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亮明 羅曉紅 吳茵茵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0)
眾所周知,“三全育人”即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高職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以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是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高職院校圖書館“三全育人”:即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伴隨學生成長過程(全程),高校圖書館工作者(全員)在服務工作開展過程中充分發掘服務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全方位)的服務模式。落實中央、國務院政策,湖南高職院校需將“三全育人”理念應用于育人實踐。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提出要堅持“三全育人”。“三全育人”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基本方法。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南是高職教育大省也是全國職業教育強省,需將“三全育人”理念應用于育人實踐。
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圖書館需將“三全育人”理念應用于圖書服務育人實踐。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要建設校園文化,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都指出:學校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校園文化教育。圖書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承擔著為培養學生全面素質服務的職能,需將“三全育人”理念應用于圖書服務育人實踐,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高職院校圖書館內涵建設,需將“三全育人”理念應用于圖書服務育人實踐。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教高〔2015〕14號)指出:服務育人與文化傳承是圖書館兩大主要職責;圖書館應拓展和深化服務,應全面參與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采取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三全育人”背景下,圖書館需將“三全育人”理念應用于圖書服務育人實踐,進一步提高教育水平,為教育教學科研服務,為培養學生全面素質服務。
隨著“三全育人”理念不斷的深入人心,高職院校圖書館職能大多在嘗試轉變,從以服務為主的職能轉變為服務職能與教育職能并重,由“教”向“育”轉變。轉變職能后,高職院校圖書館該通過哪些路徑踐行“三全育人”,這是許多業內人士正在思考與想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如下方面對“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育人路徑展開闡述。
首先,為達到館藏對學生全面成長起潛移默化促進作用的目的,要圍繞育人目標建設館藏資源,包括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
其次,要好好利用館藏資源育人,通過開展讀書系列活動,提高資源利用率,充分發揮館藏資源作用。
首先,為讓圖書館由單一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向“學習服務中心、教學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和知識服務中心”轉變,要精心對氛圍進行設計(利用環境布局進行文化育人)。包括宣傳標語、宣傳欄等內容以及放置位置的選定等。
其次,要精心對活動進行科學設計(利用文獻信息資源進行文化育人)。包括活動主題、活動載體、活動內容、活動形式、活動評價等。
首先,“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館員務必讓服務理念深入人心。包括服務意識、服務能力、服務手段、服務態度、服務內容、服務標準等。其次,服務育人是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主要職能。圖書館全體人員應該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中心,在服務/教育的每一環節堅持做好服務育人工作。另外,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建設資源環節應該開展服務育人。應該精心設計圖書館資料選購(標準、流程、原則等),讓資源建設環節體現服務育人,使購買回來的圖書資料更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第四,在圖書流通環節應該體現服務育人。應該精心設計借書與還書流程、借還書規章制度等,讓資源流通環節體現服務育人,使圖書資料在流通過程中更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首先,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為用戶打造集知識、學習、培訓與休閑為一體的理想閱讀場所,例如在適當的位置擺放植,在顯眼的位置掛置宣傳欄/宣傳標語等等,做到處處體現環境育人。其次,要精心打造圖書館內的無形的人文科技氛圍,如優美雅靜的綠化環境、寬敞明亮的借閱室、學術濃厚的學習空間、別具特色的內部裝飾、底蘊深厚的藝術氛圍。另外,要完善高效的便捷設備。這些多元豐富的環境因素匯集了人文、藝術和科技的滲透力和感染力,對用戶的品德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有利于讀者更好地汲取知識,使用戶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對其心理及行為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教育,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首先,為確保育人長期開展,要構建“全員”間的協調合作機制。包括圖書館內部領導、管理者、服務者以及其他參與圖書館育人工作的所有人員之間的協調機制,還包括圖書館館員與專業教師、高校管理者之間協調統一的機制。其次,要構建“全程”間的銜接機制。包括針對大學生學習生涯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銜接推進機制,還包括形成圖書館日常服務全過程的銜接機制。另外,要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育人機制。包括育人資源、育人空間、育人方式、育人內容等的實現,將這些因素協調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