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婧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北京 100029)
現如今,由于我國農產品行業的電子商務出現了很大程度的發展,人們也開始更為關注農產品物流,但是農產品電子商務在執行過程中,尚未在其物流配送環節誕生一個針對農產品的高效而平穩的物流配送系統。而且,由于受到電子商務的作用,使得農產品和物流配送系統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物流配送的時間、價格、快慢等影響因素則會影響到農產品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空間。農產品公司可以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的作用,推動農產品交易逐步成為電子化交易,最終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中打造一個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這一方面可以確保農產品電子商務能夠穩定貫徹落實,還能夠推動農業逐步發展成為現代農業。
第一,從古至今,我國都屬于農業大國,所以在物流方面有著強烈的需求,若能夠針對農產品建立高效和穩定物流配送系統,則可以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的迅速發展。與此同時,由于我國信息技術水平的持續提高,我國通信網絡也十分健全,進而為針對農產品建立物流配送體系打造了良好的環境。
第二,對于傳統的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來說,其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比如系統不健全、物流渠道缺乏、物流公司實力不足等。在大部分農產品物流配送環節,物流主體基本上都是中介,而且物流環節十分繁瑣、物流成本高昂、物流信息難以實時掌握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農產品的物流配送。從有關研究數據能夠看出,西方國家的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物流所帶來的損耗率大約為5%,然而我國的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物流所帶來的損耗率大致位于25%到30%這個區間。
第三,針對農產品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統,可以促進農業轉向現代農業和專業農業的步伐,進而給農產品的消費者和農戶帶來有利影響。并且,還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農產品供應商,完成迅速采購工作,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縮短資金回籠時間。在電子商務的背景中,給農產品營造了良好的信息平臺,能夠以此連接分散農戶,化解農產品在發展環節出現的市場需求和農戶供給量不匹配的問題,極大地縮減了農產品交易時造成的諸多花費,高效整合了農產品當前交易所涉及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使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得到很大提升。
總的來說,在當前電子商務的背景中,針對農產品建立一個高效和穩定物流配送系統,除了可以將農產品流通花費進一步縮減,提高流通效率,還可以在農產品交易主體之間打造一條有效和迅速的交易渠道,可以有助于農產品電子商務做到可持續發展,并幫助農產品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由于農產品有著較短的儲存周期,運輸環節有著很大的腐爛風險,再加上農產品價格有著十分顯著的季節性,所以要求很高的物流配送水平,而且物流配送環節還需要有冷庫、冰庫等保鮮設施。從西方國家的研究資料可以看出,農產品電子商務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能否針對農產品打造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統,這個問題也是我國在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時需要迫切解決的。我國農產品公司在建立物流配送系統時,可以采取以下三種物流配送系統模式:首先,農產品在通過電子商務開展交易的過程中,使用傳統物流配送系統來進行農產品的物流配送,以此方式完成農產品的交易;其次,若農產品企業自身可以著手發展農產品電商業務,進而選擇打造與自身發展趨勢和需求相匹配的物流配送模式,而且這種物流配送模式相對完善,只需要企業投入資金,而且在建立過程中裝配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最后,農產品電商可將通過電子商務途徑售賣的農產品所需物流配送環節外包給第三方快遞企業,由第三方快遞公司負責相關產品的物流和配送業務,進而獲得和自身農產品發展需要相匹配的物流配送模式。農產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訂單完成后的退換貨工作等環節都是農產品電商重點需要物流配送的部分,農產品電商公司如果重點發展自身農產品業務,就不用將資源放在物流配送體系的建立之上,應該努力推動關鍵業務發展,進而提高利潤空間。
對于專業化程度較高的農業公司來說,若想在當前電子商務背景下推動農產品進步,最好的方法是將電商業務所涉及的農產品物流配送環節交給第三方物流公司負責,以此來集中自身資源發展重點業務,最終使自身農產品在市場上擁有核心競爭力,提高公司盈利。所以,農產品企業在依托電子商務開展農產品售賣業務時,如果期望在配送農產品的過程中能夠提供給消費者高品質的服務,就需要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讓其代為開展,這種物流配送模式能夠很大程度上促進如今農產品電商公司的發展。而使用第三方物流配送企業能夠使農產品電商公司的庫存構成進一步優化,提高自身物流配送服務的質量,縮減農產品的物流花費,具備規模效益。能夠針對顧客需要的不同,設計出相應的物流配送方案。與此同時,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擁有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和信息交流平臺,可以做到對物流商品實時監控、實時查詢,最后能專門為農產品打造一個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統。
農產品電商公司只有位于比較平穩和良好的宏觀環境,才能夠推動自身實現可持續發展,而這就要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來成為電商發展的有利支撐。所以,政府不僅要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財政收入來為農產品物流打造相應的基礎設施,并幫助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政府還需要購置大量的基礎運輸工具,保證農產品和農業生產用品有著通暢的運輸渠道,一方面確保農業生產用品按時按量的運送到生產地,另一方面確保農產品在短時間內投入市場,獲得利潤。
在進行農產品配送的過程中,若實現物流運輸、配送等環節的統一,能夠體現出顯著的規模效應,務必要綜合考慮不同產區的農產品供應情況、地理區位等影響因素,通過不同經銷商的合作運轉,打造出一個覆蓋多個行業和地區的農產品物流配送網絡,進而建立出高效的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而在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區域,農產品配送公司可以激發農民和鄉鎮企業的積極性,還能夠與村外或者縣外的農產品加工公司建立合作關系,組建成利益共同體,讓所有利益相關者共同分擔在物流配送環節出現的風險。
所有活動的開展都需要立足于信息化,而信息化也是當今時代管控活動的關鍵手段,在物流配送環節,提高物流配送系統的信息化程度,著手建設物流方面的信息化,進而才可以推動農產品電商實現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在創建高效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的過程中,著手提高物流配送系統的信息化程度,可以有助于物流公司和顧客實時掌握農產品貨物的物流狀態和使物流配送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比如,將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與條碼科技相結合,可以將物流環節的農產品檢測時間大幅度縮減,最終提高物流速度。
在當前的信息時代下,農產品電商公司在針對農產品挑選物流配送模式的過程中,需要依據自身農產品的優勢和當前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如果農產品電商公司自身的配送水平低下,再加上公司實力不足,那么需要著重發展自身的優勢產品,將物流配送環節交給第三方物流公司;如果農產品電商公司有著雄厚的資金實力,為了實時掌握農產品物流配送的數據和資料,能夠選擇自建物流模式;而中小農產品電商公司,則需要使用統一配送的手段,以此來提高運輸工具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減少物流運輸花費,提高物流配送的速度。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電子商務背景中,如果想針對農產品建立一個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統,并在此基礎上打造農產品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信息雙向交流,并以此滿足顧客高水平物流配送服務的需要。這就需要,農產品電商在正常運轉時,努力實現自身農產品的規模經濟,并和農戶、農產品顧客、第三方物流公司、政府等相關者之間建立聯系,實現多個主體之間的合作與配合。而且,農產品物流配送公司需要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使用高水平的信息科技。在當前的電商環境中,需要進一步完善農產品物流體系中相應的基礎設施、要加大力度健全針對農產品的物流配送體系,使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整體的信息化水平得到切實的提高,從而最大程度地完善物流配送系統。專門為農產品電子商務建立科學的物流配送體系,一方面能夠將物流配送成本降到最小,另一方面還能夠使物流配送效率和物流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讓農產品顧客享受到高質量的物流服務,最終有助于農產品電商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核心競爭力,進而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為建立完善的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創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