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山東萊蕪煤礦機械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71100)
基層黨建建設是凝聚人心、推動企業發展的基礎力量。加強企業道德建設,重點就是要以黨建引領黨支部建設,切實發揮其戰斗堡壘作用。
情況介紹:
2020年3月份,萊蕪煤機公司搬入萊蕪園區新建設生產區,新園區總投資21億元,占地631畝,新園區項目建設名列2018年度山東省110個重點項目29位,項目一期于2020年6月建成投產。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6億元,年利稅總額約4億元,將成為集智能化高端裝備研發制造、工業展示、專業人才培訓于一體的多功能復合型工業園區,實現企業的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管理、高端化發展。
在新園區經營生產步入正軌的同時,公司積極闡明國有企業黨建引領的重要意義,大力實施以黨支部建設為基礎的“黨建引領展風采”系列活動,以黨建引領,推進全員“愛德、誠德、孝德、仁德”素質提升,推進企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具體時間和現實啟示,為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樹立黨建先鋒,以友愛互助踐行社會公德。今年以來,公司不斷致力構建形成“立體式”黨組織集成化管理,以腳踏實地的硬朗作風,助推企業軟實力邁步向前。各黨支部在本單位設立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開展“戴黨徽、亮身份”活動,黨員在工作時間一律佩戴黨徽,把黨員身份亮出來,在做好公司工作本身的同時,走出企業服務社會。
自2019年開始,萊蕪園區積極與對口的西關社區對接,擬定“雙報到”活動內容和活動計劃,堅持“務求實效、群眾滿意”的工作原則,每月組織共產黨員、志愿者積極參與社區清理樓道廣告、亂貼亂畫等志愿服務活動。今年以來,公司“雙報到”志愿活動參與服務達90多人次,清理樓道168個,受到社區居民的廣泛贊譽。
一面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正面的宣傳引導與示范,可以凝聚一個團隊的向心力與團結力。近年來,萊蕪園區深挖黨員先鋒模范人物,打造黨員示范崗,以先進模范帶頭來提升全員道德素養。
在新園區搬遷突擊戰中,鍛造事業部黨支部副書記王強帶領職工奮戰72小時,克服現場惡劣環境,將原計劃5天時間完成的支護工作,用了3天時間完成,解決了地水流沙帶來的不穩定因素,為后續工作開展設下安全屏障。在修舊利廢攻堅戰中,機關黨員沖鋒在前,利用周末到老廠區進行廢舊物資整理,展現黨員先鋒精神,以奉獻自我的精神,為建黨99周年增添一份光輝。
黨員應當樹立更高的道德素養和要求,萊蕪園區在強化基層黨建中,以提升黨員素養為基礎,引導黨員干部提升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不斷“修煉內功”,提升為職工、為群眾、為企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讓自己既有能力、又有苦干的精神,既能干事,又能保證干凈干事、干成事。
二是引導崗位建功,聚增時代職業道德。職工的敬業精神是職業道德素養的直接體現。萊蕪園區一貫注重對職工職業道德的培養,以“青年突擊隊”“創客工作室”等為載體,加強對各層次職工的培養和歷練,涌現出大批優秀職工及青年才俊。
破碎設備事業部鏜劃組青年突擊隊自成立以來,以團結拼搏、務實和諧的工作作風,贏得一直認可和贊譽。5月底,為確保出口越南6臺破碎機,該班組職工顧全大局,毫不猶豫的加班延點,甚至主動放棄休息日,爭分奪秒下圓滿完成生產任務,展現出青年職工無私奉獻的精神面貌,得到大家好評。
對公司新招聘的48名大中專畢業生如期上崗,補充了企業新鮮血液,目前已在各崗位成為挑大梁的關鍵,其中更是涌現出了大批優秀代表。萊蕪園區智能化、自動化的高標準“舞臺”,給青年職工的未來提供了無限可能,這個“舞臺”也充滿了競爭,知識與技能的競技,品德與格局的試煉,萊蕪園區一直引領青年職工們以青春為名,不負韶華,在鍛煉好自身技術能力的通知為自己搏一片天空,為新園區發展添一份力量。
培育技術尖兵,科技動能“創新力”。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在新舊動能轉換中,科技轉型作用越來越明顯,萊蕪園區目前擁有各類工程技術人才150余人,其中教授研究員1人,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1人,高級工程技術人才23人,為園區科技創新提供強大后備科技力量。
三是關心職工日常生活,做好家庭美德與個人品德引導教育。公司設有紅、白理事會,為職工家屬紅白公事排憂解難。每年春節前,公司紀委都下發文件,要求干部、職工、家屬廉潔過春節;職工家屬不許在家屬區燒紙、燃放煙花爆竹,堅決抵制封建迷信行為,廣大職工已養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
公司在廠區生產輔房設立了精神文明建設牌板,充分利用報紙、櫥窗、宣傳欄等宣傳陣地,廣泛張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努力營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在強化主題教育的同時,以“發現榜樣”活動、“黨建引領展風采”系列活動、“文明和諧家庭”評選等活動,涌現了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今年3月,公司17戶“文明和諧家庭”受到表彰獎勵。今年8月,公司職工無償獻血先進事跡分別被《企業家日報》《山東工人報》《能之源》等媒體報道,提高了企業知名度。
公司做好精神文明建設宣傳工作,《萊蕪煤機著力筑牢黨建基石》《萊蕪煤機20年千余名職工無償獻血52萬毫升》《他總是在需要的時候出現》《退休干部曹曰明40余年筆耕不輟創作抗戰小說》等通訊報道分別被《中國礦業報》《黨建政工研究》《山東工人報》《山東能源報》等媒體采用,傳播社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