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堂
“時間”遐想
經濟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關于配置資源,而資源大都可歸結為“時間”,因一切節(jié)約都可看作是時間的節(jié)約,人類的一切工作也都與時間緊密相連,或者說就是為了時間。從經濟角度上看,財富是用時間來創(chuàng)造的,決定商品價值的是社會平均勞動時間;從政治角度看,鄧小平大聲疾呼“不爭論”的目的也主要是為了“爭取時間干”;從軍事上看更可見,關鍵時刻的一分鐘甚至一秒鐘就可能決定戰(zhàn)爭勝負,或者尸橫遍野,或者班師凱旋;教育的最高層次說到底是能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把盡可能多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教給學生的目的最終也是為了他們能節(jié)約時間。體育比賽,科技發(fā)明,乃至國家間的競爭,哪個不是在競爭時間?醫(yī)生治病救人的目的,說穿了就是為了讓人延年,而人們鍛煉、養(yǎng)生的目的也是如此。明白了以上道理后要記住:提高工作效率是最大的自重、自愛;不無端地侵占別人的時間是尊重人的重要方面;關心人、教育人乃至給人送的最好禮物是給予別人時間和教會別人節(jié)約時間。有的人雖然時間無多但仍夜以繼日為國操勞,為民實干,即便他們去世了,他們的精神卻永遠活鮮。古代的岳飛、屈原,現(xiàn)當代的劉胡蘭、雷鋒,不管他們離世多久,都無法改變在人們心目中的風姿英年。老子說過“死而不亡者壽”。是的,因為他們活在世世代代人的心間,永遠,永遠,超越了空間,超越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