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院辦公室,湖南 長沙 410008)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治理國家過程中的生命線,能夠為部隊、公安、醫療、教育等單位的建設在思想、組織、紀律等方面提供保障[1]。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者,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與道德修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結果,特別是對于教育、醫療、部隊等具備特殊性質的單位,不僅承載著光榮而艱巨的職責和使命,還直接體現黨組織在社會大眾心目中的形象。
從廣義層面來講,道德可作“社會公德”理解,是社會主流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有關行為的準則和規范。通常情況下,道德通過社會或一定的階級輿論對人們的生活起著約束作用。道德的產生過程即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如果從個體角度考慮,不同的個體看待事物的角度不相同,得出的“好”與“壞”的結論也會存在差異。當個體之間針對某一種行為或思想產生沖突時,需要以道德作為平衡的工具。在現代社會,人們一般對道德理解主要集中在社會公德和個人修養兩個方面,所謂社會公德,即為公序良俗;而個人道德修養體現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比如,人們生病前往醫院看病時,需要按照醫院的規章制度進行排隊、叫號,如果一些患者送抵醫院時已經進入危重狀態,則應立刻送入急診科,行加急診斷與救治。對于普通人民來說,只要在生活中遵守上述道德,則社會秩序便可得到保證;但對于醫院等具備特殊性質單位的政工人員來說,理解道德與修養時,不能僅僅局限在上述范圍,而是應該從廣義角度理解道德,即在社會公德與個人素養的基礎上,還應增加職業道德。以醫護人員為例,若在某手術室內,數名醫護人員正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突然發生地震情況,醫生是拋棄患者獨自逃生?還是堅持做完手術?很多時候,社會大眾以及醫院政工干部圍繞此類事件開展討論時,討論的重點往往集中在個人道德層面,忽視了“醫護人員”這一行業的特殊道德要求。基于此,醫院政工人員對道德的理解不可狹隘,必須從廣義角度進行考慮。
政治工作實際上是一類服務性較強的工作,特別是對于醫院政工干部而言,應該與廣大患者進行深入交流,切實了解患者的困難。在此基礎上,根據醫院有關規定,動員醫院職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患者提供幫助。除了積極聯系群眾(患者)之外,醫院政工干部針對醫護人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應該體諒一線醫護人員的難處,充分了解其思想動態,以解決實際問題作為切入點。但現實情況是,部分醫院政工干部缺乏服務意識,也許其個人道德素養尚可,但開展相關工作時的職業素養有待提高。比如一些政工干部看到有患者為醫療費發愁,在善心的驅動下,組織醫護人員捐款捐物。此種行為原本無可厚非,且在特定的條件下還應該予以稱贊。但醫護人員畢竟也有難處,在捐助的同時,其自身家庭是否也存在需要單位幫助解決的困難?日常工作是否較為繁重?如果政工干部未能詳細掌握此類情況,盲目組織一些活動,很容易適得其反。
包含醫院在內的很多單位均存在此種問題,即負責政治工作的人員并不隸屬專門的“政治部”,特別是政工干部,往往是身兼行政、專業技術等數項要職。如此一來便會引發一個問題——政工干部本人的道德水平和專業能力在醫院內部數一數二,但對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的開展流程較為生疏。前文提到,道德分為個人道德和職業素養兩個方面。如果政工干部的私德很好,但參與某項具體工作時的能力不足,實際上便是職業素養不佳的體現。基于此,醫院政工干部的道德建設工作不能將側重點集中在政工干部個人道德方面,職業素養(某一項或某幾項特定的工作能力)也是必須著重考慮的內容。
在新形勢下,醫院若要提高政工干部的道德修養建設水平,首要工作在于從實際問題出發,創新醫院文化,確立政工干部道德提升新思路。具體流程如下:第一,醫院需從文化方面著手,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規劃。需要注意的是,此種規劃包含兩個層面:其一,在黨和國家的政策指引下,醫院在醫保結算方式等方面應該注重收集數據,主要方式為,與更多的患者進行深入交流,明確大部分患者的擔憂之處;其二,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政工隊伍。比如在遇到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時,我國必定會呈現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景象,特別是醫療隊伍,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如果沒有高質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后支持,出現此種情況的幾率很可能大幅度降低。因此,政工工作的重點在于“政治”,醫院政工人員的個人道德素養問題本文不再贅述,但職業道德需建立在救死扶傷、聽黨指揮、執行黨的路線等方面。如果醫院政工干部能夠做好此種工作,則醫院便會產生強大的凝聚力,無論是醫療工作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便不會遇到較大的問題,醫院也會迎來發展良機。第二,執行黨的路線不是一句空話,醫院政工干部應將醫院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為一體,用以激發政工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使自身職業道德水平提高的同時,還可從根源層面為醫院帶來改變。
提高醫院政工人員道德素養建設水平的前提條件在于,政工人員必須具有明確的思想意識。事實上,無論是專業技術人員還是常年針對思想政治文獻資料進行研究的政工人員,對純理論都缺乏興趣。此間的道理為,單純的理論看似有道理,但并未經過實踐檢驗。馬列主義早期傳入中國時,盡管革命先驅創立了中國共產黨,并在中國多地開展革命活動,在“覺醒年代”撒下了“希望的火種”。但后來的諸多事件證明,僅僅有理論是不夠的,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解決現實問題。對于醫院政工干部來説,圍繞時事熱點事件,將為人民(患者)服務的思想融入職業道德意識,進而樹立優良作風,能夠從根本上提高道德素養建設質量。近年來,越來越多有良知的國人均發自內心地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原因在于,只有中國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也只有中國人民明確“責任”二字的真正含義。基于此醫院應該結合時事熱點事件,加強醫院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意識,緊跟黨的步伐,以“為人民服務”為己任。
當前時代,社會的發展速度早已非昔日可比。綜合而言,人們的生活習慣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式的變化。此種變化具有時代性和不可逆性,醫院的發展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客觀而言,在時代的浪潮下,醫院的政治工作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具體而言,人們獲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樣化,獲得信息的速度遠超從前。任何一名患者前往醫院就診時,均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查證醫生給出的診斷是否準確,醫院方面給出的就醫政策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在此過程中,醫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再按照從前的方式開展,而是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以患者(消費者)及基層醫護人員能夠接受的方式開展。比如,在政工人員任免制度方面,醫院需明確升降級等標準,可選拔培養大量優秀的青年政工干部,既可以為醫院補充“新鮮血液”,又可以獲悉年輕人的想法,促進醫院的良好發展[2]。
任何一項制度、一項管理機制只能在一段時間內維持有效性。超過時限之后,一些傳統的管理機制需要加以調整。基于此,醫院若要提高政工人員的道德素養建設質量,每隔一段時間即需全面梳理并完善當前思政工作管理體系中存在的漏洞,加以改善,進而有效提升當前的管理水平。如前文所述,政工人員開展思政工作的方式不能集中在傳統的“組織醫護人員為有困難患者捐款捐物”等方面,而是應該與時俱進,對所有人員的困難進行綜合考慮。比如,醫院政工部門可設置一個專項工作組,對前來醫院就診患者的資料進行收集。當某患者確實因家庭困難而無法支付巨額醫藥費時,該工作組可按照特定的程序與紅十字會等機構合作,號召社會中有愛心且有經濟能力的人士幫助解決問題。如此一來,醫院的政工管理水平可得到顯著加強[3]。
綜上所述,醫院政工人員的道德素養除了一般意義上的道德水平之外,更重要之處在于職業素養。對于政工人員來說,正確看待“道德”,基于“實事求是”態度開展政工工作,能夠全面提升醫院思想政治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