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飛云 何欣儒
(1.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1231;2.峨溪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5)
建筑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未來的建筑崗位上,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包括職業素養、職業理念等,體現為執著專注、精益求精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包括職業道德素養、敬業意識、吃苦耐勞精神、團隊合作態度等。
建筑行業的職業素養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建筑行業所開發的產品事關大眾安全,需要有嚴謹的態度;二是要善于交流,更好地與上級和同事合作,把工作做好;三是合作奉獻:建筑行業完整的一個項目從勘測、設計、施工到完成建設的流程牽涉到眾人的共同協作工作,團隊合作很重要。
但是,調查發現,現在的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應試教育,學生比較宅,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問題,所以需要對他們加強職業素養,禮儀規范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而且,建筑企業在對畢業生和實習生的反饋表明:善于與人合作、人際關系好、善表達、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時間管理能力強的學生更受歡迎。另外,創新能力、道德素養的培育、團隊意識、協調溝通的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綜上所述,在建筑高職的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響應思政教育的號召,培養我們未來的建筑人才。我們在英語教材中探究挖掘每個單元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和職業素養元素,做到三全育人。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嚴謹的態度;注重讓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交流,提高他們的交流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下面筆者以《實用英語綜合教程 第五版》教材為例,探索高職英語教材內所蘊含課程思政,工匠精神,職業素養等因素。每單元的素質(含思政)教學目標以高職英語課程“立德樹人”和職業素養培養等要求為指導,根據“單元主題”挖掘相關元素,使得學生通過參與活動,在掌握英語知識和提高英語技能的過程中習得、領悟職業素養和思政育人目標并獲得內化和提升。
1)《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1 第五版》 教材蘊含的課程思政,職業素養:
Unit 1 Hello! Hi! 學習如何與人打招呼,學習如何用不同國家的語言打招呼,增強學生跨文化意識,使學生明白“不學禮,無以立”。
Unit 2 Sorry and thank you學習如何有效道歉,要知恩圖報;培養學生的組織規劃能力、合作能力;增強學生知書懂禮的意識。
Unit 3 How can I get there?學習如何禮貌問路以及了解交通工具的發展,明了創新的重要性。
Unit 4 Be on Time and in Time 要做到守時。加強學生的時間觀念,培養學生合理規劃時間的意識,增強學生跨文化意識。
Unit 5 What a fine day! 學習說明天氣氣候的表達方式,學習如何面對全球氣候危機,培育社會責任感,發展探究精神。
Unit 6 Come on! Go! Go! Go!培養學生熱愛運動的意識、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敢亮劍,志筑強的拼搏精神!
Unit 7 Let’s Throw a Party!了解新年,春節的慶祝方式,增加學生的家國情懷,以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2)《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2 第五版》教材蘊含的課程思政,職業素養:
Unit 1 Accommodation 熟悉涉外酒店的基本服務禮節,并能得體地進行涉外酒店服務交際;了解中外酒店服務行業異同。
Unit 2 Food熟悉涉外餐飲基本禮儀,并能進行涉外飲食交際;熟悉中國傳統美食文化;能夠比較、對照中外飲食文化異同。
Unit 3 Travel了解具有代表性的中外歷史文化或自然旅游資源,傳播中國文化;能夠了解中外歷史文化差異,具備跨文化差異意識,求同存異,樹立文化自信。
Unit 4 Invitation熟悉涉外商務邀請的基本禮儀,并能得體地進行涉外商務邀請交際;了解中外商務邀請禮儀方面存在的差異;理解涉外邀請,促進合作共享共贏。
Unit 5 Cyber掌握電子郵件中的禮儀;能夠反思網絡安全,網絡暴力等問題;能夠認識到該如何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而避免沉迷網絡。
Unit 6 Shopping熟悉涉外購物基本禮儀;熟悉網上購物的發展,對比傳統購物方式;了解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產品;理解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對產品發展的意義。
Unit 7 Farewell熟悉與辭別相關的送行、答謝、祝愿等禮節,并能得體地進行相關交際;能夠認知尊師重教,學會尊敬師長,學會感恩。
Unit 8 Career 熟悉與求職、應聘和面試等禮節,并能進行相關交際;認知基本職場禮儀、職業素養;能夠熟悉與專業相關的職場規范、工匠精神和專業精神。
從上面對教材的分析可見,教材體現了思政教育元素,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各個單元蘊含了建筑企業對于建筑企業所欣賞的畢業生職業素養,如與人合作、善于交流、思想好、時間管理能力強)在我們的教材中都有體現。教材的每個單元都設計了五個小對話和兩個大對話,這些對話都能讓學生之間增加交流;而通過對話或者討論各個單元話題時,完成小組任務時,學生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提出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建筑高職在培養未來的建筑人才時,要做到三全育人,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在建筑高職的英語課程中亦是如此。英語教師,要利用現有的教材,根據企業所需要的工匠精神,在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把工匠精神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滲透到每堂課中,在滿足高職英語教學既定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在教材中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政內涵,感悟工匠精神。這對于培養我們未來建筑行業學生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教師要借助智慧課堂,給學生補充講授更多的國內外的著名人士身上所具備的對應的工匠精神,通過完成團隊任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引導建筑類學生正確的、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為培養未來的大國工匠而努力。