑戰,做好人才的培養工作,推動“三全育人”的落實,完善高職院校在教育上的發展思路,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