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建軍
(中國石油河北張家口銷售分公司,河北 張家口 075000)
為了順應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我國油田工業企業不斷擴大經營范圍和領域,提升經營層次,實現在國內外競爭激烈中成功生存和發展的目標。經濟形勢瞬息萬變,面對不斷嚴峻的競爭環境,如何發揮新時期石油文化在基層企業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提高基層企業核心競爭力,助推基層石油企業獲得長足發展,是我國石油基層企業一直關注的焦點。基層石油企業應深入學習新時期石油文化,了解其歷史淵源和形成過程,并且不斷研究新時期石油文化對構建基層企業文化體系的路徑和方法。
新中國石油工業是中國石油文化產生和發展的搖籃。首先,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老一輩石油開發人員響應國家經濟建設口號,率先在祁連山下的沙漠腹地開了新中國第一口油井—玉門油田。玉門油田是新中國第一個油田,是我國石油工業搖籃。老一輩石油開采人員在玉門油田開采建設中形成“艱苦奮斗、三大四出、無私奉獻、自強不息”的石油精神。其次,在1954年和1955年,我國經歷決定在柴達木盆地進行石油勘察到柴達木盆地開采成功兩個階段。圍繞柴達木盆地石油開采的快速進行,大批青年志士奔赴青海,鑄就了“愛國、創業、奉獻”的石油文化精神。再次,1960年中國為了甩掉“貧油”帽子,在國家困難之際,大批石油人毫不猶豫聚集在松嫩平原,石油會戰由此展開。在與惡劣自然條件和匱乏物質基礎抗衡過程中,王進喜等老一輩石油人堅持“兩分法”前進,積極開展“學鐵人,做鐵人”實踐活動,形成“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大無畏精神。三年開采歷程,老一輩石油開采人鑄就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
為內核的大慶石油文化精神。最后,大慶石油文化具有紅色革命屬性,延伸了中國革命精神,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是我國石油文化的核心。經濟形勢推動我國石油企業文化不斷發展,如今新時期石油文化依然以大慶石油文化為核心,但同時融合了時代特征。在了解新時期石油文化的歷史淵源和形成過程基礎上,我國以中國石油河北張家口銷售分公司懷下片區為例來探討一下新時期石油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實踐。
以人為本理念是伴隨全球化進程進入中國的。是新時期石油文化的全球化特征體現。中國石油河北張家口銷售分公司懷下片區作為石油工業體系的一分子,企業文化建設需要貫徹“以人為本”理念。第一,以全體職工為主體。全體職工是企業經濟價值的締造者,企業想要經濟價值最大化,就要尊重和關心每一位企業員工。企業管理者應用心發現職工的不同需求,有的人注重物質層面,有的人注重精神層面,所以企業管理者要善于發現職工需求,不斷滿足職工需求,刺激全體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為企業文化建設奠定群眾基礎。第二,以人才為本,這是新石油文化的以人文本理念的另外一種體現。經濟全球化形勢充分體現,人才是所有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中國石油河北張家口銷售分公司懷下片區作為基層企業,更需要人才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所以公司應該注重人才培養,激勵企業員工不斷通過自身學習獲得晉升,將自身職業發展和企業長遠發展結合在一起,為企業文化建設打造更加高素質團隊。
新時期石油文化的誕生過程是中國石油從業人員和國家利益高度統一,個體不斷自我實現的過程。中國石油河北張家口銷售分公司懷下片區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實踐新時期石油文化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個性與共性的平衡,推動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的統一。第一,突出懷下片區的個性,兼容中石油集團的共性。從企業管理基本原則來看,懷下片區企業文化建設應該保持懷下片區本身的個性,同時兼顧中石油集團的共性。為了適應石油行業和經濟形勢的發展,懷下片區應在保持中石油集團共性的大前提下,著手打造符合懷下片區特征的企業文化,保持懷下片區的自由空間。無論是業務層面還是制度層面,都應該平衡好懷下片區和中石油集團之間的從屬關系。第二,“求同存異”,確保懷下片區整體利益和懷下片區單個員工之間共性和個性的“和平共處”。懷下片區已經擁有普遍被認可的經營價值理念。伴隨經濟狀況日益嚴峻,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不斷輸出創新工作方法和管理制度。懷下片區的每一位職工應該在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不斷發揮自身優勢特長,將企業精神內化在日常工作中去。懷下片區的管理者也應該注重企業內部不同個體的素質和能力區別,保持員工個性,加強思想建設工作,確保員工個體利益和企業利益共同發展。
企業制度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內源性動力,從制度層面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保障。第一,健全崗位職業化的管理體制。優秀企業家是企業管理的優勢資源。通過研究不難發現,歐美國家在健全的培養體制下,誕生了一批優秀的企業管理者。懷下片區雖然屬于基層企業,但從長遠發展來看,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專職專業人員。因此在懷下片區內部,應該為新時期石油文化的建設培養專業執行團隊。第二,建立有效企業激勵機制。新時期石油文化的成型過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實踐能夠推動理論不斷發展,理論的發展也依賴于從業者的不斷創新實踐。懷下片區應該創建創新激勵機制,激勵機制包括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管理者需要在企業內部,用有效激勵機制,鼓勵員工進行業務能力創新,在企業內部逐漸形成創新氛圍,為企業發展輸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員工只有切實感受到創新的力量,才會積極創新。創新文化既是企業業務增長的動力源泉,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動員源泉。
新時期石油文化孕育,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是無數革命先輩努力奮斗,不斷學習研究石油開采知識的過程。懷下片區需要在企業內部不斷宣講新時期石油文化的歷史淵源和進化過程,讓全體員工領略革命先輩在其中所付出的心力。第一,在企業內部開展技能競賽,打造學習型團隊,鼓勵員工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企業員工綜合素養的提高可以促進企業整體實力的提高,管理者應該有意識地在員工內部倡導學習競技風氣,打造學習型團隊;第二,在企業內部開展失敗經驗分享大會,打造學習型團隊。新時期石油文化形成的歷史進程中,有無數革命先輩經歷開采失敗和挫折,但是他們不斷克服困難,總結經驗教訓。不僅推動了國家經濟建設,也為我們貢獻了新時期石油文化這一優秀精神文化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新時期石油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新時期石油文化應用于基層企業文化建設的時候,基層企業需要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企業員工為中心,平衡企業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以新時期石油文化為模板,不斷鼓勵企業內部學習和創新,并且進行專職企業管理人員培養,分別從制度層面和人員層面保障企業文化建設的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