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憲菊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3)
我國古代文學作品凝聚著我國古圣先賢的智慧,學習古代文學作品可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在當今,各個高校已有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課程的開設,初步達到了學生學習古代文化的教學目標。然而,大部分學生僅僅是為了完成課程的學習,并沒有對優秀傳統文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古代文學作品由于語言習慣和文字意義均與當今流行的主流文化有所差別,這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大部分學生盡管在高校學習了古代文學作品與文化常識,依舊在傳統文化的解讀與理解上存在困難。大學生有著成熟的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通過完善高校課程里的古代文學作品教學方法途徑的摸索,以期對古代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所幫助。
在高校中,古代文學作品的學習離不開大學語文課本的編撰。老師通過對課本里的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對老師所說的知識點加以關注,最后通過課程考核方式完結課程的學習。對于古代文學作品的學習,學生通過老師的講解主要完成對文學作品語言的理解、語言表達習慣的理解以及古代人文生活的了解。課本中的大部分古代文學作品涉及大量的歷史背景與古代人民生活習慣,這為學生深度理解古代文學作品內涵增加了難度。如唐詩,大部分對唐詩僅僅背誦,追求字面的表達意思,對于唐詩中的韻律之美甚少了解。教師對古代文學作品的講解既要培養學生對古代文化的興趣,又要對文章中的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授。優秀傳統文化在古代文學的體現在于人物關系、故事內容、修辭手法、情感表達、意境深遠上,這些方面均能夠為學生的人生價值觀以及藝術審美觀上有極大的影響[1]。
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既要完成對古代文學作品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感情進行講述,還有為學生講解文學作品所涉及的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此外,教師還要對課堂的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這樣教學任務多元化的情況下,教師的教學時間難于得到合理的分配[2]。若教學任務簡單化,學生在課堂上又無法充分理解古代文學作品的魅力無法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若將課堂任務分配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完成;盡管這樣的課程安排能減小教師的教學壓力,但是學生在課下的自控力不足,這就導致學生不能充分發揮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完成學習目標。
古代文學作品涉及的內容與文化知識與現代文化相差的時間較遠,教師在教授古代文學作品時,若僅僅是帶領同學完成背誦和熟練掌握文學作品內容的情況下,課堂會呈現出枯燥乏味的效果。如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文言文的講授,大部分老師僅僅通過幻燈片的形式將文言文的詞匯進行講述,學生在被動接受這些文詞講解時容易產生機械記憶,對文言文的學習熱情也不斷地被消減[3]。對于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宋詞的講解,大部分老師在課堂上的互動方式依舊是提問學生的背誦記憶情況,并沒有與學生展開對宋詞美好意向的探討與互動。
優化課本古代文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首先,大學古代文學作品教材首先要分配好唐詩宋詞與文言文的比例。唐詩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學里的璀璨明珠,它體現著詩詞文化的發展的巔峰。短短的文字既能表達情感又能有音樂韻律之美;而文言文的古典文學文章,既能讓學生了解古代書面語的表達,又能在文章中深入了解古代文化與人文精神。考慮到大學生有成熟的理解能力,因此在課本的結構安排上盡量做到文言文內容對于唐詩宋詞的內容結構。此外,對于唐詩宋詞部分,課本要攝入詩詞音律的簡述,教師要對詩詞音律進行講解,能夠讓學生初步掌握詩詞的描寫手法[4]。此外,在古代內容上選擇更多思想積極、具有文學特色的古代文學作品,學生通過作品的學習激發了對古代文化的好奇心,主動在課外翻閱古代文學作品,從而促進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教師通過優化古代文學作品教學內容。首先,教師在課堂上要深度挖掘古代文學作品中所包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核。讓古代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動化,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產生情感共鳴,從而達到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傳達。如岳飛的滿江紅詩詞的講解,教師對岳飛的愛國情懷與詩詞內容的結合進行講解,讓學生感受到了古代文學魅力的同時也打下了愛國教育的基礎[5]。其次,教師要積極地為學生安排課下自學內容;學生通過自學內容在課堂上發表對古代文學作品的見解,教師要通過課堂交流的模式讓學生表達對自學內容的感悟。教師將課堂時間更多地交給學生,對于教師而言是對古代文學作品課堂的優化;對于學生而言是自主了解古代優秀傳統文化的體現;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優化,可培養學生主動閱讀古代文化作品的能力與習慣。
在高校中,課堂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可專設古代文學作品與優秀文化傳承的選修課時。選修課時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減輕教師由于古代文學作品教學時間有限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的壓力,另一方面選修課完成的方式可在線完成。教師可通過網絡為學生安排教學視頻的學習,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完成課程學習。教學視頻的錄入可以讓教師對于課程的講解與對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優秀文化有更多元的展示,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文通過對高校中古代文學作品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完善措施,旨在學生通過古代文學作品的學習,感受優秀文化帶來的精神享受與古人的智慧結晶,從而激發了學習與深入了解古代優秀傳統文化的激情,達到傳承古代優秀傳統文化的目標,提高當代大學生民族文化自信心。此外,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豐富的題材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思想體系與民俗文化的學習素材。學生通過多元化的古代文化學習不但可以了解先人的勞動智慧,同時豐富的歷史故事的學習也為學生的思維方式,理解問題的角度提供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