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艷芳
(鄭州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00)
圖書館可以為廣大讀者提供知識信息,資料查詢,面對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需要創新管理服務水平,才能提供符合需求的借閱、查詢等服務。作為信息文獻建設陣地的圖書館,為文化傳播提供場所,開展學術講座服務,可以推動普通大眾文化建設、信息建設[1]。圖書流通管理服務也是圖書館創新的關鍵工作,直接影響到基礎文化傳播和交流學習。所以,對圖書館圖書流通管理服務進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分析如下。
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發展,閱讀者對知識需求的更加廣泛及建設文化強國目標,都對圖書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術有著明顯的優勢,使圖書館管理工作發生改變,對圖書館管理發揮重要的作用[2]。而圖書館傳統服務模式已轉變成數字化服務模式,不斷推動著圖書館提升服務質量。自動化管理替代人工服務,在信息獲取、儲存等方面都會發生改變,而圖書館圖書流通管理服務也會面臨更大壓力。
受市場、數字信息等環境影響,圖書館圖書流通不斷加深開放程度,使借、藏、閱實現一體化管理,消除流通障礙,提升讀者借閱體驗。在借閱基礎上,為讀者提供咨詢服務,擴大圖書的流通內涵,滿足讀者需求,對讀者反饋及時記錄,做好采購工作。可以增加新型業務,綜合業務向圖書流通中滲透,會弱化流通獨立性,對流通管理服務造成壓力。
圖書館閱讀服務優化可以營造良好環境,自主借閱,使圖書館藏、借閱融合為一體。開放性流通會增加不穩定性,例如:亂放、損毀、破壞環境等,都會加大流通管理人員工作壓力[3]。
與傳統流通模式相比,新型圖書流通管理模式,工作人員要負責借還、咨詢、講解等工作,導致工作量過多。工作人員學習流通管理服務技術,才能掌握技巧,學習各項知識,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圖書館圖書流通管理服務基礎工作是管理藏書,整理文獻、研讀文獻,通過管理服務,才能減少文獻的損失,延長文獻的閱讀壽命,提高文獻的使用率。所有藏書要整齊擺放,方便讀者取放,圖書保持在流通狀態,流通越快,作用越大。管理水平經過調研發現,選書時缺乏排架規則基礎認知、圖書分類檢索,很容易出現放錯書。流通管理人員要對書架加強巡視管理,整理擺放錯誤書籍,保證擺放準確。歸還和新購入圖書及時上架,供讀者借閱,提高流通率。圖書損毀要及時修補,避免圖書流通受到影響。隨著文獻更新速度的加快,在加強圖書流通管理,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流通率。
圖書館流通管理服務由高新技術支持,包括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硬件設備舊,配置低會影響運行的速度,更新維護落后也會影響圖書管理安全性。軟件包括管理者素質修養、服務水平、工作效率、工作態度等內容。圖書流通管理服務要關注新技術和新知識,引進現代信息技術,從而提升圖書館圖書流通管理效率,發揮保障作用。重視流通管理服務建設,合理配置,保證圖書流通穩定性,配合定期檢查,實現圖書流通管理高效性[4]。
圖書館對讀者的服務要針對讀者個性化需求,加強圖書流通管理服務時,還要開發館藏特色,滿足讀者個性化訴求。館藏特色包括豐富的信息資源,也能為讀者服務奠定基礎,其豐富程度也會直接影響圖書館流通管理水平,構建特色館藏體系,可以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制訂調整計劃,針對性對圖書采購,可以保證館藏特色化,發揮服務優勢,加大對信息資源利用,補充現有資源,優勢互補,更好地服務于讀者。
堅持以人為本為指導,完善圖書流通工作,對管理服務方式變革,使大家都參與到流通管理工作中,做到以人為本開展服務工作,強化服務意識,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針對性服務,提高讀者的滿意度,增強流通管理實效。館際互借、預約方式,可以實現館際間資源流通,以此提高圖書的利用率,可以滿足個性化需求。關注服務環境,提供舒適的、優雅的閱讀環境,可以使讀者在良好環境下,可以感受到閱讀快樂。圖書流通管理用于普通讀者入館指導,掌握規章制度、典藏文獻,確定有興趣書目,優化圖書館圖書流通管理服務水平[5]。
館員是服務主導者,提升館員素質與能力,加強資源、技術、人力等多元素整合,館員自我學習同時,還要接受專業培訓,培養市場意識和協調能力,增強對專業學科指導能力。提升館員素質能力,可以構建科學的體系,奠定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基礎。流通管理服務學科管理人員存在知識單一的問題,讀者有某一專業需求,館員接受培訓后再對館內進行學科管理,可以了解各學科資源,使學科知識不斷積累,優化圖書流通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圖書館基礎、核心工作內容是負責圖書流通管理服務,分析圖書流通管理服務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和改進,由傳統藏書管理向構建特色館藏發展,提供軟硬件支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對館員加強培訓等多個方面的優化管理,可以對圖書流通管理服務進行優化,滿足圖書流通管理服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