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亮
(臨汾市博物館,山西 臨汾 041000)
文物是人類歷史文化遺產,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對人類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博物館收集了大量不同時期的歷史文物,對我國歷史研究至關重要,其價值難以估量,但同時也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長期以來,因外在因素或人為因素造成的影響,許多文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其具有的作用在這些條件的影響下正常發揮。為防止這種情況加劇,博物館工作人員要明確應當承擔的責任,做好本職工作使文物本身具有的價值能夠在工作進行中得到充分體現。
文物在長期的收藏歷史過程中,凝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并且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科學有效的文物保護工作,一方面展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經典的文化遺產,另一方面可以幫助人民群眾了解自己國家的傳統歷史文化,提高民族意識、品鑒古人的精神文明世界知悉時至今天的發展過程,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科研價值。激發了無限的愛國熱情,促進了人們的思想素質水平與科學文化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文物是我國文化衍生的見證者,同時也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蘊含了不同時期文化特征,是文化傳承主要方式。任何一件文物都記載了當時民族風貌以及社會發展狀況,具有特殊的內涵,體現了民族精神。對文物進行觀察可以更加直觀的感受當時的風氣,掌握文物背景可以使人們對民族精神內涵有更加正確的認知,將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作用發揮出來。
雖然無法完全掌握歷史,但通過探索這些傳承下來的文物依舊可以看清歷史大概的軌跡。對文物進行觀察來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掌握歷史才能夠繼承前人留下的文化。鑒賞文物的本身其實就是了解歷史,所謂“讀史明智”由此可以看出繼承文物傳承下來的文化可以使民眾的情操得到培養、改變審美觀念、啟迪智慧,有助于我國社會精神建設。
文物記錄著一個民族的發展軌跡,是進行歷史科學研究的第一手史料。文物豐富的文化內容豐富了文物考古研究的參考內容,拓展了更多的思路,為歷史的重現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因此,文物在文物的考古科學研究中發揮著史料、證史、正史、不史與科研借鑒的作用。
我國部分城市建設過程中過分重視經濟發展,并沒有意識到博物館在文物保護方面發揮的作用,有關單位管理人員沒有樹立正確意識,以致于保護工作難以順利開展,甚至將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用于推動城市經濟發展。在對博物館工作狀況進行檢查時將工作重心放在防火防盜等方面,因此相關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隨著時代變化,國家以及地方政府加強了文物保護意識,給予博物館大力扶持投入大量資金,但是因許多博物館存在欠賬的問題以致于文物數量太多,同時因部分城市經濟發展較為落后,故而許多資金并沒有用于文物保護工作方面,這也是阻礙相關工作正常開展的主要因素,在這些不利條件的影響下許多文物甚至遭到了破壞,而且由于其他原因導致經費數目不斷減少,資金供應不足,以致于許多珍貴文物本身價值在保管期間受到影響。
通過調查發現,因外在條件制約,目前我國許多博物館都存在文物被腐蝕等情況,并且因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保管地點整體環境較差、缺少相應的保護設施、沒有足夠的專業化人才、文物保護經費嚴重不足,以致于文物保護工作質量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對地方博物館而言,工作人員不足任務繁重,保護工作開展過程受到影響,在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下,許多文物受到損害,為防止這種情況加劇博物館要結合實際情況健全工作制度,確保文物保護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許多地方博物館建設過程中因沒有引進專業型人才對收集的文物進行保護,導致管理人員只能夠安排普通工作人員對文物進行管理保管,但他們并未掌握與崗位相匹配的專業知識以及技能,因此使保護工作嚴重落后,無法改進創新。根據我國博物館目前工作狀況可以看出,許多高素質人才并不原因就職于博物館,現有員工綜合素質尚未達到崗位要求,以致于出現工作人員素質低下的情況。
博物館在對收集的文物進行保護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國家有關單位制定的規章質素,依法開展相關工作是避免文物受到損壞的前提條件。因文物是珍貴的歷史資源且具有不可再生特性,因此文物保護工作開展之初必須要健全保護制度,并獲得當地政府支持,利用硬件與軟件兩種不同的措施進行工作,其中硬件措施主要是指文物保護基礎設施,而軟件則是指現代化技術與提高工作人員業務能力。
若想避免文物保護過程中受到損壞,博物館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保護制度,妥善處理以往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深入研究政策保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博物館也要制定出與當前現狀相符合的規章制度以此為基礎對文物進行管理保護。有關單位要求:規章制度要健全不能夠存在漏洞、賬目條例要清晰、鑒定結果準確無誤、編目詳細、妥善保管收集的文物以便查詢,由此可以看出健全的工作制度是工作開展的必備條件。文物保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要獲得政府支持,不僅是政策方面更重要的是有足夠的資金作為支撐。一方面來自國家財政部門撥款而另一方面則是由開發旅游項目的政策支持,在推動當前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來滿足人們精神層面提出的需求,提升人們綜合素質,有助于文物管理工作長期開展。
隨著時代發展科學技術創新,信息時代已經來臨,在這種形式的影響下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也要做到與時俱進采取相應措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運用現代化技術來提高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含金量,從而使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文物保護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兩個方面,其一是建筑基礎設施其二則是數字化管理保護系統。
3.2.1 建筑基礎設施
文物保護工作進行過程中,國家給予了博物館大力支持,愈發重視其在這項工作中發揮的作用。隨著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保護意識增強,許多博物館目前運用的一些基礎設施顯得過于傳統,故而為提高工作質量某些建筑基礎設施需要更新換代,借鑒世界先進經驗加強建設,以合理保護、科學管理與預防作為工作標準,設計并建設保護設施,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完成相關工作。
3.2.2 數字化文物保護系統
數字化博物館是指借用現代化技術如互聯網、多媒體、新媒體等多項技術來整合文物資源,以便民眾查看。通過數據信息庫、文物信息資源等來實現數字化管理,利用三維技術等現代化技術將文物展示在網絡中,憑借激光掃描測量技術縱各個角度來還原文物。三維激光掃描技術運用過程中會將本身配備的光源投射到文物表面,從而形成獨有的光條紋。以光源和機器之間的距離為參數來計算視覺理論,測算投射在文物表面的三維光標,依靠這些點位來生成虛擬模型。之后采用數字化方式對被掃描文物進行還原,形成數字化模型。這是科學技術與文物相融合的結果,數字化文物相當于為每個文物都做了一個特殊的標記,有關數據資料也會被收入專門系統保存,當受到外在條件影響例如自然災害、人為破壞等,研究人員可借助這些數據信息來修復文物,提高工作效率。文物保護工作進行時需要收集大量有關資料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夠制定出適合文物的保護方案。信息資料收集過程中,為保證其完整性工作人員可借助數字化信息系統。該系統運轉過程中具有的功能不僅可以完成相應工作,而且還可以對文物進行實時監控,對于保障文物的安全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文物保護工作要積極開展文物保護法規的宣傳工作,從了解文物知識開始,文物知識的普及包括:對文物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以及藝術價值等等,以提高全民的文物保護意識,動員全社會都參與到保護好國家文物的工作中來。工作人員要做好基本的日常維護,掌握基礎的維修技術。隨著科技時代的飛速發展,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手段的結合使用,使越來越多的文物保護問題都得到了實質上的技術性突破。因此,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不斷學習和進步,來獲取這些知識和技能,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借鑒國內外的最先進的技術,以達到不斷地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的目的。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對我國發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意義,無論是政府還是博物館管理者亦或是工作人員都必須要對該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健全規章制度以此來對館員工作行為進行約束,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使工作逐漸科學化和規范化,從而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發展使文物自身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延長文物存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