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萌 梁義波
(青島市圖書館,山東 青島 266071)
我國圖書館的服務標準規范主要是國家層面、省市層面和行業協會層面的標準規范。經過文獻調研,發現國內涉及圖書館智慧服務的代表性標準規范主要有《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征求意見稿)》、《上海市公共圖書館行業服務標準(試行)》、《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評估指標》等。其中,現行的《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于2011年制定,2020年修訂征求意見稿已成文并公布,征求意見稿考慮到社會、技術及圖書館的最新發展情況,在智慧服務方面具有代表性,故本研究主要以《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征求意見稿)》為分析樣本。在圖書館多元化知識服務、智慧自助服務、多元文化服務以及隱私保護等方面,我國相關標準規范有所涉及但不夠深入。如相關標準規范明確規定圖書館應提供講座、展覽、培訓等服務,要有包括自助借還、查詢、打印復印等在內的自助服務,要滿足各類文化背景用戶的需要,要妥善保護讀者個人信息、借閱信息及其他可能涉及讀者隱私的信息等,但各標準規范在指導此類服務的實施細節上涉及較少。
隨著5G商用牌照的發行,現如今已進入5G時代,在智慧圖書館建設過程中,可充分借助5G技術完成圖書館革新,為智慧圖書館信息高容量存儲與高效率傳輸提供保障。在實際建設過程中,5G技術從以下幾個方面完成智慧圖書館建設:第一,智慧圖書館互動直播。5G網絡技術的最本質提升是超高清視頻,并帶動網絡承載力的提升,在全民直播社會環境下,智慧圖書館的構建離不開互動直播活動,此時可借助5G技術完成高質量互動直播,其具有超清、全景的獨有優勢,將智慧圖書館內各場景實時傳輸至讀者,并基于網絡完成互動。除此之外,為進一步保障直播活動效果,可預先用VR技術完成沉浸式創新,實現智慧圖書館館員與讀者間的虛擬互動,但需要讀者具備相應的VR觀看設施方可實現,具有一定限制。第二,構建圖書館智慧書房。對于讀者而言,圖書館作為公共服務場所,其無法實現個性化服務與一對一服務,但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可憑借5G技術完成主題空間創設,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讀者個性化空間服務,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可在主題空間內完成用戶獨一無二的智慧書房,全面整合圖書館資源。同時,可結合AI人工智能為讀者提供智慧管家,便于智慧圖書館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因此不難看出,5G技術與智慧圖書館的融合為讀者圖書館個性化定制提供了可能。第三,保障智慧圖書館安防監控質量,智慧圖書館作為建筑體,從傳統意義上來講,其需通過攝像頭完成監控,但由于技術限制,無法實現高效監控與信息傳輸,導致圖書館安防存在滯后性,但在5G技術服務下可實現超高速信息傳導,并結合智能系統完成實時監控。
一般將智慧服務的平臺分為了三個階段,分別是信息收集、協同的感知以及泛在聚合,在構建中遵循相關的原則和特點來構建。首先,是要借助云計算和物聯網的技術來對各種需求的信息進行整合。其次,完善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建立起各種類型的信息資源,網絡的信息查詢平臺。最后,要維護查詢過程中平臺的安全性,最大化的滿足用戶的各類需求,便于用戶進行查詢與收集自身所需要的資料。
現如今,數據資源已成為各行各業穩定發展的關鍵性資源,其背后存在較大的隱藏價值,讀者信息數據隱私保護成為智慧圖書館實現創新服務的必經之路。為實現高效率、高質量數據保護,可從以下角度完成創新服務:第一,基于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構建多重保護機制,從讀者數據隱私、數據監控、數據管理三個角度展開,并結合先進技術完成信息訪問限制設定,當讀者不再需要閱讀服務時,自動監控系統與信息數據檢測系統將處于封閉狀態,并將未在線讀者信息設置“黑屋”,任何人不得訪問,以此保障讀者隱私,規避竊取與丟失問題。第二,降低智慧圖書館對于讀者信息的關注度。現階段,在智慧圖書館建設過程中,為保障服務準確需訪問讀者較多信息,這就要求智慧圖書館限制信息讀取權限,主要集中于知識需求、借閱時段等無關隱私的部分。同時,實現智慧服務時,需取得讀者同意后方可實行。第三,借助先進技術加固智慧圖書館安防體系,將網絡隔離、病毒防范等措施綜合運用,并基于上述5G安防系統進一步保障讀者數據隱私保護。
智慧圖書館的服務的建設需要不斷的迭代演進。因此建立有效的移動服務反饋系統是圖書館加強管理、提高服務質量的重要途徑。完善的智慧圖書館服務反饋系統不僅能及時處理讀者對服務的抱怨,而且能為提升讀者滿意度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甚至能在移動服務出現失誤時能為服務補救提供非常有價值的決策。如果缺少移動服務反饋渠道,就很難找到移動服務的提升方向。因此在建立移動服務反饋機制時積極鼓勵讀者反饋,加強和讀者的溝通,從反饋中吸取讀者真實需求,挖掘有價值的移動服務思路,進而反推移動服務質量提升,保證圖書館的良性運轉。
智慧圖書館聯盟的構建需結合以下兩點:第一,重塑聯盟發展思路,秉持“去中心化”思想,拓展智慧圖書館聯盟廣度與深度,不可為追求規模化而約束中小型聯盟發展。需借助網絡渠道進行正面宣傳推廣,整合聯盟成員館藏與讀者非隱私信息,以此為基礎提供優質服務。同時,需輔以相應的績效監督機制,強調讀者創新服務理念,對智慧圖書館違規行為給予相應懲罰。此外,對小型聯盟而言,需鼓勵其結合自身優勢走特色化道路,以地方特色為資源發展主題智慧圖書館,繼而全面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與內涵。第二,實現一體化圖書資源,滿足讀者多元化閱讀需求。對于智慧圖書館而言,智慧系統是必須產品,因此,可基于各智慧系統實現各智慧圖書館間的數據統一整合,并結合先進技術完成聯盟智慧體系,增設讀者訂閱功能,以此保障讀者閱讀體驗。與此同時,可基于聯盟智慧體系結合各成員圖書館優勢,打破空間限制,實現資源集成。除此之外,應在聯盟智慧體系基礎上完善后臺服務,提高系統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為創新性、智能化服務夯實基礎。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智慧圖書館的出現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智慧圖書館可以將用戶、資源以及圖書資源的管理人員之間結合起來,從而能夠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和高價值的服務,智慧圖書館是圖書館發展過程中的最高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