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楠
(遷安市檔案館,河北 唐山 064400)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推進,單位需要借助財務會計檔案的內容,對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分析,從而找準事業單位改革和發展的方向。然而長期以來,事業單位對財務會計檔案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相應的規范和制度,使得日常的管理隨意性強。這就需要事業單位轉變思想觀念,對現存的管理問題進行積極解決。
事業單位在從事經營活動中,需要對涉及的財務情況進行記錄,而財務會計檔案管理就是記錄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內容。然而在實際的工作中,事業單位管理層,更加重視單位內部的資產和財務情況,重視資金的流向和運行效率,而對于事業單位的經營記錄與管理重視度不夠,沒有挖掘和發揮財務會計檔案管理的內在價值。絕大多數管理層,在日常工作中,關注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對于財務相關憑證和記賬沒有認識,而財務管理層更重視單位財務的審計與核算,對相關的財會資料憑證重視不夠,認為只要進行裝訂、保存,沒有制定相應的管理流程和制度。而當前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缺乏責任感,對財務會計檔案認識不足,在進行裝訂、保存的過程中,由于沒有制度的監督和引導,造成工作中易發生資料的遺失[1]。
當前,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檔案管理工作,和單位本身相互脫節,存在一定的距離,相關實際管理內容和單位日常工作差距較大,而在具體的管理中,也沒有對資料的歸檔時間和內容進行明確的規定,這就使得財會檔案在進行調閱和管理的過程中非常繁瑣。事業單位在進行經濟活動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票據,如各種憑證、報表等內容都是需要進行歸檔的,而另一些對賬單、資料,由于沒有明確的規定,則往往存放在相關的負責人手里,使得財務會計檔案不夠完整,增加了遺失的風險。而在日常的管理中,由于財務會計檔案管理缺乏相應的規范,使得資料在制作、整理、歸檔、調閱的過程中都不夠完善,資料的利用率不高,各種責權不清,管理混亂,容易出現資料的外泄和缺失。
財務會計工作涉及事業單位的核心工作和管理,不僅需要管理人員自身有著豐富的財會經驗,扎實的財務理論知識,還要具有較強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同時,隨著我國社會信息化、網絡化發展,事業單位也在積極推廣信息化管理,這就需要財務管理人員自身的適應能力極強,能夠掌握相應的技能。然而在實際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檔案管理中,崗位人員配備不足,檔案管理沒有專人負責,基本上都是有財務人員兼任,缺乏統一的檔案管理部門。而財務人員對檔案管理認識不足,沒有對財務會計檔案的相關內容和流程進行梳理和優化。同時,財務會計檔案管理屬于冷門專業,而日常缺少相關的培訓,就使得相關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事業單位的財會檔案管理是財務工作的收尾環節,其作用是對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梳理,只有提高檔案管理的重視,加強管理工作的認識,才能確保會計檔案管理工作高效、順利地開展。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要借助各種方式,逐漸認識到財務會計檔案管理在單位中的意義和作用,借助培訓和相關宣傳,促使單位管理人員重視財會檔案管理工作,為其提供相應的支持。同時,借助現有財務檔案的相關法規和管理條例,結合自身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單位的財務會計檔案管理制度[2]。
事業單位的財會檔案管理只有借助相應的制度,才能使得整個管理的內容、流程更加科學、合理規范。在具體的管理內容中,應該明確規定相應的檔案資料歸檔內容、范圍、時間,對之前疏忽的資料內容,要特別進行注明。同時,還要對財務會計資料的檔案制作流程、內容進行規范,統一檔案形式,對封面、日期等要詳細進行記錄,對已經整理和歸檔好的資料要有專人進行簽字確認,或者加蓋單位公章。為了凸顯財務會計檔案的價值,要重視檔案資料的調閱管理,重視查閱人員的權限,對資料的查閱人員進行相關登記。在針對一些資料外借的情況,要嚴格走相關的審批流程,在確認其借閱的合理性和相關領導確認同意后,才可以進行借閱。而借閱人在外出借閱時,還需填寫借閱時間、歸還時間、用途等信息。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事業單位的業務量和工作范圍不斷擴大,其經濟活動愈加頻繁。財務會計檔案管理人員,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加強對財務和檔案管理知識的學習,積極提升自己的現代技術,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發展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應該加強相關方面的人才培訓和引進,加強對外交流的頻率,讓相關人員在交流學習中不斷進步,同時在學習中逐漸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使得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得到了提升[3]。
總而言之,財務會計檔案管理是對事業單位發生經濟業務的記錄,單位能夠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而面對財務會計檔案管理中的各種不足,應該以制度進行規范和引導,重視人員素質的提升,將會計檔案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斷對現有的管理內容和流程進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