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暄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鋼琴作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必修課程,是學生音樂素養和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鋼琴教學仍采用集體教學模式,所產生的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在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重新定位鋼琴教學目標,革新教學理念和方法,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鋼琴教學服務,對激發學生鋼琴練習和演奏主動性,提升學生綜合彈奏能力,以及藝術素養,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職業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大部分職業院校依據教育新要求,在設定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目標時,容易出現以學生技能訓練為主的思想,教學目標缺少階段性規劃,且忽視學生就業方向和就業選擇,導致教學目標對鋼琴教學質量產生較為深刻的影響。同時,大部分職業學校、教育主管部門與專業教師忽略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致使其在設置教學目標時,不能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學生開展有意義的學習活動等角度出發,依據教學目標開展利于學生個性發展需求、學習需求的教學內容。所開設的教學活動也僅僅停留在教師課堂講解、提問學生為主,極少會開展社會實踐教學法,認為會耽誤教學任務的完成進度,也很少會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故而就導致鋼琴教學氛圍過于緊張、單調,無法充分體現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與學前教育新要求相背離。另外,因長期受應試教育理念所影響,我國大部分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會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和促進學生技能發展為目的,將鋼琴的理論知識按部就班的灌輸給學生,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與創新思維相比,更注重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學前教育專業中鋼琴作為基礎性的課程,它與其他教育活動存在較大的差異。在教學整體目標上以訓練學生彈奏技能,幫助學生熟練把握基礎鋼琴理論知識為核心,鋼琴課程教師應認識到開展多元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專業技能上發展的重要性。然而,受到整體教學環境的影響,大部分教師認為鋼琴課程與專業課程相比,不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教學內容和形式無需多元化和規范化,導致教學內容過于單調零散,教學結構單一,難以激發學生深度探索的積極性。同時,在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對理論知識過度重視,弱化鋼琴實踐教學和實訓練習。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后,難以及時展開彈奏訓練,不能在實踐中轉化理論知識,自身鋼琴操作水平提升速度過慢。造成學生在就業中,缺少堅實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對學生未來發展產生較為不利的影響。并且,職業院校在逐步擴大辦學規模后,課程安排日益緊湊,鋼琴課程的實訓課時較少,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參與實訓會活動,難以體會鋼琴彈奏的魅力,不能形成彈奏練習的習慣,其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受到打擊,難以獲得鋼琴技能上的發展。
為適應學前教育職業人才培養需求,高職鋼琴教學需要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在教學結構、教學內容、教育體系上作出合理調整外,還應在鋼琴教學目標定位上,突破傳統以技能培養目標的局限,將能力、情感、創造力、思維等為最為重要的目標維度。因此,依據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整體目標,可將鋼琴教學目標設置為音樂性和非音樂性兩個目標維度。一方面,音樂性目標為幫助學生了解鋼琴表演形式和音樂內涵,培育學生鋼琴演奏技能,逐步提升學生藝術審美能力。另一方面,非音樂性教學目標應設定為:改善學生學習態度,滿足學生情感表達的需求,促進學生職業性和社會性的全面發展。在這種教學目標的作用下,鋼琴教師應重構教學思想和理念,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教師應積極參與備課,完成課堂教學設計,轉變課程執行者為教學資源的組織者,帶給學生多元的鋼琴知識。同時,要改善課堂中師生的關系,在鋼琴教學中開展多邊互動,全面了解學生職業發展需求,在與學生互動下達成新的教學目標。另外,要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由于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學習方法了解較少,導致鋼琴教學活動存在重視“教”而忽視“學”的問題。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較強的責任感和學習主動性,為后續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重新構建,可引入分級教學方式,密切聯系學生學情,以及學前教育崗位需要,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習對象,劃分為程序不同的單位,結合不同的情況開展分層教學活動。在明確教學目標后,教師可逐步確定小組教學、集體教學、多媒體教學融合的方法。在實踐教學中,突破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并在分層分級教學中,更加側重于解決學生個體存在的問題,保障學生鋼琴學習的實質性效果。同時,在完成基礎理論教學任務后,作為實踐教學的輔助,教師可在教學活動中定期開展音樂會,訓練學生鋼琴教學能力,減少學生站在講臺上的緊張感,幫助學生積累實踐教學經驗,提升學生鋼琴彈奏的感染力。為此,在明確教學目標的指導下,以及多元教學方式的輔助下,教師可更加精準的把握學生鋼琴彈奏的問題,并依據問題所在完成下一階段的教學規劃。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教師可進行實訓練習內容的設置,高職院校可聯系當地幼兒園,形成教學合作關系,在實訓階段安排學生進入園內,開展鋼琴教學實習,在實習中了解自身理論和彈奏上的能力缺陷,并在實訓中加強練習,作出及時的改正。還可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不同地區進行義務性鋼琴教學實習,鍛煉學生教學能力和鋼琴專業水平,推動學生職業的發展,為后續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高職鋼琴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基礎性課程,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育環境的影響,高職鋼琴教學還存在教學目標定位模糊,缺少與職業需求相關性,以及教學方法單一,實訓效果不佳的問題。為更快的適應學前教育崗位人才需求變化,高職院校要進行教學目標、教育體系、教學方法等方面的革新,構建全新的鋼琴有效教學模式。為此,在鋼琴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加強鋼琴技能訓練,利用多元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改進傳統課堂存在的教學弊端,逐步強化學生專業能力和音樂素養,促進學生職業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