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斌平
(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5)
一般而言,國有企業想要實現穩定發展,進一步滿足現代化要求,就需加大對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度,在基于經濟建設、黨的先進思想下,結合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強化思想道德建設,解除發展與思想間存在的矛盾,構建良好作風,有利于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實現更大的效益。
針對國有企業而言,開展行政管理工作,旨在維持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有序展開,但直接工作對象與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樣的,均是對員工的品行進行規范,故二者之間有著精密度聯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實,可促進員工認知水平及思想境界的提高,基于國家政策指導的前提下,可將個人發展目標和企業、社會的發展需求聯系起來,以對企業的戰略決策,抑或是管理措施意義予以明確,約束行政管理,并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理論思考管理中的不足之處,這在完善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發揮著積極的意義。另一方面,企業開展行政管理,主要是充分的將員工技術專長發揮出來,促進企業價值的提升,不僅會實施剛性對員工的行為進行約束,且也會設置激勵措施,鼓勵員工,促進員工綜合職業素養的提高,這與思想政治工作培訓優秀人才宗旨相符,故重視對兩項工作的有機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有利于為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1)導向意義。一般而言,行政管理往往是基于統一管理的前提下,實現行政部分的良好運轉,并向著更高層次發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實現此目標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要不斷努力、探索,要幫助行政人員樹立正確的思想及價值觀念,以正確理論為基礎,更好的開展實踐工作。在此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發揮著向導作用,可及時糾正人員的錯誤認知,強化人員的綜合素養,促使其具備勝任該項工作的能力。
2)保障意義。針對行政管理而言,需要依靠相關制度進行約束,但只是依靠制度約束還缺乏力度,不利于對管理效果的確保,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則能為此項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在實際的行政管理中,科學、合理的展開思想政治工作,可減輕行政人員的心理壓力,且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平復人員對工作的逆反心理,促使員工進一步認識、了解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積極的展開相關工作。同時,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能夠引導行政人員更加合理的平衡,抑或是處理局部與整理利益、個人與組織利益等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員工凝聚力的增強,可實現行政效率及質量的持續改善,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1]。
3)激勵意義。針對行政人員而言,其思想往往會受到企業相關行政制度的約束和限制,在基于制度下經規范的引導,可不斷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故思政在行政管理中則就具備激勵促進作用。在行政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可將正確的思想理念、道德規范、法律法規等傳播到員工群體中,增強人員的思想覺悟,促使行政人員可進一步對自身與組織存在的聯系進行了解,認識到自身在組織中的價值,從而不斷挖掘自身潛能,有利于促進行政組織管理效率的提高。
4)調節意義。通常情況下,行政管理工作的展開均是在基于各項調理和管理制度下進行的,從表面上看具有較強的強制性,但行政組織實現正常運轉不可只依靠強制手段,需融合思想政治工作。在行政管理中,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實,行政人員可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采用說服教化、相互溝通等范式對企業員工的情緒、人際關節予以合理的調節,相較于規章制度的約束,此方式效率及說服力更高,除了能夠對人員的思想政治覺悟進行加強,且還起著感化作用,實現對各方利益關系更好的協調[2]。
5)凝聚意義。針對行政管理而言,其涉及的內容較多,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在強化部門員工凝聚力及向心力方面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在行政管理中落實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為人員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促進行政工作效率的改善。在此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就需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對相關工作制度及條例予以完善,促使人員團結一心,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務。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均為企業員工,隨著出發點及終極目標不一樣,但促進企業核心工作效率提高、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方面則是一致的。因此,在融合這兩項工作的過程中,就可將以人為本作為共同原則及交融點,致力滿足員工職業的實際發展需求,實現個人理想和企業戰略目標的統一。在此過程中,國有企業需基于自身行業特點的前提下,在企業文化中融入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實,幫助員工樹立敬業精神,不斷的提高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從而為各項活動的順利展開提供保障。同時,也要重視與員工的互動、交流,充分考慮新思想、新工藝等內容,以促進企業工作效率及質量的提高,避免員工樹立與企業理念相悖的思想意識[3]。
2)激發員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開展行政管理工作時,思想政治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幫助行政人員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重視對崗位工作思路及模式的創新,進一步對員工的實際情況及需求進行了解、掌握,從而對行政管理工作的思路、脈絡予以明確,以不斷激發員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其對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在實際工作中能夠解放思想,體現自我價值。同時,在經濟全球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社會主義市場競爭力就呈逐漸加劇趨勢,國企想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就需重視對人才的培養,讓職工能夠很好的適應新環境、新變化,增強良性競爭疑似。因此,就需將創造性思維能力運用到企業工作中,從而幫助企業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促進其健康、可持續發展。
3)將行政管理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平臺。國有企業開展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直接約束、規范員工的行為,而行為則是人們思想和認知的外在體現。既往行政管理模式往往是采用獎懲措施來達到目的,但此方法太過硬性,容易丟失人才,且需持續的強化控制機制。而思想政治工作則可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企業文化認知,通過對企業發展目標及個人訴求契合點的明確,可實現從思想層面展開行政管理,落實相關制度及措施。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行政管理就可作為實踐平臺,提高員工對企業管理的認識,糾正其錯誤認知,從而達到促進員工思想道德境界及實踐技能同時提升的目的,為企業的構建一支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隊伍[4]。
綜上,在國有企業的發展中,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均發揮著重要力量,二者的有機融合,可更加全面的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企業能夠適應日益復雜的經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