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杰
(遼寧沈陽大學,遼寧 沈陽 110041)
文化是孕育理想信念的沃土,文化自信是堅定理想信念的利器。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重要希望,他們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使命,在文化自信的視域下加強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十分必要,從中國優秀文化中吸收營養,積攢力量,才能夠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才能夠堅定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在繼承中不斷的創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行,實現中國夢想。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歷史發展精髓的深刻領悟,對自身文化稟賦的充分尊重,對自身精神價值的高度肯定,并在此基礎上自覺地傳承、弘揚、踐行,進而擁有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能力。理想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形成且具有實現性的對未來目標的向往與追求;信念則是在一定的認知基礎上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定不移和身體力行的態度。理想信念是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凝結與鮮明呈現,是認知、情感和意志的統一。文化自信與大學生理想信念有內在關聯性,堅定文化自信能涵養、激勵和引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意義。文化自信和理想信念教育融合在一起,二者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實現了二者育人目標的一致性,即培養文化內涵與培養品德高尚、人格完美、思想進步的人的一致;實現了價值取向的相通性和教育內容的相通性,即對文化的認同和對文化所蘊含的價值觀念的認同的相通。
文化自信對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時代意義。文化自信為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視角。把理想信念教育納入民族文化積淀演進的視野中去考察,為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開辟了新的視角—文化視角。把中華優秀文化融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能夠讓理想信念教育更靈動,更有滲透力和感召力。文化自信豐富了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和途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誠信、明德、懂禮、友善,革命文化傳遞的愛國為民、永葆初心,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的勤奮自強、不懼挑戰、勇于創新,不但能夠豐富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內容,能夠促進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向著寓教于樂的方向發展,還能夠提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創新性和實踐性。
要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迸囵B大學生理想信念,高校必須堅持理論武裝,通過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斷夯實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理論素養。高校要將文化自信教育工作置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優秀的傳統文化讓民族精神和底氣不斷的增強,同時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動力和源泉。高校應注重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汲取營養,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引領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讓中華民族精神和靈魂根植于當代大學生的內心深處,構筑其精神家園。通過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教學組織方式和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等媒介,貼近學生實際,加強親身體驗,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自覺接受理論教育,提高理論素養。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文化自信網絡培育環境,為大學生時刻打造具有“心靈共鳴”的學習平臺。將學生的思想動態與價值引領相結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學生的自身成長需求相結合,借助趣味性的圖片、短視頻、微故事等形式有效向大學生感興趣推送信息,為大學生確立正確的問題導向和正確的價值指引。時效性上緊跟時政熱點,針對相關熱點事件設置議題,邀請專家學者、高校教師進行熱點問題的正確解讀和引導,開設互動渠道進行話題的討論,進行解答,搭建雙向信息交流平臺同錯誤觀點正面交鋒,旗幟鮮明地批判錯誤的思潮,構建正確的價值導向,向大學生不斷輻射理想信念。
營造良好的文化自信教育環境,是培養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有力法寶。將校園文化建設融文化自信的教育中。通過顯性和隱形校園文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精神風貌,進而增強他們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努力向大學生宣傳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跡、感人故事,發揮模范人物的示范效應,為大學生積極引領道德風尚。加強高校社團文化活動,增強大學生文化道德修養,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文化保證,進而提升大學生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價值塑造能力,指引其在筑夢、追夢、圓夢之路中,成為助推民族復興使命實現的堅定力量,培養大學生的理想信念。
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深入社會,體驗生活,積極參加專業實習、社會調查、“三下鄉”、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為大學生投身于社會實踐創造機會,增強大學生對文化自信思想的認識和實踐;鼓勵大學生到紅軍長征遺址、井岡山等革命老區、相關博物館等實地考察,讓大學生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對“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有深刻的理解和認同,從紅色基因汲取強大的信仰力量,用紅色文化涵養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體察民情、了解社會、豐富閱歷,鼓勵大學生通過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要發揮社會教育、高校教育、家庭教育協同共治機制,這就要求理想信念的培育要貫穿于學習、生活的全過程。將高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結合,做到將理想信念的培育落到實處。通過良好社會風氣、優良家風和校園文化育人氛圍,提升理想信念的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