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琳 徐顕斌 許文強
(南京郵電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3)
隨著互聯網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各行各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在此情況之下,對物流行業有了更高的需求和要求,因此加強對于物流管理系統的研究和設計是十分有必要的。通過對物聯網技術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物流管理的效率,而且還能夠實現對于物流活動的全程動態跟蹤和監控,極大地提升了物流管理水平。
物聯網是新時期背景下信息技術的重要部分,在局部網絡、互聯網通信技術的作用之下,將各種傳感器、控制器等連接到一起,實現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連接,并由此建立遠程管理控制的智能化、信息化系統。在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通信技術以及各種傳感設備的幫助之下,能夠實現對于目標物體的自動識別、跟蹤、定位以及管理,對于物流管理系統的構建而言,不僅能夠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而且還能夠進一步簡化物流管理流程。
將RFID技術融入到物流管理的系統內,能利用其本身的應用特性,配合集裝箱的物流管理機制,將集裝箱貨物實現在物流雙方間的有效流通,建立完整的運轉供應鏈,物流服務企業需先獲取到運送貨物,通過陸上運輸,達到出境通關,而后可采取海運及其他交通渠道,來到進口國通關,再次經過陸運,將貨物交付給需方。此運輸過程中,存有諸多不確定性,且每批的運輸量較大,容易出現管理漏洞,而借助RFID技術,在各集裝箱上,均安設專屬的電子標簽,同時搭配GPS,可以對整個運輸供應鏈實行全程監管,隨時能采集到貨物當前的狀態數據,實行位置跟蹤。物流系統中,接收方在獲取到每個集裝箱對應的電子標簽資料后,可同步相應的通信信號,直接通過衛星將數據傳到物流中心,提高供應全鏈條環節的協調性。此外,在集裝箱運輸期間,利用RFID和GPS的組合,可達到全程監控的效果,保證遠距離輸送貨物的安全性。
在物流管理系統內實行可視化管控,是基于RFID技術的應用。在運輸之前,要求相關工作者在各集裝箱上安設電子標簽,通過控制系統可掌握貨物當前所處的位置,并借此了解集裝箱的狀態,以便及時發現箱內貨物散落在路上的現象。基于此,在物流系統上添加可視化信息技術,針對安有電子標簽的集裝箱,實行全過程跟蹤管理,確保貨物始終在可視管理的范圍內。
全自動化的配送系統,將電商內涉及的信息數據、物資以及資金三個維度的內容全部集約匯總,保證物流運轉系統的整體性。現如今,基于物聯網的深度發展,該種管理模式的配送中心下設置立體倉庫以及給料系統、分揀系統等,把貨物在分類配送環節中涉及的各個步驟均整合起來,確實提高物流管理的現代化建設效果。借此,提升物聯網在物流產業的應用深度,解放大量的配送分揀勞動力,能節省相關服務企業的人力投入量,繼而有效提升配送的效率。同時,可以有效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分類失誤,避免重復作業。
針對運送貨物進行全面監控,是體現物流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要素。目前,可借助GPS/GIS技術配合MIS,二者恰當組合運用,能針對正在運輸移動的貨物,進行實時監控的目的。具體來說,監控運輸汽車,可利用GPS技術與信息通訊、數據化地圖以及數據庫等現代科技,實現對其的全方位管控,可對汽車行進路線及行駛狀態加以監控,同時可預偷搶車輛,隨時跟蹤車輛的移動位置,并利用數字化地圖,掌握交通道路車流量,繼而優化行車路線,加快物流運輸的效率,及時把貨物送到需方手中[1]。
物聯網在集成物流管理系統中的應用,其主要目的在于強化對于運輸目標的監控,提高企業對于異常情況的處理能力,提升物流管理的效率,在降低物流管理成本的同時,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務。在應用物聯網進行物流管理系統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點:第一,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合理設計運營模式,為后續物流系統的設計和管理奠定良好基礎;第二,結合企業實際運行規律,即訂單、庫存、采購、加工、分揀以及發貨等環節的實際運營特點合理設計物流管理系統;第三,確定系統框架以及功能,通過對分布式和集中式系統的使用成本和運行效果進行對比以及綜合分析,選擇更優的系統框架;第四,集成化物流管理系統,不僅僅會涉及物流管理和運輸問題,還與企業財務等其他系統或者設備之間有著一定聯系,因此在進行系統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考量連接以及設備支持問題。
基于物聯網技術下的物流管理系統,其結構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面:第一,用戶端交互界面,該層面是用戶進行身份登錄、物流系統相關操作處理的界面,承擔著采購、庫存管理、物流配送、回收等相關功能。第二,網絡層,該層是整個物流管理系統進行信息交互的主要通道,通過互聯網、局域網以及無線通信網絡等發揮其自身功能,是實現數據傳輸和信息交流的必要環節。第三,業務層,主要負責物流管理過程中各個業務環節以及功能模塊的服務請求,例如,車輛運輸、配送等環節功能的實現。第四,數據層,其主要功能就是通過對所有物流數據信息進行收集整合,構成相應數據庫,為系統各項功能的有效發揮提供數據信息支持,通過數據層功能,能夠實現對于整個物流管理過程各方面數據信息的集成化管理。
結合物流管理內容,整個物聯網數據信息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第一,數據錄入部分:主要指的是目標物品基本信息的錄入,如產地、生產日期等;第二,數據采集部分:指的是產品基本信息、存儲信息以及運輸信息等方面的采集;第三,車輛檔案部分:對車輛信息的管理,包括車牌號、購入日期、違章情況等;第四,產品及物流信息部分:主要包括產品相關信息以及其在運輸過程中的物流情況;第五,系統維護部分:這一模塊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于為相關管理人員和操作人體提供系統維護功能,確保整個物流管理系統的正常使用和運行。通過上述五個數據模塊共同構成了物聯網物流管理系統的整個數據信息庫,為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了有效保障[2]。
綜上所述,通過對物聯網技術的有效應用,結合當前物流企業發展方向和運營規律對集成化物流管理系統進行科學設計,不僅能夠對物流信息進行高效的采集與追溯,實現可視化管理,同時還能夠對物流配送中心進行全自動管理,落實對于目標的全程監控。相信隨著對物聯網技術的深入研究和應用,集成物流管理系統的設計水平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