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疆(1905-1925)是高陽縣利家口村人,1919 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學。1920 年鄧中夏指導他和其他先進分子建立了保定社會主義青年團,并組織“文學研究會”,設立書報販賣部,秘密出售《共產黨宣言》《新青年》《新潮》等革命書刊。1921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 年5 月,他和張效先代表保定團組織赴廣州出席全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后當選為保定團委書記。1922 年11 月,保定地區建立黨組織時,他當選為育德中學黨支部首任書記。
1923 年王錫疆調北京,在李大釗身邊工作。1924 年11月在示威游行中與反動軍警發生沖突,他為掩護同志遭軍警毒打,造成腦震蕩,后被搶救無效,不幸犧牲,年僅20 歲。
(摘自《可愛的河北》)
在現代京劇中,抒寫黨的領導,表現共產黨員英勇斗爭的劇目不勝枚舉,《蝶戀花》即是其中之一。
《蝶戀花》演的是毛澤東的夫人楊開慧(1901-1930)1921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 年-1927 年隨毛澤東在上海、韶山、武漢等地開展工農運動和婦女運動。大革命失敗后,她在湖南長沙板倉發動群眾,堅持武裝斗爭,被捕入獄,直至壯烈犧牲。
該劇1977 年由中國京劇院(今國家京劇院)演出,李維康飾演楊開慧。李維康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戲校(中國戲曲學院)培養出的“四大名旦”之一,她在劇中通過唱念做表,完美地塑造了楊開慧的英雄形象。尤其在唱腔上,詞美腔美,激蕩人心。如“火種綿綿”一場,他唱[西皮垛板]:“莫道大火難再起,有石在,火中綿綿無絕期……小溪水穿山岳,千回百轉、東流入海不停息。人間事物常此理,堅定信心莫懷疑。”再如“向朝陽”一場,她唱[原板]:“播火種你四處奔忙,身臨多少風和浪,結同心,我焦慮,掛牽抄寫文件到天光。……越秀山前喚起民眾沖決羅網,大江上下武裝工農戰旗飛揚!”
(摘自王德彰著《談戲說史》)
過去的事兒,我們叫作歷史,然而,“史”的本義不是指歷史,而是一種官職名,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如此解釋:“史,記事者也。”也就是說,“史”是記事的官吏。《周禮》又說:“史,掌管官書以贊治。”這里“史”又是管理書籍的官吏。
古代的記事之官,每天拿著小本子在國君前后跟著,有什么事就記下來,這因此讓中國的歷史書籍很有現場感,很耐讀。
傳說早在黃帝時代就有史官了,那時有個史官名叫倉頡氏,因為他是傳說中文字的發明者,所以很有名。還有一個史官,就不怎么有名了,名叫沮頌。漸漸地,人們將史官所記錄的書,也稱為“史”。
史官的權力不大,但國君或者皇帝還是忌憚他們的,因為百年后蓋棺論定,就看他們的記錄了。宋朝某位史官妨礙了趙匡胤打鳥,老趙敲掉他兩顆牙齒,但事后又害怕,馬上賠禮道歉并附加賠償,但打史官這事還是被記下來了。
(摘自《廣州日報》)
吉尼斯世界紀錄起源于英國。
1759 年,一位叫吉尼斯的愛爾蘭人在都柏林開辦了一家啤酒作坊,生產的啤酒名為吉尼斯啤酒。經過200 多年的努力,吉尼斯啤酒行銷世界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吉尼斯由此出名。
1951 年,當時吉尼斯啤酒廠的總經理休·比弗爵士正在愛爾蘭韋克斯福德郡參加一個狩獵聚會。在那里,他和聚會的主人因一個問題產生了爭論:“歐洲哪種獵鳥飛得最快?”他翻遍了所有的參考書都沒有找到答案。
1954 年,回想起狩獵聚會上的爭論,休·比弗爵士產生了創立吉尼斯紀錄品牌的想法,并邀請孿生兄弟諾里斯·麥克沃特和羅斯·麥克沃特共同撰寫一本記錄事實和數據的書籍。1954 年11 月30 日,在位于都柏林佛利特街107 號盧德門大樓頂層體育館的兩個房間里,“吉尼斯世界之最”公司誕生了。
(摘自《百科知識》李 莉/文)
讀報刊,常見“挖野菜”的寫法,這是不準確的,應寫為“剜野菜”。
剜是動詞,指的是用刀子、鏟子等小型工具挖,用力較小,如“用掏耳勺剜耳屎”“我去地里剜野菜”。京劇《武家坡》薛平貴的唱詞中即有“下得坡來用目看,見一位大嫂把菜剜”。而“挖”則指用工具或手從物體的表面向里用力,取出一部分或其中包藏的東西,如“挖地道”“挖井”“挖山洞”等。“剜”“挖”的區別是:“挖”所用的工具較大,如鎬、锨,且必須用大力。
(史 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