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軍
(安順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我國整體面積較大,但是存在資源分布不均勻的情況,不同的地區擁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因此當地旅游行業的發展也呈現出了不同的狀態。通過研究發現,地理環境對于旅游資源的開發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近些年來我國游客數量不斷的增多,導致各地區的旅游行業呈現出了供不應求的市場現象,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了解地理學和旅游業之間的關系,確保二者能夠協調發展,更好的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
1)人文資源比較古老。我國擁有五千年文明發展史,內部具備大量的旅游資源,通過強化各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強化人文旅游行業[1]。目前在我國國內留存的偉大而神秘的旅游資源,都是世界范圍內獨一無二的,因此也為我國人文旅游資源增加了十分厚重的歷史感。
2)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互融合。在我國各地遍布大量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數量非常多,其中大量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得到了有效地開發,成為具有當地特色的旅游項目[2]。這些警官通過旅游資源的方式給人民群眾呈現出來,其中很多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石融合在一起的,單純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是無法持續引起游客的注意的。例如武當山處于湖北境內,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而游客。武當山中不僅擁有十分美麗的自然風光,同時也擁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內涵,山脈是由古代生長的片巖和千枚巖等構成,在區域局部擁有花崗巖,因此在當地呈現出十分有特色的斷層崖地貌。武當山內部物暖濕潤,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當地植被數量主要是松樹和杉樹,藥用植物主要有田七和曼陀羅花等。除了包含有自然景觀之外還有人文景觀,例如在武當山中擁有大量的古代建筑群,從唐朝到清朝期間建設的廟宇數量擁有五百多處,擁有兩萬余間廟房,古代建筑群體氣勢宏偉,成為當地十分重要的人文景觀。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能夠給人營造出十分濃厚的文化特色景觀。
3)旅游資源分布十分廣泛。我國南北跨度非常大,旅游資源遍布全國各地,整體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性特點。例如我國南部地區擁有十分具有熱帶風情的椰林和沙灘,東北三省則擁有霧凇和冰雕等特色,在高原和山區擁有高原風光[3]。海南省屬于我國最南邊的省份,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十分充足,降水量充足,水熱資源十分豐富。在2013年海南省新增加了5A級景區,在海口灣建設了游艇碼頭,旅游行業的收入不斷地提升。東北三省屬于山海關以東和以北,當地的綜合工業體系十分完善,擁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在我國東北三省擁有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當期區域優勢十分明顯。目前我國已經把東北三省的建設納入了現代化城市建設布局當中,吸引了眾多游客的注意力。
1)旅游活動能夠有效美化地理環境。通過開展旅游活動,能夠對當地的環境起到美化的效果,保護好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培養人們具備綠色環保意識,改善當地的地理環境。開展旅游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于自然地理環境產生負面的影響。例如破壞花草樹木,引起森林火災,隨地亂扔垃圾造成土壤形態變化等情況。空氣以及光線的堵塞也會改變當地植物的生長環境,旅游行業以及汽車旅游行業的發展,對于當地植物的生長環境造成破壞。旅游行業的發展對于當地的水資源也會產生影響,例如垃圾、游船、水上娛樂設施等,對于當地的水體以及水中動植物的正常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例如我國內蒙古旅游景區,處于我國的內部,是我國第二大高原之一。內蒙古高原東起大興安嶺,盆地景觀非常多。內蒙古草原十分遼闊,屬于我國十分重要的牧區,西部的沙漠分布比較廣泛,擁有十分廣闊的高原草原,同時其中也有沙漠的分布[4]。內蒙古高原被稱為是我國的背部高原,其中包含有寧夏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等,東西長達兩千多千米。人們對于當地的那達慕和蒙古敬酒活動十分喜愛,但是在旅游過程中,不乏亂扔垃圾的情況出現,這對于內蒙古的環境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污染。為了能夠保護好內蒙古當地的旅游資源,需要針對性做好環保措施。在旅游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地理環境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自然的風光和文物古跡,游客在參觀過程中無法體驗到任何美的感受。想要開發旅游行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問題,也會對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
2)旅游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地理環境。旅游行業的發展跟我國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存在十分密切的關系,大部分的游客都想要在旅游過程中參觀美麗的自然景觀,如果自然景觀受到了破壞,旅游的質量和效果也會受到十分嚴重的影響,導致旅游者在參觀過程中旅游體驗感不強,影響當地旅游行業的發展[5]。據研究表明大部分的游客選擇出門旅游,都是為了進入到無污染、不受干擾的環境中,輕松地度過自己的假期。如果選擇的旅游地區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噪音,并且還出現了不好的旅游遭遇,會對游客的旅游興致產生打擊,在今后的旅游中也不會選擇這些地方進行度假。因此想要促進旅游行業的發展,做好地理環境的保護工作十分重要。西方國家一直都強調了自然景觀同樣屬于宏偉的景觀,需要針對自然景觀做好保護工作。但是在我國旅游景點開發中,一部分地區忽視了自然景觀的保護措施開展,因此為了能夠確保我國現存的旅游景點能夠可持續地為游客提供服務,要強化地理環境的保護工作,優化旅游景點建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共處。
3)自然地理環境吸引旅游活動的開展。我國自然地理環境中季風氣候十分顯著,并且具有十分明顯的地域差異性,例如我國西部地區主要分布高山、高原和盆地,我國東部地區這是擁有廣泛的平原地貌,其中夾雜著低山和丘陵[6]。在自然地理環境中水文資源屬于十分活躍的自然因素,水文資源的分布對于當地生物的分布以及地理環境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各地區也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文景觀。同時氣候的變化也會對旅游資源產生影響。例如地方季風的強弱和影響范圍,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在一年中季風也會對各個地區的自然景觀形成產生影響,我國東部地區和西部景觀之間存在十分明顯的差異,主要就是受到季風的影響。氣候的變化也會對旅客產生影響,旅游景區的氣候決定了人們是否適合進行各種旅游活動。不同的地理環境條件對于旅游資源開發會產生影響,比如當地的地形條件會影響旅游景區的自然條件,水文條件會對水上旅游項目的開展產生影響。因此旅游業跟地理學之間是存在相輔相成的重要關系的。
綜上所述,我國的旅游行業發展跟地理學之間存在十分緊密的關系,在地理學中的地形特征、氣候特征、水文條件會對旅游景區產生質量的影響。想要利用旅游行業強化當地的經濟發展,需要改變當地的地理環境,保護好生態環境,強化生態環境建設,利用生態環境吸引更多旅游互動的開展,促進當地經濟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