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雪玲
(東莞市環境科學學會,廣東 東莞 523000)
清潔生產審核,遵循標準化程序,調查和診斷生產、服務過程,找尋出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原因,通過制定清潔生產方案,使毒害物、污染物、能耗降到最低,實現廢物資源化利用。清潔生產審核的目的是實現減污、增效、降耗、節能,說明在清潔生產審核中,必須高度重視環保工作,以此促進企業長久、穩定發展,增加生產運營效益。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進程中,開始高度重視清潔生產工作,屬于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能夠為經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所以,在工作實踐中,掌握清潔生產審核,明確環保工作重點,以此提升清潔生產環保性能,以免破壞生產環境。因此,在清潔生產審核中,環保工作重點如下:1)制定審核內容與流程。開展清潔審核工作之前,必須按照企業特點,深入調查生產內容與生產工藝,掌握企業的生產特點內容與范圍。按照企業實際發展出發,制定標準化審核內容與流程,高效開展清潔審核工作,從根本上促進清潔審核工作效果的提升。在制定清潔審核內容與流程時,首先要注重企業生產單元,將其作為審核基礎,作為基礎審核單元[1]。通過審核基本單元,制定審核內容與流程。制定工作內容,必須深入分析工作內容,深入探究工作重難點,準確制定重難點內容。將生產作為審查單元,全面覆蓋清潔審查的相關問題,提升清潔審核效率。此外,在制定清潔審核流程與內容時,必須落實科學化原則。一般來說,工業企業生產期間,廢氣、廢物、廢水屬于清潔生產審核重點,清理重污染性毒害物質。在開展審核工作時,須遵循科學順序、嚴謹步驟執行。2)制定審核目標。在制定審核目標時,屬于清潔審核工作基礎,應當作為清潔審核重點。只有制定審核目標,才可以確保清潔審核工作開展效果。在制定審核目標時,必須科學分析企業生產方式、經營現狀,聯合企業發展規劃,合理開展清潔審核工作。注重制定和分析審核重點內容,應當詳細分析重點清理工作,制定標準化處理對策。通過落實清潔方案,有利于制定審核目標。確定審核目標后,可以確保清潔工作有章可循,全面發揮出清潔工作的環保性價值。3)分析審核數據。企業在清潔生產審核工作中,必須遵循標準操作步驟,涉及前期準備、預審核、正式審核、審核方案等。科學篩選方案,選擇與企業發展相適宜的方案。在確定審核方案后,注重分析方案可行性。可行性分析涉及內容較多,例如制定環保數據、環保效益等。所以,企業開展清理審核工作時,必須分析污染物質、廢氣、廢水、廢物數據,找尋污染物因素,確保清潔審核工作具備方案依據。在分析污染物數據的同時,還應當探究清潔審核工作管理缺陷,找尋出不足問題,為環保工作提供保障依據。
1)主要審核對象。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時,必須將產品生產工序、車間作為重點對象,由于其產生大量污染,危害企業環保效益。例如某印制線路板公司,設有電鍍、蝕刻、前處理清洗、曝光顯影、工序等。企業人員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時,詳細調查污染源,結果發現除了電鍍工序產生的廢水是污染物來源,還有大部分的前處理及鍍后的清洗廢水,也是企業的水污染來源。企業雖已按要求對各種鍍種產生的重金屬廢水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達到相應的排放標準后排放,但是前處理及鍍后產生的清洗廢水產生量也較大,因此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把這一部分也作為審核的重點。2)污染源來源與消減量。車間、產品屬于污染物來源,必須按照污染物種類,對污染排放進行控制。企業人員應注重調查污染物數據信息,確保調查可靠性與準確性。例如,某地區光學產品企業,將丙酮溶液作為清洗劑。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時,調查丙酮溶液內的丙酮含量,保證產品質量,并未回收利用丙酮。清潔生產審核期間,應當減少毒害材料使用量,利用丙酮回收機,全面收集和分離丙酮溶液,并且做好提純處理。提純處理之后,將其應用到浸泡、洗滌處理中,降低污染影響,還可以使企業生產成本降低。3)企業主要污染源。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時,企業人員應深入調查各個生產環節,找出存在的主要污染來源,同時詳細調查污染物去向。例如,某電子廠主要從事各類計算機的鍵盤生產,有碎料、抽粒、注塑成型、噴漆、絲印等工序。審核人員通過調查,發現企業的污染源主要有碎料工序產生的粉塵,抽粒、注塑產生的含非甲烷總烴的有機廢氣以及噴漆、絲印產生的含苯類有機廢氣。通過分析發現,噴漆和絲印產生的有機廢氣最大,因此是主要的污染源。為了降低污染源危害,從企業源頭采取減少的辦法,用低含量的水性油墨、水性漆代替油性油墨和油性漆;通過更新設備,提高噴漆的能力,并加強對有機廢氣處理設施的升級改造,降低廢氣的排放。
為了科學控制審核工作,必須全面提升清潔生產審核效率。提升清潔生產審核效率、質量、標準,必須制定科學化清潔生產方案,加大清潔生產力度,科學評估審核工作,同時對清潔生產審核問題予以分析[2]。1)優化完善清潔生產方案。開展清潔審查工作之前,必須制定標準化方案。因此,企業必須按照工作實況,對生產方案進行完善,加大方案落實度與執行度。注重提升相關人員積極性,強化責任意識,端正工作態度,以此發揮出人員在審核工作中的作用。同時,制定標準化獎懲制度,獎勵表現優秀員工,并且支持員工創新創造,普及先進的工作理念與方法。企業制定清潔生產方案,必須圍繞環保指標,全面提升生產物料使用率,使環境污染降到最低。此外,注重更新清潔技術,升級設備機械,制定合理化應急預案[3]。不僅要體現出企業經濟效果,還需要維護環保效益。2)營造環保氛圍,加大教育培訓力度。為了提升清潔審核工作實效性,必須加大部門與人員的配合度,不僅要提升人員專業技能與素養,落實各項制度機制,還需要加強環保意識,在企業內部營造環保氛圍。企業采用分組培訓、集中培訓、宣傳欄等方式,重點培養員工的環保意識,定期組織員工參與考核,確保人員均可以配合環保審核工作,保障清潔生產審核的持續性、常態化。3)提升審核評估效率。定期審核評估,準確定位問題與不足,制定科學化處理對策,糾正不良生產方式。采用審核評估法,可以持續強化企業清潔生產意識,全面提升清潔工作效率。在評估清潔審核工作時,人員應當收集和整理生產數據,維護數據信息全面性。比如,生產物料消耗、能源消耗等。科學分析技術,對審核人員理論知識、技能素養要求都非常高,必須確保生產方案具備可行性、經濟性、適用性,進一步提升審核工作合理性,確保審核工作的有序化開展。4)分析清潔生產審核問題與改進措施。企業涉及多個生產環節,當某一環節發生問題,將會影響環保指標合格率,所以要對各環節進行審查,全面落實責任。企業人員應當定期提交生產報告,技術分析生產問題,采用有效措施予以整改,以免擴大不良影響。在生產環節中,存在人為誤操作、機械故障等問題,上述問題涉及范圍廣,如果可以及時發現并予以處理,有助于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全面降低經濟損失。人為因素多為知識技能、綜合素養等,采用制度規定,對人員思想動態、行為方式予以約束,以此降低人為誤操作影響。
綜上所述,在現代技術支持下,清潔審核工作逐漸創新改革,可以預處理、預控制污染物,以免污染物威脅環境。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必須合理控制污染物,降低污染物的環境危害度。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可以緩解企業污染治理壓力,實現企業長久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