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荷
(上海市靜安區圖書館,上海 200041)
開展社會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教育的要求和需求也在逐漸提高,而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一員,有必要充分發揮社會教育職能,以此來推動、引導、落實全民閱讀。基于此,各個地區需要以開展社會教育為己任,基于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深化創新對策。
1)提高全民教育質量。公共圖書館是提高全民教育質量的重要工具,這是因為公共圖書館的知識資源較為豐富,并且是公民獲得知識信息的主要社會服務機構,具備顯著的社會教育職能,能夠切實提高全民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進而起到推動全民素質教育內容體系建設的作用。由此可見,提高全民教育質量為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之一,需要意識到公共圖書館在全民教育中的重要價值,這樣才能充分應用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這樣公共圖書館深化創新工作才能夠獲得顯著效果。基于此,公共圖書館需要不斷進行深化創新,以此來滿足不斷增多的社會知識需求,以此來推動全民教育的進行[1]。
2)提供免費閱讀服務。公共圖書館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產物,其主要職能是為讀者提供免費閱讀服務和文獻信息查閱及下載服務,其建設與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體現了社會服務體系的完善程度。由此可見,提供免費閱讀服務為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之一,需要確保讀者能夠通過公共圖書館獲得準確的知識內容和完善的閱讀服務,以此來幫助讀者提高知識水平及獲得所需信息。
3)推動知識經濟時代發展。我國目前已經進入到了知識經濟時代,提高全民素質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需求。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知識保障體系的支柱之一,是知識管理的中心和人力資源開發的加速器。公共圖書館通過知識服務發揮社會教育功能,能夠極大地促進知識經濟的發展。基于此,公共圖書館需要通過深化創新社會教育職能來滿足不斷增多的知識經濟時代發展要求,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在知識經濟時代中的應用價值,提升城市和地區的文化軟實力及競爭[2]。
1)加強公共圖書館推廣力度。現階段,互聯網體系在日漸完善,信息化技術在不斷發展,這使得大眾開始以互聯網為渠道獲取信息、查詢資料、進行學習,這對傳統的公共圖書館發展模式造成了一定沖擊和影響。基于此,公共圖書館在加強互聯網體系建設及完善的同時,也需要通過互聯網體系來加大對公共圖書館的宣傳及推廣力度,這樣才能夠引導大眾回歸到通過圖書館獲取知識信息的模式中,進而進一步強化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具體推廣方式如下。第一,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信息化技術來擴展窗口推廣和客服咨詢等功能,將豐富的圖書館知識資源與便利的互聯網體系結合到一起,以此來提高圖書館的應用率,同時還有利于圖書館信息數據的及時更新。第二,公共圖書館可以完善服務體系和優化服務功能,轉變傳統的服務態度和理念,這樣才能夠以相對積極主動的服務態度為讀者提供良好的閱讀服務;同時此方式還能夠提高大眾對公共圖書館的歸屬感和信任感,有利于通過公共圖書館及其互聯網體系獲取知識資源的習慣。總體來講,上述方式都能夠有效提高公共圖書館的知名度及應用率,這樣公共圖書館既能夠深化創新社會服務職能,又能夠完善自身發展模式[3]。
2)做好公共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才能夠為讀者獲取知識資源和進行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很多公共圖書館致力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以此來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同時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來踐行人性化和個性化服務理念,為讀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盡量為讀者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學習氛圍,具體建設方式如下。第一,公共圖書館需要確保基本功能及服務的健全,同時在智慧圖書館大背景下,不斷擴展新的功能及服務。第二,當地政府需要重視公共圖書館建設,并且為其發展投入足夠的資金和人力資源,同時頒布相關政策來保障公共圖書館建設和推動公共圖書館發展,這樣才能為基礎設施的健全奠定資金基礎。總體來講,上述方式都能夠有效的完善公共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以此來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只有保持基礎設施的完善,才能夠為社會教育職能的發揮提供基礎 保障。
3)豐富公共圖書館活動形式。在知識經濟時代下,大眾已經不滿足單單通過圖書館來獲取知識資源和享受社會教育服務,為此,公共圖書館需要不斷增加活動形式,以圖書館自身為基礎平臺,通過各種活動來豐富社會教育職能,具體活動方式如下。第一,不同讀者對于知識資源的需求不同,公共圖書館需要從讀者需求角度出發,滿足這種個性化需求,同時讓讀者有機會和條件選擇適合及喜歡的活動形式,以此來吸引讀者參與到各種各樣的圖書館活動中,通過這些活動來有規劃地深化創新社會教育職能。第二、公共圖書館應當為讀者溝通及展示自我提供平臺,創設欣賞性、可視性和體驗性皆具備的活動形式,為大眾的業余生活增加樂趣,真正實現教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總體來講,上述方式都能夠擴展公共圖書館活動形式,從多個方面提供了社會教育服務,從多個角度深化創新了社會教育職能。
4)建立公共圖書館網絡體系。想要進一步深化創新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必須要充分應用互聯網體系,在此基礎上才能夠為讀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才能夠承擔起身為公共圖書館為所在地區大眾提供社會服務的責任。基于此,公共圖書館需要建立并完善網絡體系,具體建立及完善方式如下。第一,應當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對所在地區實際情況進行詳細分析,以此來合理布置和建立網絡體系,完善圖書館功能關系,同時基于網絡體系建立和完善需求,開展人員培訓、設施購置、資源配置等工作,為網絡體系建設提供有利條件;在網絡體系的基礎下,圖書館內文獻和資料的應用率能夠得到極大程度上的提高,大眾也能夠在較為科學和規范的網絡體系中享受社會教育服務。第二,公共圖書館需要提高信息資源的共享率,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圖書館的書籍不能實現及時更新,但是通過互聯網體系,讀者能夠在圖書館不增加新書籍的基礎上閱讀新書籍,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對圖書館資源的有效應用。總體來講,上述方式都能夠建立完善的公共圖書館網絡體系,擴展圖書館資源應用范圍。
社會教育職能是公共圖書館的基礎職能,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過程中,公共圖書館有必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發展優勢,充分踐行社會教育職能。具體來講,公共圖書館需要在充分認清自身社會教育職能的基礎上,借鑒和吸收先進經驗,同時結合時代變化和實際需求不斷進行深化創新,真正實現發展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